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食品加工流程

  食品加工,是指直接以農、林、牧、漁業產品為原料進行的穀物磨製、飼料加工、植物油和製糖加工、屠宰及肉類加工、水產品加工,以及蔬菜、水果和堅果等食品的加工活動,是廣義農產品加工業的一種型別。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於,希望你們喜歡!

  

  ***1*** 各配份、烹調廚房根據下餐或次日預訂和客情預測提出加工成品數量要求。在全飯店所有廚房約定時間***如中午開餐後,下班前***提交加工廚房。

  ***2*** 加工廚房收集、分類彙總各配份廚房加工原料。按各類原料出淨率、脹法率,推算出原始原料***即市場可購買狀況原料***的數量,作為向倉庫申領或向採購部申購的依據。此申購總表必須經總廚稽核,以免過量進貨或進貨不足。待原料進入飯店之後,再經過加工廚房分類加工,繼而根據各配份、烹調廚房預訂,進行加工成品原料的分發。這樣可較好地控制各類原料的加工數量,並能及時週轉發貨,保證廚房生產的正常進行。

  食品加工的三個階段

  一、平穩緩慢的增長這個階段我國的食品工業處於“進口型“的狀態

  這個階段我國的食品工業發展比較緩慢,整個行業的勞動率比較低,技術生產水平嚴重依賴國外進口,而且對引進的技術吸收水平也很低。另一方面也受到國家發展政策的影響,重視重工業而輕視輕工業,對食品工業的發展不夠重視。

  二、食品工業的覺醒階段

  1978年,我國實行了改革開放,經濟呈現全面振興之勢。改革開放為食品工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為先進技術的引進提供了便利條件,但是由於食品工業有“久病積重難返”的困難,因而在開放之年沒有爆發出迅猛的發展勢頭。在兩年之後,食品行業的技術引進以及新增投資開發揮作用,即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食品工業呈現出了覺醒之勢,整體發展水平突然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三、食品工業的飛速發展階段

  進入21世紀,我國在政策上逐漸重視食品工業的發展,特別是在“十五”中加大了對食品工業科技研發的政策支援和資金支援力度,使得我國食品工業的發展表現出平穩、快速的發展態勢。2003年以來我國的食品工業發展速度又明顯高於上一階段,年均增長速度達到20?44%。在已有的基數之上,每年的產值增長都在4000億元以上。從食品工業總產值的增長額來看,我國食品工業的發展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民以食為天,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對食品工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食品已朝著營養、綠色、方便、功能食品的方向發展,且功能食品將成為新世紀的主流食品。食品工業也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作為裝備食品工業的食品機械工業發展尤為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