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

  隨著21世紀人才培養目標的轉變,我國中學、大學的教學形勢也發生了變化。大一基礎化學知識是作為化學專業新生進入大學所接觸的第一門專業基礎課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能源化學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建構

  摘要: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主要物件。本文結合菏澤市地方資源特點和我係師資結構特點,以培養應用型本科能源化工專業的人才為出發點,從人才培養規格、課程體系構建、教學方式方法革新、實踐教學和科技創新體系的完善、考核評價方式的改進、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對應用型本科能源化學工程人才培養的模式進行了建構。

  關鍵詞:能源化學工程專業;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

  能源化學工程專業是研究利用化學與化工的理論和技術來解決能量轉換、能量儲存及能量傳輸問題的戰略性專業。能源的高效、清潔利用將是21世紀化學科學與工程的前沿性課題,也是當前社會急需的具有廣泛發展前景的新興產業。我國於2010年開始設定了能源化學工程戰略新型專業,並於2011年進行試點招生。目前針對能源化學工程專業並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對能源化學工程專業的培養模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例如:

  ***1***東北石油大學對能源化學工程專業課程體系進行了構建,專業按照“通識教育+學科專業基礎+專業教育+實踐教學”四個層面對課程體系進行了設定[1];

  ***2***瀋陽工程學院對能源化學工程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進行了教學探討,制定了一系列實踐教學的相關規章制度,如《實驗室開放制度》《實驗室守則》《校內外實習管理辦法》《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管理辦法》等實踐教學的規章制度[2];

  ***3***北京化工大學對能源化學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注重學科發展的國際化交流與合作。每年邀請國際上著名的學者到能源化學工程實驗室進行訪問和交流,通過學術報告和互動交流,拓寬學生的國際化視野。並與多所國際著名大學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關係和聯合培養學生機制,為學生搭建了國際交流平臺[3];

  ***4***哈爾濱工業大學能源化學工程專業教學主要側重於學科研究方向的改革,主要包括太陽能電池材料的製備及效能研究,功能晶體材料的製備,生物質能源的開發,生物質能源與化工原料的轉化研究,多晶矽高效回收新技術,發光二極體***LED***用熒光粉的研製,LED新型散熱器材料的合成及LED封裝材料等研究方向[4]。菏澤學院是一個應用型的地方本科院校,2012年菏澤學院化學化工系緊扣菏澤市煤炭石油資源豐富和能源化工基地建設的需要,成功地申請了能源化學工程專業,並於2013年開始招生。構建一個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是能源化學工程專業健康發展的基礎。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應用型本科人才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物件,並佔據了主導地位[5]。近年來,菏澤學院根據地方資源特點、經濟發展需求和學校的師資結構特點對應用型本科能源化工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構建。主要從人才培養規格、理論課程體系構建、教學方式方法革新、實踐教學和學生科技創新體系的完善、考核評價方式的改進、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探索。

  1人才培養規格的建構

  人才培養規格是教學的前提和基礎。《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明確提出:要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探索多種培養方式,形成各類人才輩出、拔尖創新人才不斷湧現的局面[6]。為此應構建以學生為主體、以創新應用人才為核心,以學生全面發展為中心的多規格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為制定切合實際的應用型人才培養規格,我係深入菏澤市及周邊地市各個能源化工企業進行調研,與人力資源招聘部門進行接觸、對已畢業的學生進行調查反饋等,多方收集相關資訊,並結合菏澤學院化學化工系師資結構特點,對我們的人才培養規格進行了定位。在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社會對能源化工專業的人才需求有三種類型:科研創新性,動手操作技術性和管理經營性人才。考慮到我係師資力量和學校發展目標,我們把能源化學工程的人才培養目標定為培養動手操作技術性和能源化工企業管理經營性人才。採用“一個專業兩個方向”進行培養,實行“5+3”分流培養方式,即前5個學期在一起上通識課和專業基礎課,後3個學期按照學生的意願進行分開培養,主要開設專業課。同時對經營管理型的學生聘請經濟系的老師開設經濟管理型方面的課程。

