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論文

  初中物理教學有助於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力,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物理實驗教學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新時期

  摘要: 鼓勵學生在實驗教學中展開自主探究同樣是新時期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很值得采用的一種模式。教師可以引導大家針對相關的實驗主題自己進行實驗過程的驗證,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來共同完成特定的學習任務。

  關鍵詞:新時期;物理實驗;教學

  一、開發學生的聯想能力

  新時期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開發學生的聯想能力很有必要,這既能夠實現學生對於知識學習的融會貫通,也是對於學生思維能力的一種很好的培養,對於推進初中物理實驗課程的教學效率無疑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教師在平時的知識教學時要讓學生們意識到知識點間的相互關聯,意識到在具體問題的解答時綜合的應用學過的知識可以發揮的良好功效。同時,在進行實驗教學時也要讓大家意識到合理的發揮自己的聯想與想象能力往往能夠拓寬自己的思路,能夠感受到從不同的角度與層面來理解與思考問題可以帶來的收穫。這些都是新時期的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應當培養學生們具備的能力,這對於學生綜合初中物理素養的提升將會是很好的輔助。如講《阿基米德原理》一節時,在講到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可先讓學生猜想:可能與深度有關,也可能與物體的密度有關,還可能與物體的形狀有關等……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思維進行假設,之後再通過實驗進行對比、驗證,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實踐熱情,培養他們的直覺思維能力,提升實驗教學的效率。在進行實驗教學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們大膽的發揮自己的聯想與想象,要勇於做出各種假設,並且要引導大家對於自己的各種假設進行有效驗證。這樣的教學過程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有了這種有效的獨立探究後學生們對於知識的理解與體會也會更加深刻。

  二、鼓勵學生的自主探究

  鼓勵學生在實驗教學中展開自主探究同樣是新時期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很值得采用的一種模式。教師可以引導大家針對相關的實驗主題自己進行實驗過程的驗證,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來共同完成特定的學習任務。這個過程給學生的獨立思考與自主探究提供了很大的空間,學生能夠非常積極的參與到自主實驗中來,能夠和其他同學展開很多有意思的探討與對話。教師還可以創設一些實驗競賽來引發學生的參與,讓學生們在自主實驗中來不斷加強自己的實驗探究能力。這些都是很好的實驗教學方式,對於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與深化很有幫助。如講《蒸發》一節研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實驗設計,有的學生就利用控制變數的方法設計三個小實驗:

  ***1***在手背上滴兩滴相等的水滴,把一滴塗開,看哪個幹得快?

  ***2***在桌子上和手背上塗上大小面積相同的水漬,看哪個幹得快?

  ***3***在桌面上塗上大小面積相同的水漬,對其中一片吹風,看哪片幹得快?雖然教材中未出現該實驗,但實驗的設計完全能夠體現這個實驗的基本理念。透過這個有效的自主探究實驗的展開不僅使學生很好的認識到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在學生獨立探究的過程中大家也很好的掌握了初中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這對於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實踐探究能力的掌握都有極大的促進意義。

  參考文獻

  1、資訊科技環境下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模式研究王潤蘭;白然;黃金輝;陳麗;中國電化教育2007-03-10

  2、試論新課改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進與創新楊武;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12-30

  範文二: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模式

  摘要: 在整合過程中,需要教師在現今的教育理論思想指導下,對計算機資訊科技進行應用.有的教師認為整合僅僅是用多媒體演示課件,不需要什麼技術.這是錯誤的觀點,在實際情況中,整合所考慮的是資訊科技對整個單元及整個課程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

  一、將初中物理實驗與資訊科技進行整合的方法

  1.在課堂上靈活使用數碼站臺與投影儀裝置

  在初中物理課程進行實驗的過程當中,有很多實驗一直受到很多條件的限制:比如實驗器材過小、現象不夠明顯、可視距離過短等等,都使課堂上物理實驗效果打了折扣.但是通過數碼展臺、投影儀等裝置,就可以將實驗現象與文字圖片等材料通過先進的裝置投影到大螢幕上,使同學們都能夠詳細清晰的看清實驗現象,從而大幅度提高實驗效果.在進行光的折射演示過程中,如果是按照傳統的實驗方法,就是將一束光傾斜射入水中,由於光折射的可見度是很低的,學生坐的遠一些的話就根本看不清折射的效果,從而使實驗效果達不到事前的預期,而通過資訊科技裝置,我們就可以通過對裝置的投影進行放大,使全班的同學都能夠第一時間看到.

