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初一歷史上冊期中試卷

  成功的花由汗水澆灌,艱苦的掘流出甘甜的泉,放下包袱開動腦筋,勤于思考好好複習,祝你七年級歷史期中考試取得好成績,期待你的成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蘇教版初一歷史上冊期中試題

  一.單項選擇: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入下面相應的答案欄內,每小題1分,共20分。

  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1.香港歌星劉德華唱的《中國人》,有一句歌詞:“五千年的風和雨啊,藏了多少夢”,可見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你能告訴我,目前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

  A.半坡居民 B.河姆渡居民 C.北京人 D.元謀人

  2.韓非子在描述遠古社會自然環境時,寫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因此,上古之人必須

  A.會製造工具 B.住在山洞裡 C.用火驅趕野獸 D.過群居生活

  3.“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國古代遠古人類中最早會用骨針縫製衣服,懂得愛美的是

  A.元謀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北京人 D.山頂洞人

  4.很多同學喜歡吃米飯,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國有著源遠流長的種植史。請結合你所學知識判斷,下列哪個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嚐到香噴噴的米飯

  A.北京周口店 B.陝西半坡村 D.浙江河姆渡 D.山東大汶口

  5.彩陶的出現,反映了人們物質生活的豐富和審美情趣的提高。下列哪個原始人類能夠製造彩陶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6、如果你要去考察商朝後期和西周時期的古都風貌,你應該去

  A.河北和山東 B.雲南和河南 C.陝西和北京 D.河南和陝西

  7、“三家分晉”指的是 A.韓、齊、楚 B.韓、趙、魏 C.趙、燕、齊 D.秦、魏、燕

  8、戰國七雄中最北面的國家是 A、趙 B、燕 C、齊 D、楚 9、下列四次戰役中,哪一次與其他三次時期不同?

  A.桂陵之戰 B.馬陵之戰 C.長平之戰 D.鉅鹿之戰

  10、我們說春秋戰國是大變革的時代,是因為

  A.戰爭頻繁 B.諸侯爭霸 C.新舊制度更替 D.百家爭鳴

  11、近年來,“礦難”屢見不鮮,許多私營礦主在不具備生產條件下堅持生產,置礦工生命於不顧,甚至與地方官員相勾結。假如時光倒流到兩千多年前,你認為中央派誰去治理最有效果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韓非子

  12、下列主張中,最能體現“可持續發展”這一思想的是

  A.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 B.仁者愛人,為政要德

  C.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D.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13、追求與建立和諧、穩定的社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墨子思想中體現這一特點的主張是

  A.兼愛、非攻 B.“仁者愛人”“為政以德”

  C.禍福相依 D.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14、文字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誌之一,中國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成熟的文字

  是下列哪幅圖片中的文字

  A. B. C. D. 15、右圖是在湖北隨縣出土的成套青銅編鐘,

  它的出土充分說明

  A、我國古代音樂在春秋戰國達到很高水平

  B、夏朝時開始從西域吸取西域音樂

  C、西周時大型宮廷舞有了大型的音樂器械

  D、是為了商朝時的軟舞做伴奏的

  16、三峽工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戰國時期,秦國李冰曾在岷江修築過類似的水利工程,至今還發揮著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這項工程是

  A.鄭國渠 B.都江堰 C.靈渠 D.黃河

  17、觀察下圖,你認為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是

  A B C D

  18、下列事物出現的先後順序是

  ①青銅器 ②陶器 ③石器 ④鐵器

  A.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②①④③

  19、在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有“神農氏教民播種五穀”、“黃帝教民養蠶繅絲”。這些神話傳說反映出中華文明的核心是

  A.農耕文明 B.海洋文明 C.神話傳說 D.遊牧文明

  20、關於史實和傳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史實是歷史的縮影,傳說是歷史的精華

  B.史實是歷史遺留給人類的寫照,傳說是歷史的高度概括

  C.傳說不是歷史,但包含有歷史的影子

  D.傳說就是史實,只不過昇華了一些,更精彩了一些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6分***

  21、_________被後人稱為“人文初祖”,堯舜禹時期,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史稱____________。

  22、戰國時期最傑出的詩人屈原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__》。春秋時期率先起來稱霸的是__________。

  23、春秋戰國時期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使用和推廣,標誌著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

