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傳統文化演講稿

  中國傳統文化它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結晶,是中國文化和中華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們應該生生不息傳遞的瑰寶,歡迎閱讀下面的文章,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離不開我們大家的努力,希望大家都能做好這份責任。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歡迎閱讀!!!!

  篇一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她的名字叫"中國"。我們都是龍的傳人,我們身上流動著同樣的血,學習著同樣的文化,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推動著人類進步,為人類培育出一代又一代英雄兒女,我們中華兒女應該學習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

  我們的中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傳統文化的國家,愛護環境,尊老愛幼,做好人好事都是我們的美德。孔融讓梨,大家都知道嗎?作為一個像孔融那麼小的小孩,就懂得了互相謙讓,尊敬老人的道理,就已經不錯了,這就是中華民族所要培育出的子孫,所要培育出來的一部分傳統美德,難道這不應該讓我們學習嗎?

  一提到中國人雷鋒,這可能都是婦孺皆知的事情吧,中國的軍人們,都是具有像雷鋒一樣的品質,都是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我們頭頂一顆閃亮的紅五星的軍人們,有著時刻關心我們的軍人們,難道你沒有看過關於我國的軍人們的連續劇嗎?個個都是那麼的嚴肅、莊嚴、樸實、勤奮、英勇的人,都是有堅持不懈的精神,關愛人民的精神,這也是值得大家學習的吧!

  保護環境也是我們中國人所追求的,現在我們中國愛護環境的人也更多了,祖國也變得更美麗了,像我們得學校,也變得更乾淨,更美麗,更漂亮了。

  要做到我們中國這樣的傳統美德,就像一個有愛心,有思想,有文明的人。要堅強,要誠實,要守信,勇敢,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英雄了。

  愛國,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美德,古往今來,多少愛國英雄為保衛祖國,為國家的榮譽,犧牲自己的利益,貢獻祖國。1851年,吉鴻昌將軍赴美"考察"。那時候,中國人被西方人看作"劣等民族",有些中國人自己也看不起自己。有一次,吉鴻昌將軍去郵局寄包裹,郵局的職員知道他是中國人,竟輕蔑地說:"’中國’在哪裡?我不知道"。隨行的人也埋怨他不該暴露自己是中國人,還說:"只要說’我是日本人’,就什麼事都好辦了。"吉鴻昌將軍頓時怒不可,當面斥責道:"什麼!你要自稱日本人?我吉鴻昌決不這樣做!我是頂天立地的中國人!"他回到住處,當即製作了一塊木牌子,上面寫道:"我是中國人!",並把它佩掛在胸前,昂首挺胸地走在大街上。好一個"我是中國人",體現出了吉鴻昌的愛國心。

  我們作為一名學生,我們的責任是認真學好科學知識,將來貢獻祖國。這是一項光榮而艱鉅的任務,祖國的命運就是我們的將來,我們不要辜負祖國對我們的培育,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

  篇二

  繼承中華傳統文化,爭做美德少年演講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繼承傳統文化,爭做美德少年》。 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承繼傳統美德,弘揚民族精神。

  “香九齡,能溫席”這是我們都知道的故事。黃香九歲的時候,母親早故,黃香跟他的父親相依為命。家裡很窮,根本用不起鋪褥。黃香對父親非常的孝順。怎麼孝順呢?炎炎夏日,他怕父親睡不著,就用扇子把父親睡的席子和枕頭扇涼了,伺候父親安寢。在寒冬臘月,天寒地凍時,黃香就自己先睡下,用體溫去溫暖席子,溫暖枕頭,讓父親能夠舒適入睡。 一個九歲的孩子就能做到如此的德高,我又怎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呢?

  今天,我校開展爭當“美德少年”主題活動,我想,這不僅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還是對每一個少先隊員的鞭策與鼓勵。爭當“美德少年”應該從我做起,從我們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

  我們爭當優秀的“美德少年”,要學習雷鋒精神,要牢記“幫助別人,快樂自己”這亙古不變的真理,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共同挽起友誼的雙手,向著未來,勇敢攀登;我們爭當優秀的“美德少年”,要勤奮學習,上課認真聽講,課後好好複習,按時完成作業,要知道

  豐富的知識才是我們翱翔的翅膀;我們爭當優秀的“美德少年”,要孝敬父母,在家幫媽媽做家務,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我們爭當優秀的“美德少年”,要遵守小學生守則,時時刻刻訣,。我是一名少先隊員,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我們爭當優秀的“美德少年”,要體魄強健活潑開朗,用充沛的經歷把建設祖國的重任扛在雙肩。

  同學們,今天,我們是一棵幼苗,在學校這片肥沃的土地上茁壯的成長。明天,我們將是根根棟樑,撐起祖國的大廈,讓它更加繁榮富強。讓我們攜起手,共同努力,爭當熱愛祖國,理想遠大的好少年。爭當勤奮學習,追求上進的好少年。爭當品德優良,團結友愛的好少年。爭當體魄強健,活潑開朗的好少年。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篇三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中華民族以“崇尚道德”和“禮義之邦”而著稱於世界民族之林。愛國、誠信、厚仁、重義、敬親、貴和、求新、好學、勤儉、奉公等道德要求,經過數千年的不斷陶冶、實踐和發展,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極其重視“精神生活”、“道德人格”、“崇高境界”、“理想信念”、“誠實守信”在人的生活中的導向功能,這對於克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一些目光短淺、低階庸俗、自私自利、唯利是圖等腐朽思想來說,有很強的針對性。對於中華民族的這些傳統道德,只要我們能夠用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吸取其精華、批判其糟粕,傳承其美德,拋棄其侷限,併力求在新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賦予其新的社會主義的時代精神,就一定能夠成為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進一步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於公民道德建設的發展,有助於“以德治國”的實施。

  為了使道德建設更好地深入人心,具有使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和通俗易懂的形式,還必須運用各種有效手段,對人民群眾進行誘導、啟迪和教育。特別是對於廣大青少年來說,運用“格言”“言簡意賅、朗朗上口”的特點,使他們在青少年這個便於記憶的時期,熟記和背誦這些“格言”,就能夠更好理解、感受和身體力行這些格言的內容,這不僅對當前提高他們的道德品質,有教育的意義,而且,在長大成人後,對他們更好抵禦各種不良影響的腐蝕,也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古代的思想家強調,對青少年加強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渠道,就是要把必要的基本道德規範和格言,對青少年“講而習之於幼稚之時”,這樣,就可以使他們“習與智長,化與心成”,長大成人以後,對社會的正確的道德要求,也就能夠順其自然、嚴格要求,也就不再會有格格不入“捍格不勝”的憂慮了。

  “傳承中華美德,培養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時代要求,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方面。按照傳統道德基本內容,把傳統美德分為愛國、明智、持節、自強、誠信、知恥、改過、厚仁、貴和、敦親、重義、尚勇、好學、審勢、求新、勤儉、奉公、務實等18個部分,比較全面系統地反映了傳統美德的各個方面,本著少而精的原則,有針對性地選擇了在當今社會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格言”,這對於加強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和陶冶他們的道德品質,進一步推動公民道德建設、加強以德治國,培養民族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巨集人。”曾子說:“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遠。”然而,在這所謂的道義背後,在一樁樁英雄事蹟之中,始終有一個千年不變的精神內容存在,這便是—傳統精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