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耳生長對環境的要求

 銀耳的種植環境是怎樣的?你知道銀耳對於環境有什麼要求嗎?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銀耳種植環境的要求,希望對你有幫助。

  銀耳種植環境的要求

  銀耳對溼度的要求

  水是銀耳生命活動的首要條件,銀耳對水的要求二適一多。即孢子在適溼的條件下***相對溼度70%~80%***萌發成菌絲,菌絲亦在適溼的條件下定植,蔓延生長。並在一定的發育階段分化和產生子實體原基。

  子實體在多溼環境***相對溼度在80%~90%***迅速發育,展出肥美飽嫩、玉骨冰肌的耳片。在過溼條件下不易萌發成菌絲,而是以芽殖形式出現。

  在適溼的條件下菌絲才能定植,生長旺盛。菌絲粗短成束,子實體分化正常。在過溼的環境中,菌絲生長柔弱纖細稀疏,子實體分化不良或膠化成團。因而要根據銀耳生長各階段對溼度的不同要求,給以適當的水分。

  銀耳對溫度的要求

  溫度是銀耳生命活動強度和生長髮育速度的重要因素,銀耳屬中溫性真菌,菌絲***包括銀耳芽袍和香灰菌絲***在 16℃~30℃內均能生長,其中20℃~28℃生長正常,23℃~25℃生長最好,低於20℃或高於28℃菌絲纖弱。子實體分化的溫度在16℃~28℃之間,低於16℃生長遲緩,高於28℃分化不良,最理想的溫度應是22℃~25℃。 銀耳抗寒力很強,孢子在0℃2小時,不會失去發芽力。

  銀耳對空氣***氧氣***的要求

  銀耳是一種好氣性真菌。菌絲萌發對氧氣的需要,隨著菌絲量的增加而增加。子實體的分化對氧的需要也應掌握,耳大氧多,耳小氧少。在適溫多溼的環境中,氧氣充足,子實體分化迅速,在缺氧的情況下,菌絲生長緩慢,子實體分化遲緩,所以在栽培過程中,必須適當通風換氣。

  銀耳對光照的要求

  強烈的直射光;不利銀耳菌絲萌發及子實體分化。散射光能促進孢子的萌發和子實體的分化。不同的光照對銀耳子實體的色澤有明顯關係,暗光耳黃子實體分化遲緩,適當的散射光,耳白質優。

  銀耳對酸鹼度***PH值***的要求

  銀耳是弱酸性真菌,PH值應在5.2~5.8之間,過酸或過鹼對銀耳都有一定的影響。 以上各因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須加強管理。想方設法滿足銀耳生長要求,從而達到高產、優質。

  銀耳種植方法

  1.段木準備

  由於各種樹種所含的養分多寡及木材的理化性質能否符合嬰兒的要求都有不同。所以,銀耳的出耳率。產量,質量也有較大的差別。

  此外,由於各地的自然條件和氣候條件不同,樹木的種類和數量也不同,因此,在銀耳栽培之前,必須對本地區的耳樹資源進行詳細的考察。

  優良的耳樹應具備三個條件:

  ***1*** 邊材發達,心材小,材質疏鬆,直接是在5-10釐米,樹齡在3-5年的速生闊也樹

  ***2*** 樹皮厚度適中,栽培前期不易脫落。

  ***3*** 不易滋生雜菌。

  可以用來栽培銀耳的樹種其實很多:楓樹、烏柏、柳樹、桃樹、蘋果樹、法國梧桐、相思樹、楊樹等。

  另外凡是含有松脂醚、醇等殺菌物質以及含有芳香位置的鬆、杉、柏、樟等樹種均不適合栽培銀耳。

  耳樹的適宜砍伐期是落葉到新芽抽出之前。這期間,樹木正式進入冬季休眠期,營養積累豐富,樹皮和木質部結婚精密,尤其是在耳樹發芽前15天左右,樹液開始流動,可溶性糖含量高,此時砍伐最為適宜。

