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父母修養的書籍分享

  父母是孩子教科書,所以父母的修養也影響著孩子,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一些提升父母修養的書籍,希望大家喜歡!

  

  1《窗邊的小豆豆》

  用一個孩子的成長把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展現給我們,由於是個完整的故事,我們會長嘆:原來上學可以是這樣的美好!但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好像不存在。

  我個人感覺《窗邊的小豆豆》是講述一個被傳統學校認為是“有問題”***上課不專心聽講,問一些奇怪的話題等等,不原意坐在座位上,老搞小動作***的小學生如何在巴學園健康成長的過程。其實是說明巴學園把握了教育孩子的真諦,抓住了孩子的天性,引導鼓勵孩子去學習知識,去體驗生活,去探索世界,而不是把孩子當成填鴨的物件。

  巴學園是一個理想的世界,就是我們成人也向往那種學生生活。雖然我們現在無法找到這樣的學校,但這本書對我們有啟迪意義的是可以借鑑巴學園的做法來教育我們自己的孩子。

  2《小王子》

  這是本百看不厭的書,但是不見的每個人第一次都能看出深意。在這本書了裡,從兒童的視角看成人的世界,每個父母都能從這本書裡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影子。一面剔透的鏡子,照出成人世界的虛偽及齷齪。

  3《傾聽孩子》

  可謂速成教材。那些為了孩子哭鬧、發脾氣、恐懼而頭疼的家長,不啻找到一個良方。但是,如果對孩子的本性不瞭解的話,家長們會為了傾聽而傾聽,感覺到非常累,一旦做不到,會產生內疚感。程式問題似乎大過了事情的本質。如果不掌握孩子的本質,真正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語言,家長會發出“是不是每一次都要傾聽”的感概,致使家長的行為不是順從與內心的,那麼家長就會關心:我又沒有按程式傾聽,而不是關注事情的本質。給孩子愛和自由是根本,傾聽只是一個手段。

  建議這本書最好在《童年的祕密》或是《發現孩子》之後再讀一次。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與《給孩子自由》可以算是入門書籍。如果一個家長不願改變自己的觀念,或是樹立一個正確的觀念,往後的一切就沒有什麼實在的意義了。尤其是《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展示給我們,孩子的幸福究竟在那裡,一個教育工作者是怎樣轉變自己的觀念,帶給孩子幸福的。每一個文字都會敲打我們的心,直至我們清楚地知道孩子的幸福在何方。這就是引發教育觀念轉變的引子。

  4《童年的祕密》

  從生理學和心理學角度分析了孩子的本質和特性,提出了敏感期的觀念,揭示了“兒童只有在一個與他的年齡相適合的環境中,他的心理生活才會自然的發展,並展現他內心的祕密”。我們恍然大悟,原來孩子的那些的行為背後包含著如此重大的意義。我們因理解開始自省,而理解是真愛的基礎。

  5《發現孩子》

  前半部分將《童年的祕密》的部分內容進行了概括,後半部分則從意志培養、智力發展、想象力的培養方面著重介紹了培養孩子的新觀念和新方法。我個人認為“愛的導師”這一節真的能夠喚醒我們沉睡的心靈,在培養孩子的同時,我們也受著孩子的引導而成長。做父母***一輩子的職業***難道不是我們成長的一個契機嗎?我想沒有哪個職業比這個更有挑戰性、更有意義

  6《少有人走的路》

  人生就是一個痛苦的過程,痛苦在於各種選擇,人性的弱點讓人們逃避痛苦的選擇,正視自己的弱點,而不是迴避弱點,讓自己堅強起來。

  本書處處透露出溝通與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時代限制,幫助我們探索愛的本質,引導我們過上嶄新,寧靜而豐富的生活;它幫助我們學習愛,也學習獨立;它教誨我們成為更稱職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歸根到底,它告訴我們怎樣找到真正的自我。

  正如本書開篇所言:人生苦難重重。M·斯科特·派克讓我們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場艱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當漫長。但是,他沒有讓我們感到恐懼,相反,他帶領我們去經歷一系列艱難乃至痛苦的轉變,最終達到自我認知的更高境界。

  7《愛和自由》

  孫瑞雪老師結合兒童之家的情況概括性的介紹了蒙特梭利的學說。如果嫌蒙氏幾本書太多內容的話,不妨從此處入手。引入了心理胚胎、吸收力的心靈等概念,最重要的是將愛和自由這個教育方法展現給讀者。閱讀完之後,你會希望進一步瞭解蒙特梭利。我讀完之後,為了孩子對成人的愛,而心酸幾度落淚,從來以為自己是愛臭臭最多的,孰料,真正被愛的人其實是我自己。