  2課程培養體系的構建

  課程體系直接關係到培養人才的質量。能源化學工程是一門內容豐富而又廣泛的科學,是涵蓋能源、化工、環境和材料的交叉學科。課程體系按照“通識教育+學科專業基礎+專業教育+實踐課”四個模組設定,注意學科前沿和知識體系的完整性,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厚基礎、寬口徑、重視學科交叉的課程體系。應用型人才培養必須重視實踐課的建設。在課程體系構建中,我們十分重視實踐課的比例,規定不少於總課時的20%。課程除了基礎課程實驗、專業課程實驗、暑假實習、畢業實習、生產實習,畢業論文設計外,還應增加大學生挑戰杯競賽、大學生科研基金專案、大學生創業計劃專案、開放實驗室等專案。教學是基礎,是傳授知識;科研是創造知識,是教學的延伸和發展[7]。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數學建模競賽、機械設計競賽、結構設計競賽、大學生挑戰盃賽等競賽專案。其目的是以競賽為載體,把探索精神、創新技能、動手能力、合作能力、針對具體實際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的能力作為培養目標。這些競賽對於培養我國本科生的科研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起到了積極作用[18],加強了學生應用型能力的培養。

  3教學方式方法的革新

  緊密結合人才培養目標,構建全方位的教學改革模式。在教學方法上,根據“多元智力理論”和應用創新型人才成長規律,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革,結合企業生產例項,採用範例教學改革模式,使學生在實踐體驗中感受應用創新型人才成長的過程,倡導“做中學”,使學生在小組合作比賽中體會自己的成長。在教學實踐中可採用“專案活動法”,在專案設計過程中,教師僅起指導作用,學生可以自主查閱資料並開展與專案有關的研究性活動和合作學習。

  4實踐教學和科技創新體系的完善

  實踐教學和學生科技創新是培養應用創新型人才的重要環節。構建多層次的包括校內實驗、實訓、課程設計、參加科技創新競賽、畢業設計,校外工廠見習、專案合作導師制、校外實習的“雙導師”制以及校企合作協同培養制度,切實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9]。“雙導師”制是指學生的實習過程中,由學校教師和企業老師共同指導,使學生對工廠實際生產的流程和工藝有一個全面清楚的認識,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工程問題和工程實踐應用能力。現在我們已與菏澤市的玉皇化工集團、洪業化工集團、多友科技等企業合作建立了10多處校外實習基地。雙導師制的實行,加強了校企結合,有力地培養了學生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避免了學生“所學”和企業“所需”脫節的問題,實現了學校培養和企業所需人才的對接。

  5考核評價方式的改進

  評價是學科教學的指揮棒。在能源化學工程專業課程評價過程中,採用過程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8]。對於通識課和專業基礎課程,採取以閉卷考試***70%***和平時成績***作業、小論文、實踐報告***相結合為主;對於專業課,可採用閉卷考試、開卷考試和設計***論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對於選修課,採取教師自主考核與院系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對於實習和實踐課程,結合“雙導師制”,採用化學化工系與企業共同考核的方式;對於實踐課程,採取小組提交實踐報告並答辯的方式進行評價。變單一評價為多元評價,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6“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

  教師的“複合”能力***高深的專業理論和豐富的工業實踐操作技能***是培養學生應用創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礎。為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結合專業發展實際,構建“外引+內培+實踐鍛鍊”相結合多渠道的“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方式,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聯絡,切實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近三年來,我係派出4位教師到能源化工企業進行業界鍛鍊,培養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使教師明確企業對人才規格的需求,同時加強與企業之間的科研合作。我們還聘請企業的業務骨幹為我們的兼職教師,不定期地給學生開設講座和實踐課。同時,我們鼓勵年輕教師考取化工安全評價師、化工工程師、裝置設計工程師等相關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書。這些措施有力地培養了教師的工程實踐應用能力,加強了“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總之,根據社會發展對能源化學工程人才的需求和菏澤學院建設應用型地方特色明顯建設的目標,化學化工系根據師資結構特點,對能源化工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探索和改革,目前取得了一定的經驗。而對如何更高效的進行校企合作,建設產學研聯合協同創新體系,打造有能源化學工程專業特色的培養模式和體系,是我們繼續努力和探索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劉淑芝,王寶輝,陳彥廣,等.能源化學工程專業建設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4***6***:209-210.

  [2]趙海,劉瑾,董穎男,等.應用型本科能源化學工程專業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瀋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1***4***:547-550.

  [3]北京化工大學能源化學工程[EB/OL].

  [4]哈爾濱工業大學能源化學工程專業介紹[EB/OL].

  [5]邵波.論應用型本科人才[J].中國大學教學,2014***5***:30-34.

