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水是生命之源,喝水對人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好處,養生專家都告訴我們說日常要喝夠八杯水才能更好的促進身體健康。不如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吧!

  多喝水的好處

  一、補充人體必需的水分。

  二、有利於稀釋血液。

  三、有益於新陳代謝。

  四、對面板保溼潤澤、養顏有好作用。

  五、可以通便。

  六、易食物的消化。

  七、不會得各種結石,水就是伸入體內的清道夫。

  八、可以防眼乾,避免視力快速下降。

  多喝水好處多多,特別是清早起床和睡前半小時喝一杯水,常年天天堅持受益無窮!

  喝水有益身體健康這回事大家都知道,但到底該喝多少的量也值得注意,特別是腎臟有問題或代謝狀況不良的人***如容易水腫者***,水分的攝取量更要特別謹慎,過去曾有喝水喝到水中毒的報道,就是因為不知道身體狀況一次攝取大量水分所造成的問題。

  水分的攝取量根據每個人的狀況有別,基本上,一般人每天的水分攝取量建議為體重的30~70倍,以下是簡單的演算法:以一個50公斤體重的人為例,基本的水分攝取量為50公斤X30=1500cc;代謝功能正常的可以增加到50倍,就是50公斤X50=2500cc;如果代謝狀況不錯又有運動習慣,可以增加到70倍,即50公斤x70=3500cc。

  但如果你的代謝狀況不良,一開始每日水分攝取量最好控制在體重的30倍以內,而容易水腫的人,建議睡前三個小時不要喝水。

  多喝水的壞處

  飯後半小時不宜多喝水

  飯後半小時最好不要喝大量的水,以免沖淡胃液,稀釋胃酸,損害消化功能。 飯後喝點水、餐中喝點湯,可使消化液與食物混合,對消化吸收有良好的作用。但是,有人飯後喝大量的水,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

  人們進食以後,食物佔據了胃腸的大部分空間。再喝許多水,會把胃撐得滿滿的,使人有脹痛感。另外,如果人吃得過多,再喝大量的水,胃內食物沉重,還會使胃下垂或擴張。

  飯後喝水過多,會沖淡胃液的濃度,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人的胃每天大約能分泌1.5~2.5升的胃液,胃液中含有大約0.4%~0.5%的胃酸,胃酸的化學成分是鹽酸。鹽酸能溶解蛋白質,消化含鈣質和鐵質的食物,還可殺死隨食物進入胃裡的細菌。如果在飯後喝大量的水。沖淡了胃液。鹽酸消化食物的能力就減弱,同時削弱了殺菌力,由此可見,飯後最好不喝水或少喝水。

  總得來說只有科學的補充水份,才能更好的促進身體健康,因此對於現實生活中的任何來說日常不要喝過多的水,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需要來說選擇自己需要的水份,這樣才能讓水真正的成為生命之源,才能更好的促進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