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眼是如何形成的

  現如今,近視已經不再是罕見,學校、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太高,知識更新的又快,給孩子帶來了不合理、額外的負擔,導致近視的機率變高,已經成為一個有待解決的社會問題。?小編在此整理了近視眼形成原因的資料,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近視眼形成原因

  1.眼部因素。眼部因素主要指一些眼部疾病所引發的近視。比如先天性白內障、上瞼下垂、角膜病變、晶體後纖維增生、視神經病變等,就可誘發近視眼。

  2.遺傳因素。高度近視和遺傳有關,多數調查資料的結論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因此父代與子代可以不同時出現近視。

  3.環境因素。環境因素主要是近距離作業和不良的作業環境,環境條件是決定近視眼形成的客觀因素。比如長期在近距離閱讀或近距離工作影響下,就易產生近視。

  3.地區差異及社會經濟因素。這和其生活水平、居住環境及飲食營養均有關。比如農村學生看電視和用計算機的時間比較少,因而近視眼發生率較城鎮學生為低。

  5.發育因素:嬰兒因眼球較小,故均系遠視,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眼軸也逐漸加長,至青春期方發育正常。如發育過度,則形成近視,此種近視稱為單純性近視,多在學齡期開始。一般都低於6.00D。至20歲左右即停止發展。如幼年時進展很快,至15~20歲時進展更速,以後即減慢,這類近視常高於6.00D,可到20D~25D或30D。這種近視稱為高度近視或進行性近視或病理性近視。此種近視到晚年可發和退行性變,因此視力可逐漸減退,配鏡不能矯正視力。很少在出生時就有近視眼,但有極少數為先天性的。

  預防近視注意事項

  一、社會的預防:

  當今社會,學校、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太高,知識的更新又很快,所以給學生增加了許多不合理的、額外的負擔,從而導致了近視的機率增高,這是一個極待解決的社會問題。所以首先需要社會的支援,使孩子在眼球發育過程中相對解脫一點,輕鬆一點。

  二、學校的預防:

  首先是學校的環境設施:教室要寬敞明亮,燈光分佈要科學合理,桌椅高度要適宜,書本紙張不應有反光等;其次,學校的用眼教育:定期開展視力檢查,加強用眼衛生的教育、宣傳,督促學生認真做眼保健操;最後,減少作業量,另外應定期更換座位,左中右輪轉。

  三、家庭的預防:

  ***1***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尤其是燈光照明,以8-15瓦日光燈或25-40瓦燈泡為宜。

  ***2***培養正確的用眼習慣:看書坐姿端正,眼睛離書本約1尺,看書時間以1小時左右應休息15分鐘為宜,避免趴著、躺著看書,看電視時間不宜過長,眼睛離螢幕距離是電視螢幕對角線的5倍為宜。

  ***3***提供全面的營養:孩子的食品,既要有富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蔬菜水果,又要有一定量的糖、蛋白質、脂肪,如肉、蛋、奶等,因為眼睛的健康來源於全身的健康。

  四、自身的預防:

  孩子自身要有預防近視的觀念,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做到勞逸結合,遠近兼顧;自覺做眼保健操,消除眼肌部分疲勞;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偏食,不挑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