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雞如何飼養

  烏雞是我國著名的地方品種,肉質鮮美、營養豐富,但是烏雞的品種單一,生活力、抗病力都較差,成活率也不高,造成了飼養上的困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烏雞飼養方法,歡迎閱讀參考。

  烏雞飼養的管理方法一、育雛飼養管理

  0-6周齡的烏雞,要給溫保暖,1周內35℃,每週降2℃~3℃,6周齡時23℃為宜。適宜密度1周齡~2周齡每平方米50只,3周齡~5周齡每平方米30只,6周齡~10周齡每平方米 20只。

  雛雞的飲食和飼料。雛雞進入育雛室後應先飲水,飲水2小時~3小時後再開食。第一次喂料,可用碎米、小米或顆粒料開食。當雛雞學會飲水、自動採食後,第二天應儘量讓雛雞吃上營養全面的全價配合飼料。育雛期飼料配方為:玉米60%、豆餅24%、麩皮5%、進口 魚粉6%、酵母粉2%、骨粉2.5%、食鹽0.4%、微量元素0.1%、多維素10克,每天喂6次~8次,3周後每天喂4次~6次。

  正常情況下,雛雞從第四天開始就應通風換氣,及時排出舍內氨氣和二氧化碳,還要創造安全的環境條件,使雛雞群不受驚擾。

  烏雞飼養的管理方法二、育成烏雞的飼養管理

  周齡~25周齡的烏雞轉入育成期,宜由籠養轉為地面平養。以利於加強運動和促進生長髮育,不留做種用的作為商品雞飼養,公母分開管理,平養以100只~150只為一小群。飼料配方:玉米64.5%、豆餅23%、麩皮4%、進口魚粉3%、骨粉2%、食鹽0.4%、酵母粉 3%、微量元素0.1%、多維素10克,每日3次。

  平養條件下飼養密度:18周齡的每平方米10只,18周齡後每平方米7只。還應定期稱重,低於標準的加大喂料量或飼餵次數,反之減少。

  養殖烏雞的四個要點

  一、衛生防疫。雞舍內外要用20%的火鹼水消毒,牆壁用10%的石灰水刷白。墊草要勤晒勤換。食槽、飲水器等每天要洗刷乾淨,每半個月要用1%~2%苛性鈉溶液消毒1次。清掃出的糞便和墊草要遠離雞舍深埋。

  二、藥物控制。雛雞孵出後的前兩週,每天在飼料中加萬分之四的痢特靈或4000單位的氯黴素控制副傷寒和白痢。15日齡後,每天喂萬分之一的痢特靈或按飼料量的千分之二喂5天磺胺二甲基嘧啶。然後停1天~2天再喂。45日齡後,要防治蛔蟲。另外,8日齡、25日齡、66日齡要接種雞新城疫苗。

  三、精心餵養。烏雞成活率的高低、育肥的快慢與管理好壞的關係很大。應及時將病雞隔離飼養。發現快慢不一,體質強弱不均的雞,要分群飼養。雞舍的溫度在幼雛階段要保持在攝氏30℃~32℃,以後可隨幼雛的生長,每週降溫1℃~2℃,最後保持在20℃左右,夜間室溫應比白天高2℃為宜。

  四、飼料配方。根據雞在不同生長時期對蛋白質的需要量供給全價飼料,比例是:玉米50%、高粱10%、魚粉12%、豆餅8%、肉粉8%、麥麩5%、葉粉 2%、礦物質磷和鈣1.5%、生長素適量。為了加快育肥,一般每晝夜喂3次,長期光照。這樣,一般90日齡的烏雞就可達到出售標準。

  以上內容就是詳細總結了養殖烏雞的四個要點,僅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