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個性的短語有哪些

  個性也可稱為性格或人格,著名心理專家郝濱先生認為:"個性可界定為個體思想、情緒、價值觀、信念、感知、行為與態度之總稱,它確定了我們如何審視自己以及周圍的環境。那麼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不要在流眼淚的時候做任何決定,情緒負面的時候說話越少越好。

  2、不要去反覆思考同一個問題,不要把所有的感情都放在一個人身上,你還有父母,有朋友。

  3、不要害怕做錯什麼,即使錯了,也不必懊惱,人生就是對對錯錯,何況有許多事,回頭看來,對錯已經無所謂了。

  4、有負面情緒是正常的,但是自己一定要知道,要明白這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在其餘時間裡,要儘量的讓情緒平穩起來。

  5、那個人,突然不聯絡你了,很正常;那個人,突然又聯絡你了,也很正常,這什麼也不說明。

  6、如果不懂,就說出來,如果懂了,就別說,笑笑即可。

  7、一切的煩惱都是自找,因此也只能自己解決,不要找朋友哭訴,找他們去打球。

  8、說過的話一定要做到,即使是很蠢的話,再蠢也比言而無信好。

  9、無論發生怎樣的變故,不要打破生活原有的規律,要按時吃飯,按時睡覺。

  10、不要去害怕做一件事,不要害怕觸景傷情,不要害怕說錯話,不要害怕想起過去,不要害怕面對未來。

  11、無論是對是錯,你需要有一個準則,你的行為應該遵循這個準則,並根據現實生活不斷的修正。反反覆覆優柔寡斷的人,是不可能討人喜歡的。在對錯之間徘徊的人,形象不如從錯到對的人正面。

  12、當他說:“讓我們冷靜一段時間好嗎?”的時候,要冷靜的說好,然後掛掉電話。不要哀求,他不是來徵求你的意見的。

  13、不要把心底的話全掏出來,這些是隻屬於你的財富。

  14、不要和一個人和他議論同一個圈子裡的人,不管你認為他有多麼可靠。

  15、當你不知道和他說什麼的時候,那就什麼也不要說,沉默有無限種含義。

  16、不要追求什麼結果,每個人結果都一樣,就是死亡。

  17、不要後悔,無論怎樣都不要後悔,後悔的情緒比你所做錯的事更加可怕,因為這會摧毀你的自信,自尊以及很有可能讓你去做一件更錯的事。

  18、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對自己說:這是正常的。而不要說:我怎麼這麼倒黴?或是:他怎麼這樣?那些遇到汶川地震,911或印尼海嘯的人很多都沒有機會抱怨了。比起他們,生活中的一些波折都是正常的,今天也許你的男朋友離你而去,你會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慘的人,但是別忘了也許這世上同時有幾十萬個姑娘和你有著同樣的遭遇,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19、不要擔心嫁不出去,更不要因為年紀大了草率結婚,擔心嫁不出去總比擔心老公出軌要離婚,小三搶財產要好。擔心嫁不出去只是擔心而已,心情好了還照樣過原來的日子,老公真要離婚那才是真的麻煩。

  20、一定要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追尋一種狀態,一種自我的滿足感和幸福感。不要害怕什麼,這世上可供害怕的事太多了,你是害怕不完的。有事情,就解決,不能解決,那就拉倒。

  關於個性的結構構成

  從構成方式上講,個性其實是一個系統,其由三個子系統組成:

  一個性傾向性--指人對社會環境的態度和行為的積極特徵,包括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世界觀等。個性決定著人對現實的態度,決定著人對認識活動的物件的趨向和選擇。個性傾向性是個性系統的動力結構。它較少受生理、遺傳等先天因素的影響,主要是在後天的培養和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個性傾向性中的各個成分並非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聯絡、互相影響和互相制約的。其中,需要又是個性傾向性乃至整個個性積極性的源泉,只有在需要的推動下,個性才能形成和發展。動機、興趣和信念等都是需要的表現形式。而世界觀屬於最高指導地位,它指引著和制約著人的思想傾向和整個心理面貌,它是人的言行的總動力和總動機。由此可見,個性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為基礎、以世界觀為指導的動力系統。

  二個性心理特徵--指人的多種心理特點的一種獨特結合。其中包括完成某種活動的潛在可能性的特徵,即能力;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徵,即氣質;對現實環境和完成活動的態度上的特徵,即性格。個性心理特徵是個性系統的特徵結構。[1]

  三自我意識--指自己對所有屬於自己身心狀況的意識,包括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監控等方面,如自尊心、自信心等。自我意識是個性系統的自動調節結構,而心理過程是個性產生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