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說獲獎課堂實錄

  雨說是臺灣詩人鄭愁予的作品,那麼作者是怎樣描寫下雨的過程的呢?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呢?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第一課時

  直接匯入——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詩歌,是臺灣著名詩人鄭愁予的《雨說》。***師極書課題及作者***大家看到這個題目後會想到什麼?你想知道些什麼?

  生:我想知道雨說了些什麼?

  生:我想知道雨怎麼會說話呢?

  生:我想知道雨是怎樣說的?

  ……

  聽範讀,整體把握——師:下面聽老師朗讀課文,大家耐心地傾聽,你都聽到雨說些什麼?還有沒有聽不懂的地方?***師配樂朗讀,生傾聽***

  師:大家聽到雨說些什麼?***談感受,整體感知***

  生:雨說,在她到來之前,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生:雨說,要來探訪四月的大地

  生:雨說,她是到大地上來親近孩子們的

  生:雨說,自己來的地方很遙遠

  生:雨說,她要教孩子們勇敢地笑

  生:雨說:她來了就不再回去

  ……

  字詞關——師:大家都聽得很認真,很細心。還有聽不懂的地方嗎?***提問題,自主質疑***

  生:我不明白“禁錮”是什麼意思?

  師:請你把這句詩讀一下。

  生:“當田圃冷凍了一冬禁錮著種子”。

  師:你能說說你對這句詩的理解嗎?

  生:就是在寒冷的冬天裡種子在地裡不能發芽,動不了。

  師:那你就結合句子猜猜這個詞的意思吧。***猜讀法,結合具體語言環境理解詞語的能力訓練***

  生:就是限制、束縛的意思吧。

  師:大家還有沒有沒聽懂的地方?

  生:我不明白“忍冬的新苗”是什麼意思?

  生:“忍冬的新苗”是一種植物,可能是忍冬花吧。

  師:去看牧場就要抽發的忍冬花。不太合適吧,我們把這個詞再放回詩句中,看看是什麼意思?

  生:“忍冬”就是忍受寒冬吧。“忍冬的新苗”就是“忍受了冬寒剛剛返青的禾苗”。

  生:我不明白“我是在白雲的襁褓裡笑著長大的”這一句。

  師:請你看一下課下的註解。***立體讀書法***

  生:“襁褓”就是包裹嬰兒的布或被。

  師:那這句是說——

  生:是說雨是由雲生成的。

  師:科學的說法就是雲遇冷凝結成雨,雨從雲孕育而來,所以說是雨的襁褓。你看詩人把白雲比喻為雨的襁褓,多麼富有想像力啊。

  生:我不明白為什麼說“只要旗子笑,春天的聲音就有了/只要你們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

  師:那就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深入地朗讀詩歌吧。古人說過“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不誦讀就不能含英咀華,不誦讀就不能深諳詩味,接下來就讓我們帶著疑問去細細地品讀詩歌,再去聽聽雨到底說了些什麼?

  生品讀——師:下面,首先請一位同學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讀詩歌的第一小節,其他同學注意聽。

  一生朗讀,眾生點評。

  ***活動說明:主要是做到字正腔圓,注意字詞,讀準字音;抑揚頓挫,注意斷句,讀出節奏;氣韻流暢,注意韻腳,讀出韻律。教師適時點撥,課件映示字音、斷句、重音、韻腳等內容,對學生進行朗誦方法的指導。邊朗讀,邊想像,邊表述。

  環節一:雨說——傾聽文字背後的聲音***板書對話句式:雨說***

  引導語:法國作家左拉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在讀者面前的不是一束印著黑字的白紙,而是一個人,一個讀者可以聽到他的頭腦和心靈在字裡行間跳躍著的人。

  幻燈1:

  ***雨說: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場

  等待久了的/魚塘和小溪***指導:等待久了,要重讀,語速要急切,要讀出對春雨的企盼之情***

  當田圃冷凍了一冬/禁錮著種子

  牧場枯黃/失去牛羊的蹤跡

  當魚塘寒淺/留滯著游魚

  小溪漸漸喑啞/歌不成調子

  雨說,我來了,我來探訪/四月的大地

  朗讀指導:我們讀的是詩歌,怎樣才能稱其為歌?有節奏,有韻律,容易唱,容易讀。古代的詩詞都是可以和樂歌唱,近體詩雖然在音律上沒有古體詩要求那麼嚴格,但仍然講究節奏和韻律,聞一多先生就曾主張,現代詩應具有三美,其中一美就是音樂的美。那麼我們怎樣才能讀出音樂之美來呢?抑揚頓挫,注意斷句,讀出節奏;氣韻流暢,注意韻腳,讀出韻律。

  指導後朗讀,再談聽到了什麼。套用格式,雨說:板書:雨說***傾聽文字背後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