  [6]董澤芳.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概念界定與要素解析[J].大學教學科學,2012***3***:30-36.

  [7]任成龍.論科研實踐與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0***1***:48-51.

  [8]陳彥廣,韓洪晶,陳穎,等,基於國際化、工程化能源化工工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評價及效果[J].教育教學論壇,2013***13***:224-227.

  [9]徐美玲,李風海.能源化工專業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方案構建的探索[J].山東化工,2015,44***15***:153-154.

  範文二:化學制藥行業迴圈經濟發展探究

  21世紀以來,醫藥行業進入了發展的“春天”,作為基礎性支撐的化學制藥行業也得到了巨大的發展。2010-2013年間,化學制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17%,2013年,化學制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9433億元,佔醫藥製造業的46%。化學制藥行業迅猛發展,但同時面臨著原料消耗大,資源、能源利用率低下,傳統工藝水平落後,廢水、廢氣、廢渣排放量大、迴圈利用率低等一系列問題。2010年,全國重點醫藥工業企業廢水排放總量為52606萬噸,固體廢物產生總量為405.6萬噸,廢氣排放總量為1603億標準立方米,化學制藥“三廢”排放呈每年不斷上升的趨勢。迴圈經濟要***高效利用和迴圈利用,實現“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及“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這是貫徹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對製藥工業也有現實意義。

  1化學制藥行業迴圈經濟的概念

  迴圈經濟最早在20世紀60年代由Kenneth提出,他認為迴圈經濟是指在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的大系統內,在資源投入、企業生產、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全過程中,把傳統的依賴資源消耗的線性增長經濟,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資源迴圈來發展的經濟。《中華人民共和國迴圈經濟促進法》明確了迴圈經濟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資源化***recycle***這3個基本原則,將傳統發展中“資源-產品-汙染排放”的線性模式轉變為“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迴圈模式。基於迴圈經濟的概念,結合化學制藥行業的實踐情況,本文認為,化學制藥行業迴圈經濟是以迴圈經濟理念和發展模式為基礎,旨在提高資源投入與藥品產出比,在藥物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中推行清潔生產,減少汙染排放、提高資源再利用率,提升醫藥產業總體技術水平,在行業中產生規模效應,促進物質與能量在化學制藥行業內部迴圈流動,減少行業對社會造成的環境壓力,將化學制藥行業的發展與生態保護有機地結合起來。

  2迴圈經濟對化學制藥行業的積極意義

  2.1減少原料使用量,提高原料利用率

  迴圈經濟提倡“迴圈發展”、“清潔能源”的理念,通過“資源-再生資源”的發展模式,減少毒害物的排放、促進清潔生產和生產工藝升級。從原材料的選擇來說,迴圈經濟提倡採用無毒無害原料代替有毒有害原料、提高原料品位和純度;從能源選擇角度來說,迴圈經濟倡導使用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代替傳統能源,常規能源清潔利用;從生產工藝來說,提倡高效節能降耗減汙的工藝與裝置,優化或採用全新的工藝流程。

  2.2減少汙染排放量,提高廢棄物利用率

  迴圈經濟通過提高廢棄物迴圈利用率來減少化學制藥企業三廢排放量,減少對環境的汙染。就化學制藥廢液來說,其中含有菌絲體、未利用完的培養基、無機鹽、有機溶劑及部分目標產品,COD含量高,平均超標50~250倍。如果直接排放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汙染,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迴圈經濟要求化學制藥廢水要經過處理才能排放,並且要最大程度地利用廢水資源,如通過厭氧生物***水解產酸菌、產氫產乙酸菌、產甲烷菌這3大細菌聯合***處理,最終可以得到作為能源的甲烷和水資源。

  2.3推動產業叢集發展,提升產業鏈價值

  迴圈經濟通過對現有資源整合,能夠促進產業叢集發展,將互惠或互補的企業群聚產生規模效應,形成以化學制藥為主導產業並融合輔助產業和附屬產業的產業叢集,產生雙贏或多贏局面。以石家莊醫藥產業叢集為例,它以石藥集團和神威藥業為核心,形成了包括化學原料藥及製劑、醫療器械、生物製藥、醫藥批發、零售、流通在內的醫藥產業叢集,囊括產業鏈的各個方面,促進物質、資訊、能量在行業內部流動,提升產業鏈價值。