  2.通過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

  在現今校園的物理課堂中,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對教學的輔助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其生動、直觀、形象的特點,不僅能使課堂的學習效果、氛圍得到提高,還能極大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對提高課堂效果、深化教學改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一、善於利用多媒體的創造作用,通過對教學場景進行富有創意的設計,將有效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起到提高物理教學的效果.二、用來觀察微觀和巨集觀的現象.物理學科的研究物件多種多樣,大到天體星球,小到微觀粒子,有很多的現象是隻能靠教師進行口頭的描述,而不能用實際的方式為學生演示.但是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我們就可以將色彩效果與動畫形式相結合,直觀的將微觀運動過程表現出來,從而使學生能夠對教師所描述的現象進行直觀的觀察.三、利用多媒體技術,還可能幫助我們建立多種物理的模型,比如在牛頓第一定律中,電場與磁場的效果等.四、多媒體技術還能夠通過其先進性彌補一些實驗的不足之處,比如一些有危險的實驗:電路短路、觸電演示等等.而一些通過肉眼無法觀察到的實驗,比如紫外線與紅外線、核反應堆的原理、熱機的原理等等,都能通過多媒體技術而很好的展現.

  3.對網路的作用進行充分發揮

  在現今社會,網路也是對人們生活產生重要影響的技術之一.在通過網路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獨立自主的完成對教學活動的參與.通過網路這種方式,學生能夠由自己操作計算機,對各種物理現象進行模擬,從而完成對物理現象本質的探索.在網路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通過網路的廣播功能對整個班級進行集體授課,也可以用點對點的方式對個別學生做一些針對性的輔導.同時,還可以通過網路建立QQ群、微博、個人網頁、郵箱等,從而拓展師生間的學習空間.

  二、物理教學與資訊科技整合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要以物理課為主體

  在課程與資訊科技進行整合的過程中,要注意整合的主題是物理課程而不是資訊科技.所以在整合中,要充分考慮到物理課程的特點,把資訊科技恰到好處的融入到實驗教學中,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有的教師在習慣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之後,無論什麼樣的問題都通過課件來講解,雖然會為學生帶來一定的吸引力,但是長此以往,會使學生產生厭煩感的同時,還會使學生忽視真正物理課程內容的學習.所以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以物理課程為主題的教學方式.

  2.整合應當從頭做起

  整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各方共同進行努力,在對物理課程同資訊科技進行整合的過程中,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切實可行的制定計劃與教學方案,在紮實教學的前提下同時進行教學方法與技術的創新,時刻總結以往經驗,使整合效果越來越好.

  3.整合要注意科學性

  由於物理學科的自身特點,科學性在其身上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整合的過程中,尤其是在課程課件與相關動畫的設計和製作中,要時刻把科學性放在首位.

  4.提高教師素質

  在整合過程中,需要教師在現今的教育理論思想指導下,對計算機資訊科技進行應用.有的教師認為整合僅僅是用多媒體演示課件,不需要什麼技術.這是錯誤的觀點,在實際情況中,整合所考慮的是資訊科技對整個單元及整個課程的作用,著重強調的是資訊教學的全面效果,從而有效的對學生環境與資源進行改善,而這些都需要教師以高素質和優秀的技術為基礎,對課程模式與內容進行優化,所以提高教師素質在資訊科技下的課程模式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小結

  總之,初中物理課程同資訊科技的整合,是一個複雜且長遠的過程,是一個需要長時間研究與實踐的過程,是一個需要師生各方面整體合作的工程.整合期間,需要體現出其觀念的課程標準,且進行整合所需要的資訊科技裝置、優秀的教師水平、多樣的教育資源、長時間積累出的整合經驗等等都缺一不可.這需要多方面對多個專案進行全面的探索、學習、研究,通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物理成績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淺談初中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高傳富;考試周刊2007-03-19

  2、例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朱道榮湖北中小學實驗室200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