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迷你白菜

  小型的大白菜一般都被我們稱為“迷你白菜”。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種植迷你白菜的方法。

  迷你白菜的種植方法

  選用優良品種

  可選用貝蒂,該品種植株長勢強健,全生育期60~65天,株高30釐米左右,開展度35釐米,外葉綠色,葉球合抱,筒型,內葉黃色,葉球長20釐米,直徑12釐米,單株淨菜質量1千克左右,口感柔嫩、品質好,抗病性強,耐抽薹,適應性好,可以在保護地設施內週年種植。

  適期播種

  北京地區迷你白菜在8月18~22日直播,粘土和壤土採用小高畦栽培方式,砂壤土採用平畦栽培方式。將土壤耕翻整平後,按60~70釐米的間距做畦,每畦種2行,平均行距30~35釐米,株距20~25釐米,要做到地平、畦平、壟直、土壤細碎。每畝種植7000株左右。採用開穴或開溝點種的播種方式,每穴2~3粒種子,覆土厚度0.5~1.0釐米,每畝用種量100克。也可採取育苗移栽的種植方式,8月16~18日育苗,9月上旬幼苗2~3片真葉時定植。

  清潔田園

  儘量選擇上一年與前茬均不是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塊,在前茬收穫後及時將殘株、爛葉和雜草清理乾淨,運出地外集中進行高溫堆肥等無害化處理。

  施足有機肥

  每畝基肥施細碎的充分腐熟有機肥4000千克 或商品有機肥2000千克,其中2/3在耕地前施入,其餘1/3在做畦時施入,肥料與土壤摻勻,使植株幼苗期能及時獲得養分供應。

  迷你白菜的田間管理

  結球期管理

  結球期是植株質量增加最快的時期,吸水肥量最大,結合需肥特點,應氮磷鉀肥料配合施用,可在蹲苗結束後每畝穴施***或溝施***充分細碎的腐熟優質有機肥500千克,有條件的每畝施用麻渣或豆餅100千克效果更好,也可在結球初期和中期每畝隨水追施45%三元衝施肥***氮、磷、鉀含量各15%***10千克。經常保持土壤溼潤狀態。一般隔5~7天澆水1次,要求水量均勻,防止大水漫灌。在收穫前7~10天停止灌水。

  及時澆水

  發芽期和幼苗期,播種後要防止土壤乾燥和板結,創造良好的發芽環境和促進幼苗出土,遇高溫天氣時及時順溝澆小水,以降低地溫促進植株生長,預防病毒病的發生。

  中耕鬆土

  苗期中耕鬆土2~3次,防止土壤板結,尤其是定苗後,鬆土深度5~6釐米,結合控水蹲苗10天左右,以促進根系生長。未封壟前仍要堅持中耕除草,宜在晴天葉片較柔軟時進行,以免損傷葉片。要掌握“深鋤溝,淺鋤背”的原則。

  間苗、補苗

  幼苗在拉十字時及時間苗,拔除弱小擁擠的幼苗,並及早補齊缺苗斷壟,在6~8片葉時定苗。間苗和定苗宜在晴天時進行,補苗宜在傍晚進行,栽後及時澆水以促進緩苗。

  迷你白痴的病蟲害防治

  由於播種期偏晚,避開了高溫多雨的季節,迷你白菜很少感染病害。遇到害蟲為害時優先選擇懸掛黃板等物理方法和生物農藥進行防治。

  霜黴病

  9月是霜黴病發生高峰期,要適量澆水,不要一次澆水過多。發生初期選擇生物農藥2%武夷菌素500倍液噴霧防治。

  甘藍夜蛾等鱗翅目害蟲

  在夜間或清晨露水未乾時用生物農藥5%天然除蟲菊素乳油1000倍液或25%滅幼脲懸浮劑600倍液噴霧防治。

  迷你白菜的特點

  與普通大白菜相比,迷你白菜具有以下特點:

  ① 株型小巧,方便市民購買、搬運,而且一顆菜三口之家可一頓吃完,避免半顆菜放置後養分和水分流失。

  ② 成熟期早,可以推遲15天左右播種,避開高溫、多雨季節,不但有利於整地、施肥等操作,而且可減輕病害的發生,因此生長期間可不施或少施農藥,保證產品的安全。

  ③ 品質好,心葉淡黃色,口感柔嫩、風味濃,能達到“開鍋爛”的效果。

  ④ 適宜採摘,由於個頭較小,可以吸引市民到地頭自己砍菜,增加市民的生活樂趣。

  ⑤ 可以採用有機栽培方式生產高檔產品,以禮品菜形式出售給中高收入的人群,提高菜農經濟效益。

  迷你白菜與娃娃菜在品種型別、種植方法和整修方式等方面均有不同:

  ① 口感,迷你白菜口感比娃娃菜更為柔嫩。

  ② 種植方式,娃娃菜以高海拔地區露地種植最為適宜,迷你白菜以平原地區露地秋播為主,冬季上市。

  ③ 採收整修方法,娃娃菜要剝去較多外葉後包裝上市,而迷你白菜只需剝去少量外葉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