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哲學原理的故事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用心認真去感悟,你可能會獲取許許多多的哲理。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範文1

  在澳大利亞的一個網球學校。有一天,因為學網球的孩子太多,工作人員把一個4歲的小學員獨自丟在了網球場上。等她發現人數不對時,才急忙趕回網球場,將那個孩子帶了回來。小孩子因為在偏僻的網球場上受到了驚嚇,哭得十分傷心。時間不久,孩子的媽媽趕來了,看見自己哭得慘兮兮的孩子,這位媽媽蹲下來安慰他,並且很理性的告訴他:“已經沒事了,那個姐姐因為找不到你而緊張並且十分難過。她不是故意的,現在你必須去親親那個姐姐的臉頰安慰她一下。”那個4歲的孩子踮起了腳尖,親了親身邊的工作人員的臉頰,並且輕輕地告訴她:“不要害怕,已經沒事了。”

  【哲理】我們要學會承受自己和他人的錯誤,學會珍惜和尊重,學會在生活和學習的細節中體現感恩。

  範文2

  沒有上鎖的門

  鄉下小村莊的偏僻小屋裡住著一對母女,母親深怕遭竊,總是一到晚上便在門把上連鎖三道鎖;女兒則厭惡了像風景畫般枯燥而一成不變的鄉村生活,她嚮往都市,想去看看自己透過收音機所想象的那個華麗世界。某天清晨,女兒為了追求那虛幻的夢,離開了母親身邊,她趁母親睡覺時偷偷離家出走了。

  可惜這世界不如她想像的美麗動人,她在不知不覺中,走向墮落之途,深陷無法自拔的泥濘中,這時她才領悟到自己的過錯。

  經過十年後,已經長大成人的女兒拖著受傷的心與疲憊的身軀,回到了故鄉。

  回到家時已是深夜,微弱的燈光透過門縫滲透出來,她輕輕敲了敲門,卻突然有種不詳的預感,女兒扭開門把她嚇了一跳。“好奇怪,母親之前從來不曾忘記把門鎖上的。”母親瘦弱的身軀蜷曲在冰冷的地板,以令人心疼的模樣睡著了。

  “媽??媽??”聽到女兒的哭泣聲,母親睜開了眼睛,一語不發地摟住女兒疲憊的肩膀,在母親懷裡哭了很久之後,女兒突然好奇問道:“媽,今天你怎麼沒有鎖門,有人闖進來怎麼辦?”

  母親回答說:“不只是今天而已,我怕你晚上突然回來進不了家門,所以十年來門從沒鎖過。”

  母親十年如一日,等待著女兒回來,女兒房間裡的擺設一如當年。這天晚上,母女回覆到十年前的樣子,緊緊鎖上門睡著了。

  【哲理】家人的愛是希望的搖籃,感謝家的溫暖,給予不斷成長的動力。

  範文3

  換個角度看壓力

  日本北海道盛產一種味道十分珍奇的鰻魚,海邊漁村的許多漁民都以捕撈鰻魚為主,鰻魚的生命力十分脆弱,只要一離開深海區要不了半天就會全部死亡。

  奇怪的是一位老漁民天天出海捕撈鰻魚,返回岸邊後,他的鰻魚總是活的,而其他幾家漁民,無論如何處置鰻魚,返回岸邊後,都是死的。由於鮮活的鰻魚價格比死亡的鰻魚價格幾乎高出一倍以上,所以沒幾年工夫,老漁民一家便成了遠近聞名的富翁。周圍的漁民做著同樣的工作,卻只能維持簡單的溫飽。老漁民在臨終之前,將祕訣傳授給了兒子。原來,老漁民使鰻魚不死祕訣,就是在整艙的鰻魚中放入幾條叫作“狗魚”的雜魚,鰻魚與狗魚非但不是同

  類,還是出了名的對頭,幾條勢單力薄的狗魚遇到成艙的對手,便驚慌地在鰻魚堆裡四處逃竄,這樣一來,反而倒把滿滿一艙死氣沉沉的鰻魚激活了。

  【哲理】壓力是客觀存在的,一個人不可能毫無壓力,壓力是一把雙刃劍,我們應向好的方面看齊,我們把它看作“挑戰”,這樣你便能享受它,便能感到自豪,所以我們應該換個角度看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