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和尚詩人寒山是誰

  寒山和尚是唐代著名的詩人,多次投考不第,後出家,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寒山和尚簡介

  “寒山和尚”指的就是歷史人物寒山子,據相關資料中瞭解到,他是唐安人。曾經多次參加考試結果都不如意,於是被迫出了家當了和尚,所以才會有“寒山和尚”的稱號。

  縱觀眾多的歷史文獻資料,其中關於關於他的資料少之又少。關於他的姓氏也無從得知,只知道他當時出家後就隱居在天台山的一個寒巖澗洞裡,所以就以“寒山”為名,又稱寒山子。在後世的資料中,我們得知他還是一位富有神話色彩的詩人。據說在他所居住的天台山寒巖澗洞裡,後人們整理出他曾經塗寫在隱居的寒巖洞壁上的詩句就有三百多首。

  面對這位具有神祕色彩的唐代詩人,雖然曾經受到世人的冷落,但是隨著二十世紀的到來,關於他的詩卻越來越多地被世人接受並廣泛流傳。令人不曾想到的就是,他的詩還流傳到了日本等地,並且深受好評。寒山作為中國在唐代時期中少有的白話詩人之一,據說在1905年的時候,寒山的詩就在日本出版,並且有多位學者對他的詩詞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在宋朝期間,他還被佛家公認為是文殊菩薩的轉世。從元代開始,他的詩就開始流向朝鮮和日本等地。明朝時還將他的詩篇收錄在《全唐詩》中,也是在這個時候他的詩被正統文化所認可和接受。甚至後來雍正帝還將他與拾得封為“和合二聖”,成為了百姓們禮拜的愛神。就是這樣一個傳奇的人物,卻沒能留下真實姓名令人遺憾,

  寒山問拾得的故事

  “寒山問拾得”講述的就是關於寒山和拾得這兩個人物之間的故事。據傳說寒山和拾得原來是佛界的兩位羅漢,後來便在凡間化身成為了兩位苦行僧。在有一天,寒山遭受到他人的侮辱,很是氣憤。所以才會有“寒山問拾得”的故事。

  在“寒山問拾得”的這個故事內容中主要就是大家展現了兩個主人公之間的深厚友情。雖然故事內容是以對話的形式展現,但是依然能夠感覺的出倆人之間的深厚友情。在故事中,寒山遭受到他人的欺負,但又打不過他人,於是跑過來向拾得訴苦。他對拾得說:“如果有一天有人欺負我、辱罵我、恥笑我,我應該怎麼做呢?”他的好友拾得則對他說:“那你不妨忍著他、讓著他、不去理睬他,相信再過幾年,他人就會對你有所改變。”於是在此之後,寒山就按照拾得所說話來對待欺負他人。

  關於“寒山問拾得”的故事中的主人公寒山來說,實際上他並不是傳說中佛界的羅漢,而是唐代長安人。他曾多次參加考試,但每次的結果都不理想,所以之後被迫出家。而對於另一個主人公拾得,他是唐代時期天台山中國清寺的一名隱僧。關於他的身世,原來是被遺棄在荒郊野路上的棄嬰。他與寒山的相遇,正是在寒山飢困潦倒的時候。那時的寒山經常去國清寺閒逛,拾得見他飢餓,便用廚房剩菜冷齋施捨於他,從這以後,他們倆人就結下深厚友情,常作詩吟賦,也算逍遙自在。而“寒山問拾得”的這個故事也就是在他們成為知己好友的情況下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