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心得作文

  哲學的確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它貫穿歷史長河,它使人類有了探索生活的慾望,也是遠古人類在枯燥生活裡的寄託,是現代人在漫漫社會中的藉慰。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今天,我讀了《哲學家的最後一課》,產生了極大的感受。

  一個哲學家帶領他的學生遊歷世界後,坐在一片雜草上。哲學家問:“好了,同學們,你們都以是飽讀經書的人了,現在我們來上最後一課。誰知道用什麼辦法能除去這裡的雜草?”有的人說用鏟子鏟,有的說用火燒,有的說撒石灰,有的說斬草除根。哲學家並沒有回答,只是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一年後再在這裡相聚。

  一年後,大家都來了,看到的卻是一片長滿穀子的莊稼地。同學們都坐下,等待哲學家得到來。可哲學家始終沒有來,那是因為他去世了。

  後來,哲學家的同學們在整理哲學家的理論時發現了這樣一章:要想除曠野裡的雜草,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在上面種上莊稼。

  我從中得到的感受是:要想剷除靈魂裡的雜草,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佔據它。

  篇二

  我們這個星期學的專題六,是“挑戰逆境”,這個專題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就是:“當逆境來臨時,我們要勇敢的面對,想出辦法來解救。”

  《驢的哲學》中,我最欣賞驢的機智。“當鏟進井裡的泥土落在驢字的背部時,驢子的反應令人稱奇——它將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後站到泥土堆上面!”這句話充分說明了驢的機智,正因為在逆境中,驢子用自己的機智救了自己,如果每個人都能在逆境中戰勝自己,那還會困在“井”裡面出不來嗎?

  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也有很多像“驢子”那樣勇敢面對逆境的人。《坐著輪椅上北大》的女孩郭暉就是一個例子,她從十歲開始就要做在輪椅上生活了,這給一個正當青春活潑的孩子留下一個多麼大的痛苦和陰影啊,但她卻沒有自輕自賤,從她能做在病床上時,她就開始自學,讀成千上萬的書籍,她的每一份作業都寫得工工整整,很用心,他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戰勝了重重困難,考上了北大,她在成功讀完北大後,還經常去圖書館,有時還在圖書館裡看上一整天的書,她是一個愛學習,愛看書的人,她的逆境比我們多無數倍,但她卻衝破逆境獲得成功。

  人總會遇到逆境的,但我們一定要勇敢的面對,挑戰逆境!

  篇三

  讀點哲學書

  當天空飄過暗暗發光的雲,映著蔚藍而深邃,我想:那是來自天空的思緒。

  風吹過綠葉跳動的樹梢,閃爍著金黃而美麗,我想:那是陽光的靈感。

  我知道這是思考的季節,是漂泊的哲學在靜靜地尋找生活。

  ——題記

  我不會大聲地宣佈,現在是哲學的時代。從古到今,哲學沒有驚人的爆發力,他只是像歷史的黃鐘大呂,沒有醉人的旋律,自然吐不出半個盛唐。然而它竟能響徹整個人類史,顫動了古今英雄多少的心。我知道人類的夢想藏在這裡,我知道人類的根源埋在這裡,她靜靜地彙集,靜靜地躺在發黃的哲學書裡。

  陳舊的思想在長大,讀點哲學書。12歲的我認為陳舊的思想是老一輩的忠言。13歲的我認為陳舊的思想是迂腐。15歲的我知道陳舊的思想也是哲學。我竟也有排斥哲學書的日子,我也曾經天真地認為哲學書是幻想和古老的幻想。才開始要讀點哲學書,我才發現,我早已讀過哲學書了。孔子的論語十則定點了一方哲學,看看他的哲學,想想哲學。我會幻想孔子靜坐在高山上的神遊,眯著的雙眼,隨風飄動的白鬚,確實是我心中的哲學形象。想起“生無所息”的言說,確是深奧極了。想起“以德報怨”的極善,確是不解極了。我會靜靜傾聽花開花落,我知道那裡有生命的迴圈,“寧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我想這樣的“息”,確是無所謂死的。和它最像的,我想就是像做這首詩的人吧。在一次聽一位學者談論起孔子的“以德報怨”時,我又瞭解了它的邊際。“何以報德?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大概就是答案了。想來想去,古人的哲學雖然是深奧難懂,但確實是智慧。我想15歲的我是該讀點哲學書了。

  思想在衍化,讀點哲學書。我知道哲學是一門難懂的功課,在課堂上學不到,但是在天空能找到。讀讀《西方哲學史》吧,接受位心主義吧,我想一般人是做得到的。現在的哲學書層出不窮,我想,那是人們的思想觀念在變化吧。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頓、達爾文、培根的哲學是燴瘍人口,讀多了,就會發現寂寞也是美麗的。抱著雙膝想著些人來人往的道理,託著下巴悄悄想著隱藏在角落的亮點。我會奇怪天空的藍色是否過於明亮,才叫白雲添些姿彩。我會疑問太陽光照是否過於耀人,才叫樹葉燦爛了金黃。我知道雲是在變幻的,但它的天地之在天地之間。新生的哲學呼喚著“長痛不如短痛”的道理,竟也按藏著量變與自變的關係。的確叫我這些初初接觸哲學的人難以理解。

  哲學的確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它貫穿歷史長河,它使人類有了探索生活的慾望,也是遠古人類在枯燥生活裡的寄託,是現代人在漫漫社會中的藉慰。讀點哲學書,在朦朧的日子裡至少找到了前人的燈火。這大概算讀到了哲學書的皮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