  本人特別推薦《愛和自由》,若同事有懷孕的,要我推薦書的,我一般都推薦這本書,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正確的觀念,建議為人父母者必讀。

  8《有吸收力的心靈》

  揭示了孩子自我教育的能力,以及我們這些直接教育者在孩子教育中所起的作用。這應該是在以上兩本書***《童年的祕密》,《發現孩子》***的基礎上延續,從理解孩子開始轉變教育觀念到真正理解什麼是兒童教育,說是一場革命也不為過,三本書的歷程,我們可能要走很久。

  9《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和《蒙臺梭利兒童教育手冊》

  從方法上介紹如何實施蒙氏教育,操作性比較強。之所以這兩本書要放在《童年的祕密》、《發現孩子》、《有吸收力的心靈》之後,是因為,程式應當在理解之後。如果能夠掌握前三本書的內容,並吸收入心的話,這兩本書只是提供一種方法而已了。我認為觀念始終是第一位的,否則,蒙氏只會淪為“蒙氏教具學習”教育。

  10《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操作性極強,既有心理上的分析又有詳細的方法介紹,技巧性比較強。我想家長所困惑的內容,裡面都有解答。例如:孩子語言行動後面的潛在資訊、禮貌、撒謊、偷竊等等。這本書猶如一本開鎖大全。我想每一位家長都值得去閱讀。甚至可以立刻解決一些問題。

  11《捕捉兒童敏感期》

  這本是孫瑞雪老師的新書。用龐大的例項引導我們捕捉孩子的敏感期,如果夠細心,你會從例子中學會如何去觀察孩子。但是,我認為這本書好像是兒童之家的老師們的工作手記,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我也不知道應當用什麼詞語表達——沒有想象中那麼盡人意,這樣說行嗎?

  12《養育兒子》和《養育女兒》

  揭示了男孩與女孩的不同,從生理因素到心理因素都有詳細地分析。因此,我們是應當根據孩子的不同特性進行有針對性地引導。我不相信男女一樣的說法,而這兩本書也決不是鼓吹男女不平等,現在有點而被搞怕了,一提到男女差異,常常就被人臭罵,好像分出差異就非要分個優劣似的

  想要你的孩子一生樂觀,就在10歲前給他看這20本書籍!

  ●●●●●● 1-3歲 ●●●●●●

  1、《皮特貓》

  作者:艾瑞克•利溫、詹姆斯•迪安

  內容簡介|

  《皮特貓》系列有利於培養孩子自信、樂觀、勇敢的優秀品格,它讓孩子學會接納自己、直面困難、樂於分享!

  推薦理由|

  多麼希望你們是帶著愛和哈哈大笑讀完《皮特貓》的。對孩子的一生來說,學習笑是最重要、最寶貴的禮物了。——知名親子閱讀推廣人 粲然

  2、《可愛的鼠小弟》

  作者:中江嘉男、上野紀子

  內容簡介|

  這套書從兒童的小視角來描繪精彩的大世界,以簡單重複的句子為孩子提供最佳語言學習機會,以出人意料的情節激發孩子無限的想象力,又以簡潔明瞭的圖畫讓孩子獲得純粹的美感體驗。

  推薦理由|

  《可愛的鼠小弟》是兒子8個月大的時候我給他讀的第一套繪本。現在他快6歲了,讀過300多本繪本,能自己閱讀文字書,至今我並沒有刻意教他認字。老師們都稱讚他理解與表達能力遠遠超過同齡的孩子。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可愛的鼠小弟》,是它讓兒子愛上了閱讀。——博士 猿渡靜子

  3、《小兔彼得和他的朋友們》

  作者:畢翠克絲·波特

  內容簡介|

  《小兔彼得和他的朋友們》收錄了畢翠克絲•波特的全部作品,包括《小兔彼得的故事》《小松鼠納特金的故事》《格羅斯特的裁縫》等二十三篇童話,她筆下的小動物們每一個都有自己的個性——淘氣而又膽小怕事的小兔彼得,尖酸貪婪的老鼠大鬍子塞繆爾,不諳世事而又頗有主張的水鴨傑邁瑪......