  耳樹砍伐後,隨即鋸成1米左右長的段木,對方在通風乾燥的場所,防止水分散發和染菌。

  2.適市接種

  段木的接種應該是在15度以上進行較好,春季接種一般是在三月到四月之間:秋季以10月到11月上旬較好。

  段木在接種前要進行一些處理。首先要檢查段木的含水量。然後要進行滅菌處理,將段木排在地上進行“日光浴”,利用太陽光殺死段木表面的雜菌。也可以用石灰水或者是硫酸銅塗在段木兩端的橫截面上。

  接種時,先用皮帶衝、電鑽或者是手搖鑽在段木上打接種的穴。

  打好穴後,從瓶子裡面夾出菌種,每個孔穴放一個然後用小鐵錘輕輕打實。

  3.上堆發菌

  為了促使菌種能夠早一點的發育,保持好的保溫,保溼環境中進行管理,一般採用的就是上堆發菌的形式。

  上堆發菌,要選擇避風向陽,排水方便,清潔衛生的場所將段木按照井字形有規則的排列上堆,著地四角要墊上10-15釐米的磚塊,堆高1.5釐米左右,堆好後用塑料薄膜把整個堆自上到下密封好,薄膜上再覆蓋草簾或者樹枝。最後用繩子將覆蓋物固定綁好。

  上堆後要觀察溫度的變化情況,堆內的溫度要保持在24-27度為宜。通常薄膜內壁掛滿水珠,表明適度溫和。

  菌種在適宜的生長條件下,接種後的三到五天就可以看到白色羽毛狀的菌絲恢復繩子並植入木材,這就是是羽毛香灰菌絲成活的標識。

  4.翻堆勻菌

  由於堆內上下、裡外不同位置的小氣候條件不同,段木間的發菌情況也不同,為了促使發菌平衡,繩子一致,需要進行翻堆,。

  第一次翻堆和在上堆後的7-10天進行,然後每隔七天翻一次,臨行出耳時,每到3-4天翻一次。整個發菌的時間是45-50天,共翻堆6-7次。翻堆時要隨時調整溫度。

  5.排場出耳

  段木中的菌絲髮育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就要轉入到生殖生長,銀耳的原基開始在穴內分化形成,這是就要將段木移植出出耳場地,進行排場出耳。

  排場出耳的有多重形式,如室內、坑道、樹萌、蔭棚、防空洞等,常用的有坑道和室內兩種形式。

  坑道培育:坑道培育應挖在背鳳向陽,排水方便,通風遮陰的地方,其規格為甚2-3米,坑底2米,坑長度因地制宜。坑下挖一條排水溝,坑上搭蔭棚放風雨。

  室內培育:就是講段木放到通風透氣、保溫保溼、清潔紋身的房屋內的培育出耳。排放形式,可以豎立於四壁,也可以橫隔與架子上。室內培育的優點是省工省時,便於管理,缺點是不易保溫保溼。

  6.管理增耳

  出耳階段,要抓好溫度、溼度、空氣等方便的管理。如果天氣悶熱,要做好降溫的工作。耳目上發現雜菌,可移到場外,用5%石灰水沖洗後,在陽光下晒乾後再搬回遠處,如果發現了有爛耳,應該及時的挖除。每批銀耳菜完後,要停止噴水5-7天,使菌絲恢復元氣,再生長下一批子實體。

  銀耳的主要產地

  人工種植的有--福建省古田縣,其中古田縣的產量佔到全國的95%,還有四川的通江。

  野生銀耳產地有-- 貴州、四川、福建、湖北、陝西、安徽、浙江等省的山區。

  以往銀耳的生產,大多處於原始的半野生狀態,靠天然孢子接種,產量不高。隨著銀耳純菌種的分離和人工接種的成功,銀耳栽培事業迅速發展,栽培工藝也不斷革新,特別是瓶栽和塑料袋栽培方法的普遍推廣之後,栽培範圍不斷擴大,產量大幅度提高。目前人工栽培銀耳已遍及全國各地。

  種植銀耳對環境要求不高,主要是對溫度、溼度、空氣、光照及PH值有一定的要求,以下做詳細介紹供參考:


猜你感興趣:

1.銀耳如何種植

2.棗樹對生長環境有哪些要求

3.袋栽銀耳有什麼需要注意

4.銀耳怎麼種

5.冬季養生飲食知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