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養殖技術

  我國每年的蜂蜜消費量很大,此外蜂王漿、花粉的消費市場也比較穩定,因而蜜蜂養殖也是一條致富途徑。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瞭解下吧。

  

  一、場地條件

  場地周圍2.5公里的半徑範圍內應具有充足的主要蜜源和輔助蜜粉源,而且主輔蜜粉源應搭配適宜;場地宜選擇在南向的近山坡地,陽光充足,背有高山為屏,上有自然遮蔭,夏季通南風,冬季阻北風,且土質肥沃,蜜源植物生長旺盛,花期長,水量充足,交通較便利。

  二、飼養

  1、補助飼養:即在蜜源缺乏時所進行的人工飼餵。其方法有:①補飼蜂蜜。可用蜂蜜加溫水二成稀釋***結晶蜂蜜,需稍加水煮溶***。稀釋後的蜂蜜,可採用灌脾的方法或者倒人框式飼養器內飼餵蜜蜂。②補飼糖漿。糖漿是以白糖加水五成,經加熱充分溶解後涼至微溫,最好在糖漿中加入0.1%的檸檬酸,以利於消化和吸收,此時不宜用紅糖。

  2、獎勵飼養: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產期所進行的人工飼餵。一般給少量60%蜜液或50%的糖漿,早春時隔日1次,以後消耗增加,可每天1次,時間從流蜜期前40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採人為止。每框蜂每次獎勵50~100克糖漿即可。

  3、飼餵花粉:目的是補充蛋白質飼料。在越冬後期及早春,補給前一年秋季儲存下來的花粉,也可用黃豆粉代替。飼餵方法如下:

  ***1***液喂。將花粉加糖漿10倍,煮沸,待涼後放人飼養器內飼餵。

  ***2***餅喂。將花粉或代用花粉加等量蜂蜜或糖漿,充分攪拌均勻,做成餅狀,外包塑料紙,兩端開口,置於框樑上供蜜蜂採食。此法遇寒流時,經常採用。

  4.飼餵水分及鹽類:①水分。一般每一蜂群每天需採水200~300毫升。在飼養器內盛水或在紗蓋上放溼毛巾,供自行採水。②鹽類。在糖漿中加入l%的食鹽即可。

  三、管理

  1、春季管理:①促進蜜蜂飛翔排洩。巢中央溫度提高到33~35℃,要有足夠的蜜粉源或獎勵飼養,及時開啟箱蓋和保溫物,使其出巢飛翔排洩。②蜂巢的保溫。排洩後即進入繁殖期,必須採取人工保溫。緊縮蜂巢,密叢集勢。多群同箱飼養,箱內、外保溫,北方直到4~5月份。

  2、流蜜期的管理:①初期調整和組織好採蜜群。②保持強群採蜜。控制蜂王產卵,可用隔王板將蜂王限制在巢箱的一區或巢箱中。斷子取蜜,可在大流蜜期前5天,從採蜜群中提出蜂王和1~2張脾蜂另組小群,第二天給採蜜群誘人一個成熟王臺,可大大提高產蜜量。注意小群管理。對於那些不能採蜜的弱群,應創造條件,促使群勢迅速發展。在適當採蜜的前提下,要抓好繁殖,以便補充群勢。

  3、秋季管理:①培育新王,更換老劣王。②培育適齡的越冬蜂。適齡越冬蜂係指在越冬前羽化出房,僅進行過二三次排洩飛翔,沒有做過哺育和採集工作,未分泌過王漿的幼蜂。為了使越冬蜂能安全越冬,必須控制流蜜期以後出生的幼蜂出生,以保譚蜂群的群勢。控制的方法是在流蜜期肋一定時候迫使蜂王停止產卵。③適時早斷子。在培育越冬蜂的後期,先採取蜜粉壓脾,用蜂蜜澆2~3次,這樣蜂王就會停產,同時將蜂群搬到陰冷的地方,將蜂路擴大1倍,並從蜂巢中提出花粉脾,撤出保溫物,即可提早斷子。

  4、冬季管理:①調節巢門。巢門高6~7毫米,寬60~70毫米為宜。②防蜂蜜結晶。加強保溫,或由巢門向箱內塞一些溼棉花球,以減少通風。③北方室內越冬。應在水結冰,大地未積雪之前人室,人室時,蜂箱在室內應離牆20釐米,第一層離地40釐米。室溫保持在0~2℃,溼度保持在75~80%之間。

  此外,還要做好蜂群治蟎工作。蜂蟎是蜜蜂最主要的病蟲害,嚴重危害蜂群,影響生產。

  防治蟎害有效的措施有兩個:

  ***1***大蜂蟎的滅除。在越冬斷子時用殺蟎藥水噴治大蜂蟎,與喂越冬飼料同期進行。噴灑藥水前須得用糖水餵飽蜜蜂,這樣蜜蜂容易中毒,同時藥水濃度不宜過高。最好多噴幾下,被藥水噴到的蜂蟎必死無疑。

  ***2***小蜂蟎的滅除。小蜂蟎的繁殖速度比大蜂蟎快,小蜂蟎剛發現時很易治療。可以把少量昇華硫放在框樑上,蜜蜂爬過框樑時身上的絨毛和足都粘上了昇華硫,並會攜帶到各個巢房房眼。昇華硫揮發快,對小蜂蟎殺傷效果很好。如果小蜂蟎危害很嚴重,就要用昇華硫刷封蓋子脾和大幼蟲。

  蜂蜜的功效

  1、蜂蜜能改進血液的成分,推進心腦和血管功用,因而常常服用對於心血管患者很有好處

  2、蜂蜜對肝臟有維護效果,能推進肝細胞再生,對脂肪肝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3、食用蜂蜜能迅速彌補膂力,消除疲憊,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4、蜂蜜還有滅菌的效果,常常食用蜂蜜,不僅對牙齒無影響,還能在口腔內起到滅菌消毒的效果

  5、蜂蜜能醫治中度的肌膚損傷,特別是燙傷,將蜂蜜作為肌膚創傷敷料時,細菌無法成長

  6、失眠的人在每天睡覺前口服1湯匙蜂蜜***加入1杯溫開水內***,能夠加快進入夢鄉速度

  7、蜂蜜還能夠潤腸通便***只要是天然老練的真實蜂蜜都有潤腸通便的效果***


  看過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