  推薦理由|

  溫馨可愛的動物角色,故事也是格外溫柔,單純光明與美好。讓孩子能在精彩的童話裡感受到溫暖的力量。

  ●●●●●● 4-7歲 ●●●●●●

  4、《老鼠記者》

  作者:傑羅尼摩·斯蒂頓

  內容簡介|

  本系列以老鼠記者傑羅尼摩•斯蒂頓為主人公講述了一系列驚險刺激、扣人心絃而又妙趣橫生的旅行歷險故事。

  推薦理由|

  《老鼠記者》很好地把握了小學低中年級孩子閱讀的特點,故事緊張幽默、情節推動迅速、語言誇張搞笑,還有大量生動的插圖和活潑的版面設計。閱讀能力強的孩子可以很快就讀完一本,這讓初嘗閱讀快樂的孩子很有成就感。另外,書中描述的老鼠王國,從人名到地名都充滿了對人類社會的戲仿,讓孩子在陌生和熟悉之間找到很好的契合點。——兒童閱讀專家 王林

  5、《父與子》

  作者:卜勞恩

  內容簡介|

  《父與子》中生動幽默的小故事均取材於卜勞恩日常生活中的真實體驗,是卜勞恩與兒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實生活寫照。其一幅幅小而精湛的畫面跳躍著智慧的光芒,簡單的線條裡流淌出純真的父子之情與融融的天倫之樂,直指人心。

  推薦理由|

  圖文並茂,平凡的父與子,卻表達了濃濃的父子之情,或許其中某些情節,我們也經歷過、感受過。和女兒一起看的時候,是我和女兒在共同分享著成長的快樂。——資深書蟲 謝謝鬆鬆

  6、《古利和古拉》

  作者:中川李枝子、 山協百合子

  內容簡介|

  田鼠古利和古拉善良可愛、無憂無慮,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做好吃的,吃好吃的”,他們在森林裡烤蛋糕,到原野上野餐,還舉辦盛大的南瓜宴……而最最開心的事情莫過於和朋友們一起分享。

  推薦理由|

  幼兒是慢熱的;幼兒只知道好吃的喝好玩的;幼兒不是小氣鬼,他們喜歡分享;幼兒對觀念不感興趣,只對形象化的東西著迷。《古利和古拉》正好契合了孩子的特點:一本慢熱的書,與孩子的成長節奏保持同步;吃夠了玩好了,就能獲得簡單和充分的快樂。——愛心樹繪本館總編輯 杜迺芳

  7、《大腳丫跳芭蕾》

  作者:伊恩·福爾克納

  內容簡介|

  《大腳丫跳芭蕾》講述了貝琳達雖然因為有一雙異常的大腳而被排斥在舞蹈舞臺之外,但是勇敢堅強,堅持不懈,等到機會到來的時候終於如願以償被觀眾熱烈歡迎的故事。

  推薦理由|

  作者獨具匠心的設計,是希望孩子面對事物的表象時,可以看到真正的內涵和價值。也讓孩子從小學會尊重別人,不把嘲笑別人作為好玩有趣的娛樂。

  8、《舒克和貝塔》

  作者:鄭淵潔

  內容簡介|

  以舒克、貝塔兩隻小老鼠為正面主人公,講述了他們許多離奇有趣的歷險故事。

  推薦理由|

  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妙語連珠的文字風格,深入淺出的生活啟迪。是豐富孩子童年的美好故事。

  9、《不一樣的卡梅拉》

  作者:克利斯提昂•約裡波瓦

  內容簡介|

  故事講的是母雞卡梅拉和她的兒女們卡梅利多和卡門的歷險故事。卡梅拉家族裡的每個人都是那樣的與眾不同。敢於幻想,更敢於去嘗試別人不敢想的事情。書中充滿了驚險的情節和法式的幽默。當然,也不乏那些捧著肚子哈哈大笑的段子。

  推薦理由|

  “生活中肯定還有比睡覺更好玩的事情!”大小卡梅拉們一直都抱有這樣的信念。他們執著地追求那些種群中認為不可想象的事情。去看大海、去摘星星、去追回逃逸的太陽……一路上處處坎坷、歷經艱難,但總是逢凶化吉、化險為夷。最後還能收穫超乎想象的回報和異乎尋常的果實。我們可以把卡梅拉當作一種象徵,一種成長路上必不可少的“伴侶”。讀不一樣的卡梅拉,成就與眾不同的你!——兒童閱讀推廣人 蘿蔔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