  3化學制藥行業迴圈經濟發展模式

  迴圈經濟發源於20世紀60年代,在多年的發展中已經形成了美國杜邦化學公司模式、丹麥卡倫堡生態工業園等多種成功的迴圈經濟發展正規化。迴圈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引入我國,在農業、鋼鐵、水泥、煤炭等多個行業都有完善的發展模式,並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因此,本文將“迴圈經濟”理念引入醫藥行業,提出科學合理的化學制藥行業迴圈經濟發展模式,為綠色醫藥工業提供一條科學、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圖1***。此模式實現了物質和能量的傳遞,從原料藥加工、藥物生產、廢棄物處理到藥品流通按照產業鏈傳遞,實現縱向偶和迴圈,模式中除了化學制藥這一主導產業,還融合了電力、化工等輔助行業、附屬行業,實現了平行產業間的橫向耦合迴圈。在化學制藥行業迴圈經濟系統中,以化學藥物製造企業、洗煤發電廠、廢棄物處理廠等主體為“點”,各主體間資源要素流動行為為“線”,緊密構建出科學合理的迴圈執行網路。

  3.1輸入系統

  輸入系統由資源輸入和能源輸入兩條輸入鏈組成,實體主要是發電廠和原料供應商。本模式將輸入系統納入迴圈系統中是為了著重強調迴圈經濟並非簡單的“末端治理”,其理論中的“減量化”、“資源化”原則要將清潔生產滲透到化學制藥產業的各個方面。在原材料選擇上,要採用無毒無害原料,淘汰傳統工藝中毒性高、汙染大、副產物多的原料。輸入能源選擇用清潔能源如風能、太陽能、水力發電代替傳統的低效易耗能源。

  3.2化學制藥企業體系

  化學藥品生產企業是指生產化學藥品的專營企業或者兼營企業。化學藥品製造企業可大致分為兩大類:化學藥品原藥製造企業和化學藥品製劑製造企業。化學藥品原藥製造是指供進一步加工藥品製劑所需的原料藥生產,主要包括製藥用化學物質的製造,如抗菌素、內分泌產品、基本維生素、磺胺類藥物、水楊酸鹽和水楊酸酯、葡萄糖和生物鹼等原料藥,還包括化學純糖等。化學藥品製劑製造是指直接用於人體疾病防治、診斷的化學藥品製劑的製造,化學藥品製劑製造可分為片劑、針劑、膠囊、軟膏、粉劑、溶劑等各種劑型的產品,還包括放射***物。化學制藥企業體系內部存在物質流動,尤其是藥品生產過程中副產物的迴圈或交換利用,力爭使每一環節的副產物能夠作為本工序原料重複使用,或者交由其他化學制藥企業,作為生產所用原材料。

  3.3輸出系統

  輸出系統是包括藥品經銷商、藥品批發商和藥品零售商在內的化學制藥產業鏈下游銷售體系。主要是針對藥品廢棄包裝和過期藥品的回收處理。化學藥品包裝容器和過期藥品已被明確列入我國2008年實施的《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和《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過期藥品藥效降低、毒性增加,隨意丟棄或當做生活垃圾處理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汙染。廢棄的藥品包裝和過期藥品經過回收機構***由政府部門設立並監管***進行初步分類之後,由回收機構移交化工廠,進一步加工後形成原料輸送入化學制藥企業體系以供迴圈使用。

  3.4廢水處理系統

  化學制藥企業排放廢水主要包括高濃度廢水、低濃度廢水、酸性廢水、難消化廢水這4種。廢水COD、BOD含量高,存在生物毒性物質,成分複雜,未達法律規定的排放標準。廢水處理系統以廢水處理廠為核心,將化學制藥企業排放廢水分類引入廢水處理廠,在其中經過不同工段預處理,再通過厭氧生物和好氧生物處理,生成並收集沼氣存放於沼氣池中以備能源供應。處理廢水從處理廠進入回用水處理系統,達到化學制藥用水標準的水迴圈進入化學制藥企業體系,剩餘水資源可直接排放進入自然環境。

  3.5廢氣處理系統

  廢氣處理廠是指將工廠產生的廢氣在對外排放前進行預處理,以達到國家廢氣對外排放標準的場所。化學制藥企業產生的廢氣大多都是有毒有害的,大致可分為發酵尾氣、溶劑氣體和惡臭氣體,這些廢氣必須經廢氣處理廠進行吸收處理。目前常用的處理方法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等。冷凝法中的冷凝水是由廢水處理系統提供的迴圈水,這就構成了廢水處理系統和廢氣處理系統之間的聯絡。經過處理的廢氣,具有生產價值並且純度較高的可以直接用於化學制藥企業的再生產或者用於發電供能;需要經過處理再利用的輸入化工廠;暫時沒有去處的氣體可以在儲氣池中分類貯存,待企業再生產時呼叫,實現氣體重複利用和最小化排放。