  高。

  三、判斷題***判斷對錯,正確的寫“A”,錯誤的寫“B”,每小題1分,共6分***

  24、會不會製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 ***

  25、約公元前1300年,商王湯把都城遷到殷,所以後代又把商朝稱為殷。*** ***

  26、在北京人居住過的山洞裡,發現了明顯的用火痕跡,這說明北京人已經學會了人工取火。*** ***

  27、我國封建社會形成於春秋時期。*** *** 28、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她的第一個王朝是夏朝 *** ***

  29、後人稱為“五穀”的農作物,商周時期已經齊備。 *** ***

  四、綜合題***共18分***

  30、下面兩段材料是中外歷史學家對一位重要的中國歷史人物的評價,閱讀材料後,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他***堪稱人類歷史上也許最成功的哲學、道德和倫理體系的創始人。

  ——羅茲·墨菲《亞洲史》

  ***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巨集願,故政治活動之外更注意於教育,開中國史上民間自由講學之第一聲。

  ——錢穆《國史大綱》

  請回答:

  ***1***他是春秋時期的誰?***1分***

  ***2***作為偉大的思想家,他開創了哪個學派?他的哲學、道德思想主要由哪兩部分組成?***3分***

  ***3***他在政治活動中的主要主張是什麼?***1分***

  ***4***作為偉大的教育家,他“開中國史上民間自由講學之第一聲”的具體行動是什麼?***1分***

  材料二 孔子的學生冉求膽小,遇事退縮。孔子有意識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緊馬上去做。學生仲由敢作敢為,但是不夠穩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囑他凡事要請教父兄以後再去做。

  請回答:材料二反映了他什麼樣的教育思想?***1分***

  3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周滅了商,席捲整個中國北方。……靠當時用馬車傳遞的原始通訊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轄這樣大的地區……周王還授權給一大批諸侯,這些諸侯大部分是國王的後裔和親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認周宗主權、與國王沒有血緣關係的國王親信和地方貴族。” ——[美]費正清 等《中國:傳統與變革》

  材料二、周文武所封子弟周姓甚眾,然後屬***後屬,後代子孫***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史記.秦始皇本紀》“

  請回答:

  ***1***領導滅商的周王是誰?***1分***

  ***2***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周在當時實行了什麼制度?***1分***

  ***3***根據材料指出,當時實行這種制度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什麼?***1分***

  ***4***材料二中所敘述的這種制度出現了什麼問題***2分***

  32、閱讀下列材料: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援下開始變法。這一天,在咸陽城內,一名官員正在向下面圍觀的人群大聲宣讀變法法令:“一、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自由買賣;二、按照在前線殺敵的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應的耕地、住宅和官職,沒有軍功就不能享受貴族特權;三、凡是奴隸從事農業生產,多交租銳,免其徭役;四、建立縣制,全國劃分31個縣,由國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聽了這些法令,人群中議論紛紛。不同階層的人對法令褒貶不一。

  請回答:

  ***1***若你是材料一人群中的新興封建地主,你會對法令中的哪項措施表示歡迎?***1分***

  ***2***若你是人群中的奴隸主貴族,你會對法令中的哪一條措施最為不滿?原因是什麼?***2分***

  ***3***若你是人群中的農民,你對法令看法如何?***1分***

  ***4***你認為上述措施中哪項對後世影響最大***1分***

  ***5***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商鞅變法使秦國逐漸強大起來,最後統一全國,由此請說出變法或改革與社會發展的辯證關係。***1分***

  參考答案

  30、1***孔子***1分*** ***2***儒家***1分*** “仁”和“禮”***2分***

  ***3***為政以德***1分*** ***4***創辦私學***1分******5***因材施教

  31、周武王***1分*** ***2***分封制***1分***

  ***3***靠當時用馬車傳遞的原始通訊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轄這樣大的地區***1分***

  ***4***西周後期分封制遭破壞,諸侯爭霸,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潰。***答出兩點即可***

  32、地主: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自由買賣***第一項***;***2***按照在前線殺敵的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應的耕地、住宅和官職,沒有軍功就不能享受貴族特權***第二項***。奴隸主貴族:按照在前線殺敵的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應的耕地、住宅和官職,沒有軍功就不能享受貴族特權。因為這樣就削弱了奴隸主貴族的特權。***3***農民:歡迎改革的措施。***4***建立縣制***第四項***;***5***順應歷史潮流的變法或改革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