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瀉有哪些食療方法

  秋冬時節。秋季腹瀉多發,食療是治療的最好方法,?以下是小編給你整理秋季腹瀉的相關食療方法。

  秋季腹瀉的食療方法

  1、稀釋牛奶

  牛奶用米湯稀釋後,與胃酸相遇可形成柔軟而疏鬆的酪蛋白凝塊,易於消化。稀釋後脂肪含量亦減少。加入米湯後使奶汁中含有三種糖,即牛奶中的乳糖,外加蔗糖和米湯中的澱粉,減輕了每一種糖的發酵性。

  2、石榴皮湯

  石榴皮所含根皮鹼對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結核桿菌、綠膿桿菌及各種面板真菌均有抑制作用。石榴皮有明顯的抑菌和收斂功能,能使腸黏膜收斂,分泌物減少,所以能有效地治療腹瀉、痢疾等症。秋季小兒腹瀉多,有醫生用石榴皮湯治療不伴有脫水或僅有輕度脫水的病兒,臨床效果很好。

  3、炒米麵

  取小米麵一碗,放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黃。食用時將適量炒米麵加開水調成糊狀,用紅糖調味,稍涼後服下,每日2~3次。炒米麵具有吸附腸腔內腐敗物質的作用,故有去毒止瀉之功效。

  4、鮮馬齒莧粥

  鮮馬齒莧50g、粳米50g。將馬齒莧洗淨去根,切碎,與粳米同入砂鍋,加水800-1000ml煮成菜粥,早晚餐,溫熱頓服。治療熱瀉。

  5、白扁豆粥

  新鮮白扁豆100克或幹扁豆50克,與粳米100克同煮為粥,每日早晚溫熱食服。中醫指出:“扁豆粥專補脾胃。”此粥味道香美,對慢性腹瀉,食慾欠佳,消化不良的老年及兒童患者非常適合。注意煮粥時扁豆一定要燒至爛熟食用。

  6、焦山楂麥芽飲

  取山楂30克,炒麥芽30克,紅糖15克。先用小火將山楂及麥芽炒至略焦,離火,加少許酒攪拌,再置火爐上炒至幹,然後加200毫升水,煎煮15分鐘,去渣後加入紅糖再熬至沸,待溫後分幾次服用。

  7、陳年蘿蔔乾

  腹瀉感染康復期的人群常常會感到無胃口,這是一種身體自我保護的機制,可以到市場購買陳年蘿蔔乾煮水,有消食導滯的作用,可以緩解這一症狀。

  8、糯米固腸粥

  取糯米30克,山藥15克。先將糯米炒微黃,山藥研成細末,然後把二者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共煮成粥,熟後加胡椒麵少許,白糖適量調服,每天2次。具有健脾暖胃,溫中止瀉之功效,適用於小兒脾胃虛寒型腹瀉。

  9、番石榴葉

  腹瀉後可以選用10~15克番石榴葉來泡水喝,或煮水喝。番石榴葉是一種止瀉藥,對瀉痢腹痛,食積腹脹有很好的療效。番石榴葉比較清香,帶點甘甜,服用時可加入少量的糖,對藥性也不會產生影響。

  秋季腹瀉的治療方法

  1.和其他種類的腹瀉一樣,寶寶得了秋季腹瀉後,不能吃成人用的止瀉藥,這對寶寶來說非常危險。另外由於秋季腹瀉是輪狀病毒感染,服用抗生素不但沒有效果,而且還會擾亂腸道正常菌群的生長。

  2.秋季腹瀉通常的治療方法主要是調整飲食,只要沒有劇烈的嘔吐,寶寶大多不用禁食。對於已經新增輔食的寶寶,可暫緩增加新的食物,原來吃過的還可以繼續喂。腹瀉期間寶寶容易出現繼發性乳糖不耐受,使腹瀉時間延長,必要時需要暫時更換不含乳糖的嬰兒配方奶粉,腹瀉好轉後可以再恢復正常的配方奶和母乳餵養。對劇烈嘔吐的寶寶需要禁食4~6小時後開始逐漸增加餵食。

  3.預防脫水也是秋季腹瀉和其他各種腹瀉很重要的治療環節,要按少量多次的原則給寶寶增加飲水***主要是白開水***。當寶寶因為腹瀉次數多,出現脫水症狀,或已經被診斷為輕、中度脫水時,一般要給他用口服補液鹽,對於中度以上脫水或吐瀉嚴重的則需輸液。這些措施可以及時糾正脫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紊亂。

  4.秋季腹瀉治療方法還包括使用腸粘膜保護劑和微生態製劑。腸粘膜保護劑***如蒙脫石粉***能吸附病原,固定毒素,然後隨大便排出體外。同時,這種保護劑還能加強胃腸粘膜屏障功能,促進腸粘膜的修復。不過,如果你給寶寶服用,一定要嚴格按照產品說明,不要過量,否則容易導致便祕。如果寶寶還要同時服用其他藥物,則需要間隔一段時間後再服用。當你有任何不確定的地方,一定要向醫生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