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物理退燒有哪些方法

  我們去門診的時候你會發現許多發燒的嬰兒,甚至有些是反覆發燒。那麼你知道為什麼新生兒容易發燒呢?我們又如何幫助新生兒降溫呢?今天小編和你一起來看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要怎麼辦呢?

  新生兒容易發熱的原因

  1.體溫調節能力差

  測體溫前要先把體溫表裡的水銀柱刻度甩到35℃以下。測腋下體溫前應擦去寶寶腋窩的汗,然後將體溫表水銀端放在腋窩深處,儘量緊貼面板,家長將寶寶的胳膊扶好,5分鐘後取出讀數。新生兒面板脂肪薄,體表面積大,對產熱和散熱調節能力差,體溫易受周圍環境影響,易引起新生兒發熱。

  2.面板脂肪少

  嬰幼兒時期由於中樞神經系統體溫調節功能比較差,體表面積相對大,面板脂肪少,產熱和散熱容易發生不平衡,所以新生兒的體溫容易波動。一般來說,小兒體溫升高較成人明顯,體溫波動範圍較成人也更大。小兒正常體表體溫在36~37度之間,如孩子的核心體溫達到或高於37.5時,就要想到寶寶是否發燒了。

  物理降溫的方法

  1.少穿少捂

  少穿衣服、少蓋被子,讓寶寶自然散熱。

  2.退熱貼

  一般適合學齡前兒童使用。寶寶發熱時,可以在其額頭或者大血管走行部位貼一張,可以通過水汽化吸熱的物理變化達到降低體溫的效果。

  3.溫水浴

  溫水浴適合於高熱患兒的降溫。方法是用略高於寶寶體溫的熱水泡澡,多擦拭寶寶的全身面板。在頸部、腋窩、肘部、腹股溝、膕窩等血管豐富的部位擦拭時間可稍長一些,以助散熱。

  4.溫溼敷

  這種方法也是通過使血管擴張、面板裸露、表皮水分蒸發,來增加體表面板散熱的機會,從而達到降溫退燒的目的。具體方法就是就是用溫水毛巾擦拭全身,將毛巾浸泡在溫水中片刻,水溫控制在32℃ ~34℃之間,然後將毛巾撈出,擰至半乾,擦拭寶寶全身,特別是褶皺多的地方,比如頸部、腋窩下

  5.泡腳

  控制水溫不要燙到孩子,泡15-20分鐘以上,讓寶寶出汗降溫。

  怎樣預防嬰兒感冒

  1.講衛生,避免發病誘因。環境汙染和被動吸菸等,都是上呼吸道感染的誘因,應注意防範。

  2.不要給寶寶穿太多衣服。判斷寶寶衣服穿多了還是少了,不能以寶寶手腳的冷熱來決定,這是因為寶寶手腳的血液比其他臟器相對較少,一般來說寶寶手腳溫熱無汗說明衣服合適。

  3.避免交叉感染。少帶寶寶去人多擁擠的場所,回家後要洗手。

  4.增加寶寶室外活動的時間和次數。多帶寶寶出去晒太陽,呼吸新鮮空氣,增強寶寶抗病能力。

  5.保持通風。密閉的空氣,會降低寶寶的抵抗力。

  6.多喝水。可以加強身體的新陳代謝,對身體有益,因此在感冒流行時,讓寶寶多喝水,可以有預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