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根菇栽培技術

  長根菇有很好的降血壓及抗腫瘤的效果,還起可抑制黴菌的生長髮育。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栽培季節安排

  南方可採用春秋兩季栽培,春栽一般選擇在12月至1月份制菌袋,3~5月份出菇;秋季選擇在7月上旬制菌袋,9~1l月出菇。

  二、原料的配製

  參考配方:①雜木屑75%,麥敖***或米糠***15%,玉米粉6%,糖1%,磷酸二氫餌1%,過磷酸鈣1%,石膏粉1%;②玉米芯60%,稻草17%,敖皮***或米糠***20%,糖1%,過磷酸鈣1%,石膏粉1%;③棉子殼80%,麥款***或米糠***12%,玉米粉5%,糖1%,過磷酸鈣1%,石膏粉1%;④雜木屑60%,玉米;520%,款皮***或米糠***18%,糖1%,石膏粉1%;⑤棉子殼50%,木屑35%,米糠12%,石膏’1%,過磷酸鈣1%,糖1%。

  先將主料幹拌均勻,再和其他輔料混合,調節水分至60%~65%,並用石灰粉調節pH值至7.50

  三、裝袋滅菌

  菌袋多采用規格為17釐米X33釐米X0.05釐米,每袋裝乾料300~400克,料袋一般裝至袋高的2/3。裝袋當天要及時滅菌。滅菌溫度要求在4~6小時內上升到100°C,達到100°C後要保持10~12小時才完成滅菌。讓栽培袋在灶內炯1天或1夜,開啟進料門,使溫度自然降到60°C以下時出鍋,將栽培袋搬入事先用高髓酸伺加甲醒燻蒸好的接種室。

  四、接種及培菌

  接種過程要嚴格按照元菌操作規程進行,每袋菌種可接40個菌包。發菌室的溫度應控制在25~30°C,溼度不超過70%。要求通風,適當遮光。經過35天左右,菌絲可以長滿菌袋。還要繼續20~30天的培養,當菌絲顏色逐漸變深,可轉入出菇管理。

  五、覆土及出菇管理

  解開繩子並將袋口豎起,直接在袋面上覆2~3釐米厚的土層。在原基形成期間需要晝夜溫差在10°C以上。出菇溫度最好控

  制在26°C左右。覆土後空氣相對溫度保持在90%~95%。

  六、採收

  經過10~15天的生長,便形成原基並長出假根,不斷生長突出土面形成菇營。出土的菇營經過7~10天的生長,菌蓋開始平展但邊緣仍內卷,菌榴顏色為白色,此時約八分熟為採收適期,應及時採收。採收時抓住菌柄基部,輕輕拔起,併除去菌柄基部的泥土。長根菇一般可採收3~4潮菇,生物效率達80%左右。

  長根菇簡介

  長根菇別名:長根小奧德蘑、大毛草菌、長根金錢菌、露水雞 。隸屬擔子菌亞門、層菌綱、傘菌目、白蘑科、小奧德蘑屬。長根菇是食用菌中的上品,內質細嫩、柄脆可口,富含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成份,食用價值高。

  長根菇生長條件

  1.營養

  長根菇對營養要求不苛刻,可以在木屑、棉籽殼、玉米芯粉等多種原料上生

  長,以此為主料,加入適量麥麩即可滿足其營養需要。

  2.溫度

  菌絲生長適溫20~25℃,出菇適溫也在這一範圍,這是與多數食用菌不同的。

  3.溫度

  菌絲適宜的基質含水量65%~70%。出菇需要85%~95%的大氣相對溼度。

  4.光照和通風

  出菇期從100~300勒克斯光照為最適,二氧氣化碳濃度要控制在0.3%以下。

  5.酸鹼度***pH值***

  菌絲生長的基質pH值以5.5~7.2為好。

  6.覆土

  長根菇子實體形成不需要覆土,但是,覆土後子實體發生更多,生長更健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