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承諾是什麼

  戰略承諾是指大規模的、不可逆轉的投資決定。戰略承諾對於持續競爭優勢而言,既是充分的又是必要的。戰略承諾可以導致強勢產業定位,並構築實實在在的、阻止潛在競爭者進入的壁壘,以實現持久競爭優勢。

  戰略承諾與企業戰略

  按照哈佛大學戰略管理教授潘卡·蓋莫沃特***Panka.j.Ghemawat***的觀點,戰略是一種堅持不懈的承諾和投入,是一種義無反顧的獻身。事實上承諾是戰略本身固有的性質,戰略和承諾具有天然的聯絡。從企業戰略和戰略承諾的定義我們還可以看出:

  ① 兩者都具有未來性。已經完成的戰略已經不能再被企業稱為戰略了。戰略承諾也像戰略一樣,承諾也具有未來性,已經實現的承諾也不能再被稱為承諾了;

  ② 兩者都含有兌現性。戰略一旦制定和對內外公佈,那麼它就具有了許諾的特性,這就要求企業在將來兌現這種戰略。戰略承諾也是一旦做出,就要求企業按照承諾條款來兌現其承諾;

  ③ 兩者都需要實施。戰略目標的實現需要企業採取切實可行的行動來支撐。戰略承諾的兌現同樣也需要企業管理人員採取行動來進行支撐;

  ④ 兩者的彈性都較差。企業戰略一旦做出,就具有不可逆轉性.必須要求企業全力以赴地按照原先的戰略框架執行.戰略承諾一旦作出,同樣也要求企業管理人員不能隨意改變其承諾。

  戰略承諾制定

  戰略承諾制定是執行戰略承諾的先決條件。戰略承諾制定的效果直接對戰略承諾產生影響,也間接影響企業戰略。良好的戰略承諾制定有利於戰略承諾順利地實施,也有利於企業戰略的順利實施,而有缺陷的戰略承諾制定對戰略承諾實施產生傷害,也對企業戰略構成威脅。企業如何制定良好的戰略承諾呢?這需要遵守良好的制定原則:

  1.資源匹配原則

  資源是做出戰略承諾的物質保障。企業做出戰略承諾必須考慮自己本身擁有的和外界可以獲得的資源是否足夠來實施其承諾。這種資源不單指現有資源,更指以後在戰略承諾實施過程中的後備資源,後備資源狀況如何就會決定戰略承諾的結果如何。後備資源不足往往是戰略承諾失敗的主要原因。中國很多紅極一時的企業絕大多數都是在戰略承諾制定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到自己的後備資源狀況,在戰略承諾執行過程中遇到了資源短缺,導致了戰略承諾的失敗。進而導致了企業戰略的失敗,最終導致企業走向了衰敗,甚至破產。例如,巨人集團的失敗不能不歸罪於其後備資源的短缺。所以企業在制定戰略承諾的時候不僅要考慮現有資源,更要考慮其後備資源是否與其戰略承諾相匹配。

  2.與執行力相符原則

  企業執行力是企業貫徹落實領導決策、及時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什麼同一個企業在不同的人手中就會產生不同的經濟效果呢?原因就在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經營能力,當企業被有能力的人管理的時候就會產生好的結果,而被能力差的人管理的時候就會出現相反的結果。那麼。企業在制定戰略承諾的時候就要考慮本企業的執行能力,只有戰略承諾和企業的執行力相符合時,戰略承諾才可以被很好地實施。而不相符合就會帶來失敗的結果。由於戰略承諾和企業執行力不相符而導致企業失敗的案例是不勝列舉的,所以企業在制定戰略承諾的時候一定要考慮自身的執行力。

  3.權變原則

  通常認為,戰略承諾一旦做出就意味著不可改變。這就是說企業不管遇到什麼情況,都要按照承諾條款執行承諾,除非企業破產。這樣的承諾曾經給企業帶來過競爭優勢,但是在社會環境迅速改變的今天,這種承諾將有可能成為企業的發展負擔。例如,福特公司堅持生產T 型車,而被通用汽車趕超。有位哲人說過:“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企業為了適應未來變化,就需要改變承諾的惰性思維,就需要在制定其戰略承諾的時候考慮到環境的變化,就需要制定出彈性的承諾條款來適應未來環境的變化,從而可以使企業繼續保持相對競爭優勢。總之,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企業制定戰略承諾時採用權變性原則是必需的

  4.關注競爭對手原則

  普遍認為,競爭對手是最好的老師。當你和你的競爭對手競爭的時候,你會學會很多東西,會尋求一種競爭的平衡結果。在當今社會,企業之間的競爭主要是寡頭企業之間的競爭。如果企業雙方採取惡性競爭策略,那麼雙方都會得到最低利潤;如果採用競合策略就會給彼此帶來最大好處。企業之間的競爭教訓告訴我們,在聯盟思想和競合理念盛行的今天,企業在做出戰略承諾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競爭對手反應,制定出符合時代潮流的戰略承諾。

  戰略承諾執行

  很多企業管理人員都知道戰略承諾執行比戰略承諾制定困難得多。事實也的確如此,據統計大約有一半以上的公司在執行戰略承諾時是存在問題的。例如,出現沒有預料到的問題、行動協調無效、員工執行能力不足等等。企業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往往手足無措,導致戰略承諾無法順利執行。其原因在於沒有相應的執行原則。為此,制定瞭如下執行原則供企業參考。

  1.堅持不懈原則

  任何企業在戰略承諾執行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無法預料的困難,例如外部市場環境的改變、本身的優勢資源流失或者執行者突然發生意外。但是為什麼在面對相同困難時一些企業獲得成功,而另外一些企業卻失敗呢?原因就在於成功的企業堅持不懈地執行了其戰略承諾,而失敗的企業卻放棄了其戰略承諾。所以說,堅持不懈是企業執行戰略承諾成功的一個基本保障。

  2.適度合理原則

  沒有絕對完美的事物,戰略也有缺陷。這些缺陷在執行戰略承諾過程中就會暴露出來,對執行承諾產生影響。但是隻要這種影響不妨礙企業主要戰略目標,我們就認為戰略承諾是合理的、成功的;由於企業人壎執行能力不足或者外部環境發生變化等不可控因素的存在,執行戰略承諾會產生偏差。但是隻要偏差不和企業戰略總體目標發生衝突、不妨礙企業戰略的順利實施,我們就認為偏差是可以忍受的、是合理的。所以企業在執行戰略承諾的時候遵守適度合理性原則是符合客觀實際的。

  3.及時調整原則

  市場是變化的。如果當前的環境和制定戰略承諾的時間相差太大,戰略承諾不適應目前環境,那麼企業就要及時根據現在的環境狀況對戰略承諾進行調整或者修改。如果現有物質資源已經不能滿足戰略承諾的需要,且企業沒有解決所需資源的能力,這個時候企業就應該及時放棄戰略承諾或者根據實際情況重新制定戰略承諾,以期減少企業損失。及時調整原則有利於戰略承諾的更好實施或者減少企業損失

  4.集中領導原則

  對企業戰略承諾瞭解最深刻的是企業的高層領導,他們對戰略承諾各方面的要求以及相互聯絡的關係瞭解得更全面,對戰略承諾意圖體會最深。因此,戰略承諾的執行應該在企業高層集中領導下進行。這樣才可以使資源分配、資訊溝通及控制、激勵制度的建立等各方面相互協調,才能使戰略承諾執行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