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胃痛的食療方

  胃痛常常在工作時間不期而至,很多人想問哪些食療方能治療胃痛。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希望大家喜歡!

  

  1、 銀耳紅棗粥

  銀耳20克,紅棗10克,糯米150克。按常法煮粥。適用於脾胃虛弱導致的胃痛患者。

  2、 蓮子粥

  蓮子30克,大米100克。按常法煮粥,每天使用,連續服1個月。適用於脾胃虛弱者食用。

  3、三仙炆排骨

  材料及製法:麥芽、山楂、萊服子及陳皮各10克,煮成湯汁後,加入蘿蔔及排骨炆熟。

  適合:食飽後胃脹胃痛,噯氣夾有食物味道及大便味臭者

  4、健脾和胃湯

  材料及製法:黨蔘15克、茯苓15克、陳皮、砂仁及白蔻仁各6克,加適量豬肉及青紅蘿蔔煮湯。

  適合:胃部脹痛、胃口減少及大便稀爛者。

  5、蓴菜羹

  蒓菜250克,冬筍25克,香菇20克,榨菜絲15克,將蓴菜洗淨切段;冬筍、香菇、榨菜分別切絲;鍋中放入鮮湯,燒沸加入冬筍絲、香菇絲、榨菜絲,同煮至沸,再加入蓴菜,湯沸後加鹽,出鍋後淋上麻油即成。此羹鮮美清淡,具有止嘔止痢、消除解毒的功效,可用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痛、嘔吐、高血壓等病症的輔助食療。

  6、雙魚湯

  做法:花膠100克,鮮魚腥草100克。花膠用水泡半天,切成細絲,加入1500毫升水,旺火燒開後,改小火熬煮約50分鐘,再加鮮魚腥草滾10分鐘即可,調味後食花膠飲燙。

  專家點評:清胃生肌止痛。

  適用人群:胃熱患者,即經常感覺胃裡有灼燒感,及因熱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7、土豆粥

  新鮮土豆250克***不去皮*** 蜂蜜適量

  將土豆切碎,用水煮至土豆成粥狀即可。服用時加蜂蜜,每日清晨空腹食用,連服半月。

  適合人群:緩急止痛。適用於胃脘隱痛不適者。

  8、香蘇茶

  材料及製法:蘇葉、陳皮、麥芽及制香附各6克,加入茶葉沖泡飲用。

  適合:胃痛隨著情緒或壓力起伏而發作,胃脹痛可連及兩側肋骨者三***姜棗蜜

  材料及製法:生薑4片、大棗4枚,加入1匙麥芽糖,以滾開水沏泡,趁熱飲服。

  適合:部綿綿作痛,飲冷水或受冷後胃痛加重,熱敷可緩解胃痛。

  治療胃痛的食物

  1、生薑

  生薑是藥用價值很高的食物,可緩解胃部不適,防治反胃和嘔吐。除此之外,生薑還能促進血液迴圈,緩解由於受寒造成的胃痛,也就是胃部冷痛的症狀。如果本人屬於胃虛寒,容易脹氣拉肚子,含些薑片喝碗姜水確實有改善作用。但如果本人為熱體,容易上火有口氣,就不建議再吃薑刺激了。

  2、牛奶

  牛奶也是鹼性,對於中和胃酸,緩解胃痛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早上空腹喝牛奶對胃不僅沒有好處,還會傷害到胃。胃痛者喝牛奶不能空腹喝,需跟固體食物一同吃進肚子。跟固體食物一同進食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消化時間,讓牛奶在胃部停留時間延長,以達到中和胃酸,停止胃痛的效果。

  3、白開水

  白開水,雖然不起眼,但是其對於沖淡胃酸,緩解胃痛確實有很好地效果。胃寒的人常常是因為受了冷的食物的刺激而發作的,這個時候喝點熱水,或是用熱水袋敷一會兒胃部,效果也是比較明顯的。

  4、加蘇打的大米粥

  喝粥確實很養胃,但是大米是酸性的,在煮粥的時候要加一些蘇打,這樣煮出來的不僅會使米粒軟化,利於消化,還可以很好地緩解胃痛。熬粥的溫度要超過60℃,這個溫度會產生一種糊化作用,軟嫩熱騰的稀飯***即化,下肚後非常容易消化,很適合腸胃不適的人食用。

