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胰島素的方法

  胰島素是糖尿病患者的專用藥,那麼在使用胰島素的時候,注射胰島素有什麼方法嗎?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

  選擇正確的注射工具:傳統的注射器外,還有泵式、筆式及噴射式等注射器。其中筆式注射器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注射用具。

  注射部位的選擇和保護:一般胰島素注射選在面板較鬆弛的部位為宜,如腹部***臍周2-125px以外部位***、上臂三角肌下緣、上臂外側肌、大腿外側肌、臀部等部位。

  注射後要有幾秒的停留時間:以保證注射的劑量完全進入皮下後再將針拔出。使用中的胰島素筆無須冷藏。

  胰島素注射部位要輪換:一些長期注射胰島素的患者朋友常用的胰島素注射部位有硬結或者肌肉萎縮,這是由於長時間在同一部位注射導致的,會使人體吸收應用的胰島素量少於注射量。每次胰島素注射的部位要分開至少2.5cm距離,而不能在上次的注射部位再次注射,避免胰島素吸收不良,減少因反覆注射出現區域性肌肉硬結、萎縮、炎症等現象。

  注射部位的輪換一般可遵循以下原則:首先,選左右對稱的部位輪換注射。待輪完,換成另外左右對稱的部位。其次,同一注射區內注射點的輪換要有規律,以免混淆。

  注意進針的深度和角度:進針的深度應在皮下。如果針頭插入過深到達肌肉層,會增加註射的疼痛感,而且會加快胰島素的吸收,導致血糖控制不穩;如果注射深度過淺,僅到表皮層,又會導致胰島素滲出,帶來疼痛或免疫反應。其次,進針的角度。偏瘦者和兒童應捏起面板,呈45度角進針;正常體重者、體重偏重的青少年和肥胖者的大腿部位應捏起面板,垂直進針;肥胖者的腹部可直接垂直進針。

  胰島素的作用:

  藥理作用

  治療糖尿病、消耗性疾病。促進血迴圈中葡萄糖進入肝細胞、肌細胞、脂肪細胞及其他組織細胞合成糖原使血糖降低,促進脂肪及蛋白質的合成。

  生理作用

  胰島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調節代謝過程。對糖代謝:促進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促進糖原合成,抑制糖異生,使血糖降低;對脂肪代謝;促進脂肪酸合成和脂肪貯存,減少脂肪分解;對蛋白質;促進氨基酸進入細胞,促進蛋白質合成的各個環節以增加蛋白質合成。總的作用是促進合成代謝。胰島素是機體內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時促進糖原、脂肪、蛋白質合成的激素。作用機理屬於受體酪氨酸激酶機制。

  調節糖代謝

  胰島素能促進全身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並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異生,因此,胰島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島素分泌過多時,血糖下降迅速,腦組織受影響最大,可出現驚厥、昏迷,甚至引起胰島素休克。相反,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受體缺乏常導致血糖升高;若超過腎糖閾,則糖從尿中排出,引起糖尿;同時由於血液成份中改變***含有過量的葡萄糖***, 亦導致高血壓、冠心病和視網膜血管病等病變。胰島素降血糖是多方面作用的結果:

  ***1***促進肌肉、脂肪組織等處的靶細胞細胞膜載體將血液中的葡萄糖轉運入細胞。

  ***2***通過共價修飾增強磷酸二酯酶活性、降低cAMP水平、升高cGMP濃度,從而使糖原合成酶活性增加、磷酸化酶活性降低,加速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

  ***3***通過啟用丙酮酸脫氫酶磷酸酶而使丙酮酸脫氫酶啟用,加速丙酮酸氧化為乙醯輔酶A,加快糖的有氧氧化。

  ***4***通過抑制PEP羧激酶的合成以及減少糖異生的原料,抑制糖異生。

  ***5***抑制脂肪組織內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減緩脂肪動員,使組織利用葡萄糖增加。

  調節脂肪代謝

  胰島素能促進脂肪的合成與貯存,使血中游離脂肪酸減少,同時抑制脂肪的分解氧化。胰島素缺乏可造成脂肪代謝紊亂,脂肪貯存減少,分解加強,血脂升高,久之可引起動脈硬化,進而導致心腦血管的嚴重疾患;與此同時,胰島素缺乏會導致機體脂肪分解加強,生成大量酮體,出現酮症酸中毒。

  調節蛋白質代謝

  胰島素一方面促進細胞對氨基酸的攝取和蛋白質的合成,一方面抑制蛋白質的分解,因而有利於生長。腺垂體生長激素的促蛋白質合成作用,必須有胰島素的存在才能表現出來。因此,對於生長來說,胰島素也是不可缺少的激素之一。

  其它功能

  胰島素可促進鉀離子和鎂離子穿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可促進脫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及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