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釣石斑魚的方法

  石斑魚是我們喜愛的垂釣物件魚之一,尤其是近年來採取的走釣方式,為垂釣及鍛鍊兩者兼得的一種娛樂休閒運動,深受釣友喜愛。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天氣釣時

  春、夏、秋三季都可垂釣。晴天、多雲天、陰天天氣垂釣好,尤其微風的陰天天氣最佳。忌狂風狂暴雨天氣出釣。春季釣時,宜晚忌早,一般8-16時;夏季釣時,宜早晚忌晌午,清晨至10時前,下午15—18時;秋季釣時,早秋同夏季,仲秋全天釣,晚秋同春季,實踐證明夏季垂釣為佳。當然,南方地區初冬時期溫暖如春,仍可適時進行垂釣,但應當依據本地氣候溫度變化定釣時為妥。

  二、精選釣點

  垂釣石斑魚的窩點很多。溪水齊石砬腰及上部,石體露頂,縱橫交叉,急緩水流涓涓彙集流向遠方,水深在0.4米及以上,像這種水勢既是石斑魚棲息之地,又是它在緩流溪水適捕攝食的好地方。在這些灘槽、坎溝、暗礁、石砬間隙中有其他大魚類“藏龍伏虎”,是天賜的最佳釣點。還有川澗溪流各種各樣堤壩、堰壩等水利設施,壩上壩下水潭常是石斑魚出沒之處,是不可多見的好釣點。澗溪探釣選清水、清中帶渾為佳,月白水色差一點,渾濁之水不宜探釣。所以,釣者應當根據這些水勢水色擇選釣點,忌選水勢湍急的各種亂石灘,這種水勢石斑魚活動、覓食、棲息立腳艱難,畏而逃離。忌選水體平靜而不流動見底水、過淺的水灘,石斑魚難於藏身,敬而遠之。

  三、溪釣釣具

  1.釣竿

  短、中、長三種韌優輕竿備帶,短竿釣近水中的石砬、草叢、樹杈等;中竿釣稍遠水中的暗礁、暗溝坎、水隱礙障物等;長竿釣距岸遠的高堤、大壩、堰壩、寬潭等水域。備齊多型釣竿不誤釣時,不掃釣興,不空手歸。

  2.釣組

  石斑魚遊快而猛,漁線採用粗點的,通常用1.5號為主線,0.8~1號為腦線。魚鉤用伊勢尼3~4號倒刺鉤,採用雙鉤釣組。墜子稍重一丁點,浮漂宜小點,墜過重易掛底,墜過輕下沉慢,易被動水快速沖走,但墜漂兩者之間必須要和諧配置,符合情理。建議備帶好鉛皮,在釣場進行增減調目和釣目。

  四、溪釣餌料

  石斑魚釣餌是關鍵,釣者最好採用野生魚喜歡經常吃的葷腥食物,如孑孓、沙蟲等。

  五、溪釣方法

  1.漂移探釣

  此探釣法很適合用孑孓和沙蟲餌料,是以觀察浮漂微小變化為主來獲魚。澗溪水流緩或者是花流水時,釣者必須面朝著水流方向,手腕抬高略彎,竿尖宜上揚,將穿掛好餌料盡力拋向上游水的遠方,鉤餌挨著水底表皮隨著流水移走至下游,釣者手握釣竿跟隨著浮漂移走至遠水後止,如此方法反覆操作,直至斑魚中鉤揚竿。探釣應注意;

  ①檢測釣深淺。採用走漂釣法前必須空鉤測水位,知曉這一帶水位深與淺,根據深淺調好走漂的釣目。鉤餌挨著水底皮5~7釐米高度走漂為好,預防漂移掛底。

  ②觀漂提竿。在移走中浮漂慢慢沉沒時,有可能鉤掛水底草腳,只要輕輕地抖動一下竿梢即可脫鉤走漂。若是突然升漂、倒漂、橫移漂、抖動漂等,都是石斑魚吸餌吞鉤的跡象,迅速剎鉤揚竿中魚。中小魚一氣直提上岸,大石斑魚先控後抄。

  2.誘引探釣

  此法使用蚯蚓和蠅蛆餌比較適宜。將鉤子掛好餌料後,釣者面向水流將竿拋向急流或花水的前方,待鉤餌入水穩定片刻,通過腕力提動竿梢,使水面浮漂一點一點地跳動,而鉤餌在水中一上一下有節奏地飛舞,像昆蟲落水,極易誘引石斑魚。這裡探釣一會,那裡誘引片刻,不斷反覆變化探釣點,斑魚擋不住誘惑,猛地一口吸餌中鉤,此時魚中鉤強烈震動感會傳遞到手竿上來,震動感覺越大魚則越大,震動感覺小輕則魚小。

  ①獨竿釣。澗溪遊走探釣石斑魚必須獨竿施釣,心神一致,有條不亂,手目合一,竿手互動,釣技發揮好,跑魚丟魚少。

  ②勤換餌逆水釣。勤換鉤上餌,使其蚯蚓新色、活潑、蠕動誘魚。因為斑魚喜歡吃動態食物,這樣釣效才好。釣者要從逆水而上探釣,這樣可使渾水而下,不影響釣效。

  3.守窩探釣

  此法是傳統的觸底釣法,很適合堰壩寬闊水面,如潭水、緩流水、浪花水、平緩水、洄旋水等。深深淺淺、礙障重重、石砬群峰、洞孔縫隙都有,是石斑魚棲息場所。釣獲是中、大個體石斑魚和其他魚類。通常使用孑孓、沙蟲釣餌為最佳。

  ①要撒餌做窩。做窩總比不做強,窩中有誘餌其他幼魚蝦來聚窩,而石斑魚追捕窩中魚時會奪吃孑孓和沙蟲餌中鉤。再說窩中有餌能留住其他魚類,續釣有獲,常有溪鯰中鉤。

  ②要依情變釣。該釣點頻頻起魚後又逐漸魚訊減少,此時應逆水而上尋找新釣點,不可久守一潭水,守株待兔,在一棵上吊死。因而釣效差時,一定要變化釣位、釣點、釣招,使釣績不受影響。

  4.拖逗探釣

  此釣法適應堰壩上的寬闊水面。將掛好餌的鉤拋向遠水,通過手腕提動竿梢輕放的技法,達到逗魚中鉤效果。拖逗長為30~50釐米,每隔2分鐘左右拖逗一次,反覆操作變位釣,石斑魚會追食或半路截食中鉤。釣者也可進行扇形拖逗釣,自左至右,或是從右到左,達到鉤餌在水裡像昆蟲落水或逃竄,石斑魚追食中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