  5、肉桂

  中醫認為,桂皮味辛甘,性大熱,歸腎、心、脾、肝經。具有補腎助陽,引火歸原,散寒止痛,溫通經脈之功效。對於因為脾胃虛寒出現的胃脘冷痛、腹痛腹瀉,桂皮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西方營養學認為,肉桂油還有鎮靜、鎮痛、抗驚厥作用,肉桂還能對阿司匹林引起的胃潰瘍有保護作用。

  6、花生

  這是一種養胃的食物,可以很好的修復胃的粘膜,花生食用量應保持在一個低水平,以免過量攝入熱量。而且,花生最好是生吃,飯前吃個4到6粒為好,吃多了反倒會反胃。

  7、南瓜

  南瓜含大量果膠,可保護胃壁,減少潰瘍。南瓜皮不好消化,消化不良的患者食用時最好去皮。它烹飪簡單,蒸食、煮粥或煲湯皆宜。比如,小米南瓜粥,取小米100克用水浸泡20分鐘,南瓜300克去皮切塊,小米煮30分鐘後加入南瓜,攪拌均勻後繼續煮15分鐘即可。

  8、麵條

  胃痛的人應該食用麵條,麵條可以緩解胃痛的感覺。最養胃的麵條湯是清湯的。具體做法很簡單,首先是往鍋裡面添水。把水燒開之後放點蔥和姜到鍋裡,同時把麵條***最好是手擀麵***放進鍋裡。大約煮一兩分鐘,水重新開鍋兩次就可以了。開鍋之後往鍋裡放點鹽,千萬不要太鹹。

  緩解胃疼的妙招

  1、精神勝利法

  胃痛發作時一定要穩住。努力忍住疼痛,鎮定地坐在椅子上,然後緩慢地調息,慢慢把氣吸到不能再吸,然後再慢慢吐氣,如此反覆10到20分鐘左右,疼痛就減輕或停止。

  2、放鬆腹部

  胃痛的時候,儘量把皮帶鬆開,這樣可以保障胃氣流通順暢,讓腹部舒服一點。經常胃痛的人,平常儘量穿舒適寬鬆的衣服,以避免腹部受壓。

  3、吃點東西

  胃痛常常是因為飢餓產生的,這個時候如果有軟質食物的話,吃一點,比如麵包、餅乾等是很管用的,但不要喝牛奶,也不要吃硬的東西。平時可以買些蘇打餅乾放在辦公桌裡,以備不時之需。

  4、給點溫暖

  胃寒的人常常是因為受了冷的食物的刺激而發作的,這個時候喝點熱水,或是用熱水袋敷一會兒胃部,效果也是比較明顯的。

  5、穴位療法

  揉內關:內關穴位於手腕正中,距離腕橫紋約三橫指***三個手指併攏的寬度***處,在兩筋之間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轉圈36次,兩手交替進行,疼痛發作時可增至200次。

  點按足三裡:足三裡穴位於膝蓋邊際下三寸***相當於四個手指併攏的寬度***,在脛骨和腓骨之間。以兩手拇指端部點按足三裡穴,平時36次,痛時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揉按腹部:兩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臍為中心揉按腹部畫太極圖,順時針36圈,逆時針36圈;此法可止痛消脹,增進食慾。

  6、運動療法

  跪姿前傾:雙膝跪地,從膝蓋到腳趾都要接觸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雙手自然下垂。緩慢坐下,直到體重完全壓在腳踝上,雙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該姿勢約30秒,放鬆後再將上半身向前傾。重複做3~5次。該動作有助於消除脹氣、胃腸綜合徵***如胃腸痙攣、腹瀉等***,還可強化大腿肌肉。

  伏地挺身:俯臥***趴在床或地板上***,全身放鬆,前額觸碰地面,雙腿伸直,雙手彎曲與肩平放,手肘靠近身體,掌心向下。雙手支撐,抬起頭、胸部,雙腿仍接觸地面,直到感覺胸腹完全展開。保持該姿勢約10秒鐘。重複做3~5次。這能消除脹氣、解除便祕、鍛鍊背肌,對脊椎矯正有一定的幫助。

  站立彎膝: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雙手輕放膝上,身體微向前彎。深吸一口氣,吐氣時緩慢收縮腹部肌肉,讓腹部肌肉呈凹陷狀,但不要勉強用力,否則會感到不舒服。保持該姿勢5~20秒,不要憋氣,然後順勢將肺部氣體排出,放鬆肌肉。重複4~7次。這個動作對緩解消化不良與便祕很有幫助。

  7、藥物治療效

  值得提醒的是藥物的選擇非常重要,要根據自己的情況,或遵醫囑用藥,以免自己調整用藥產生不良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