  3.6廢渣處理系統

  化學制藥企業廢渣中含有大量蒸餾殘渣、失活催化劑、膠體殘渣、反應殘渣、不合格中間體和產品等來自制藥企業生產每一環節的廢棄物。汙染物種類多、數量大、毒性大,影響生態環境,危害人類健康。因此,引入化工廠是迴圈經濟模式持久執行的有力保障。本模式中的化工廠是從事化學工業生產和開發的企業和單位的總稱。化學制藥廢渣在化工廠中經過分離,進入不同的工段進行反應後提純,一部分反應物又成為製藥原料或原料藥進入輸入系統迴圈利用,另一部分無毒、無害的廢棄物可直接排放進入自然環境。在化工廠內,廢渣經焚燒處理產生大量熱能,帶動發電機發電,為迴圈經濟模式提供重要能源。

  4促進化學制藥行業迴圈經濟發展模式合理執行的對策建議

  4.1加強政府對化學制藥行業迴圈經濟模式的宣傳和引導

  目前,我國還未形成成熟的化學制藥迴圈經濟模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建立該模式前期投入巨大;另一方面是管理水平落後,未能達到模式建立標準,難以多方統籌,使模式健康運轉。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需要政府部門從政策上積極引導化學制藥迴圈模式的開展。從小迴圈角度來說,應繼續加強對單個企業三廢排放量的監管審查,鼓勵清潔生產;從中迴圈角度來說,應推動化學制藥迴圈工業園區的建立,合理規劃公共服務系統,為公共工程的一體化供應創造條件,加強區域迴圈的物質流互通;從大迴圈角度來說,應在全社會範圍內為化學制藥迴圈模式建立資訊交換平臺,促進醫藥企業資訊之間的交流,使副產物以及三廢能夠最大化利用,同時發展線下物流網路,保證線上與線下物質流和資訊流同步。

  4.2加強醫藥行業協會的監督作用

  我國的醫藥行業協會是非政府、非企業的民間社會團體,主要對我國醫藥企業起到資訊諮詢、融資支援以及與政府的協調溝通作用。醫藥行業協會在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有著橋樑和紐帶的重要作用。醫藥行業協會作為醫藥行業內部的資訊交流平臺,能對化學制藥行業迴圈經濟發展模式的建立起到促進作用,對執行起到監督作用。建立化學制藥企業迴圈經濟執行榜單,對積極參與發展模式的企業加以公示,並向相關部門彙報,對該企業進行獎勵;對於汙染排放量大並不加以整治的企業,通知相關部門並責令其進行整改。

  4.3加強高校與科研機構對化學制藥迴圈經濟模式的技術支援

  我國化學制藥企業創新能力弱,著眼於社會責任保護環境而提升工藝流程、研究清潔能源的企業更是鳳毛麟角。迴圈經濟模式3R原則要求從源頭減少原料使用,提高資源利用率,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這就需要各大高校與研究院所的技術支援,為化學制藥迴圈經濟模式提供新能源、新原料、新工藝,促進傳統產業升級更新。除了技術支援,化學制藥迴圈經濟模式還需要“軟體”支援,為了保障模式正常運轉,高校與研究院所要為其提供具有專業素質的管理人才;開發適用於迴圈模式的管理資訊系統,簡化管理方式,使迴圈經濟模式精確高效執行;為化學制藥迴圈經濟模式提供合理的規劃佈局,達到整個產業的高效、集約、節能、減排目的。

  4.4提高化學制藥企業的誠信自律

  化學制藥迴圈經濟模式是由單個的化學制藥企業與其他的輔助企業和附屬企業組合而成,化學制藥企業是該模式的核心。要推動迴圈經濟模式的建立、健康發展,僅靠政府拉動與輿論監督遠遠不夠。只有依靠企業誠信自律,積極自願加入迴圈經濟模式之中,在企業內部推行清潔生產、使用清潔能源,升級工藝技術,主動對外進行資訊交流,才能推動化學制藥迴圈經濟模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