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間小溪釣鯽魚的釣點有哪些

  喜歡釣鯽魚的釣友們肯定知道山中的小溪流是釣鯽魚的好去處,因為鯽魚有逆流生活的習慣,所以小溪流便成為鯽魚生活的好地方。那麼在這地方如何選擇釣鯽魚的釣點呢?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山間小溪釣鯽魚的釣點

  1.水草洞之中

  溪流中,溪潭的岸邊一般都長有水草,水草之間必有草縫,即水草洞。選水草洞作為釣點,要選擇天然水草洞,水草洞越小越好,一般小碗口大小效果最佳。但水草洞的水底必須乾淨,魚鉤要落在水底才能夠釣到卿魚。

  2.洗衣洗菜的地方

  溪潭邊有石板的地方,農民經常到這裡洗衣、洗菜、淘米、清洗豬、雞、鴨、鵝、魚等的內臟。這些東西的下腳料便成為鯽魚的美餐。

  3.牛飲水的地方

  在溪流之中的溪潭,農民經常牽著水牛到這裡來飲水,牛排出的糞便常常吸引不少鯽魚及其它魚類前來覓食。

  垂釣鯽魚技巧性較強的兩種釣法

  1.刷灘釣

  刷灘釣是人站在灘流的上游順水將鉤拋下,然後不斷地往回拉扯釣餌的一種釣法。在回拉過程中要時拉時停,讓釣餌始終在水的上層飄蕩,回拉時竿稍和魚線在水裡不時發出刷刷的響聲。

  此釣法要注意溪流水底鵝卵石多、青苔厚,為了防止滑倒必須穿防滑鞋,所釣的急流不宜過深,以腰彎之下為宜,雙腳移動時要分外小心,防止被水流衝倒,涉水淺要將魚護和餌盒掛在腰間,魚護底部要垂入水中。

  2.逗鉤釣

  逗鉤釣是採取上下提線放線人為引逗魚兒咬鉤的一種釣法。小溪中常有巨石凸立在激流之中。尤其是暴雨過後,水勢一瀉千里,濁流洶湧,而巨石下游的回渦處漣漪盪漾,微波起伏,這裡便成了魚兒歇腳喘息之處,垂釣時只要將鉤餌投到巨石下游,提提線再放放線,讓釣餌時不時地動起來,魚發現餌後必吃無疑。還有石縫裡、樹根彎、洞穴處和水草前也可以採用此種釣法。

  此釣法要注意鉤與巨石、洞穴和水草要保持一定間距,防止魚咬鉤後拖走而掛鉤,提線放線的幅度不能過大,動作要輕,間隔時間也不要過短,鉤最好用單不用雙,釣餌可葷可素,但以葷為主。

  垂釣鯽魚餌料搭配方法

  一、習性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想釣鯽魚,首先要了解鯽魚的生活習性。這可以為我們垂釣鯽魚提供很好的指導,比如使用什麼餌、搭配怎樣的線組、選擇多深的水深、在什麼地方垂釣、什麼時間出釣等。

  鯽魚屬於雜食性淡水魚,葷素皆食,像是麵食、米飯、蝦、藻類等,尤其喜歡吃水草的根、莖、葉和果實,偏愛腥、香、甜的口味。鯽魚屬於地層魚,喜群居,常年棲息於水草底部,它文靜膽小,警惕性高,適應能力強,對生存環境要求不高,但喜歡清潔的活水,適宜生長的水溫是15~25℃。鯽魚生長速度緩慢,常見個體是250~300克,繁殖能力強,數量多,我國各大水系均有分佈,一年四季均可垂釣,其中夏、秋兩季的鯽魚食慾旺盛,吃餌瘋狂,為垂釣旺季。

  二、釣時

  我所指的時間,從大的範圍講是指一年當中的時間,一年四季均可釣鯽魚,只是冬季效果差點。因一年四季的氣溫不同,不同季節釣鯽魚的方法也不同,具體釣法要具體分析。從小的範圍講是指一天當中的時間,一天中釣鯽魚的時間是早晨6~8點和傍晚19點以後,被稱為釣鯽魚的黃金時間。早晨6~8點比較安靜,雜音少,氣溫不高,正適合鯽魚吃“早點”;傍晚19點以後鯽魚需要進食,為夜晚休息儲備能量。

  三、釣餌

  釣鯽魚的餌料包括窩料和釣餌。我先介紹一款非常好用的窩料:大米+菜籽油餅+白酒,比例為1:1:0.5,再加少量的蜂蜜和鯽魚香精效果更好。操作步驟:先把菜籽油餅粉碎,然後把大米和菜籽油餅放在一起炒至燙手即可,倒入白酒並搖晃均勻,裝進瓶子密封幾個小時即可使用。大米和菜籽油餅炒過以後發熱,而白酒是冷的,一冷一熱,會使大米和菜籽油餅充分吸引白酒的香味,打窩時能在水中持久散發出白酒的香味,起到誘魚的作用。

  鯽魚屬於雜食性魚類,因此釣餌就有很多選擇,比如紅蚯蚓、紅蟲、蛆、幼螺、小蝦、麵食、小昆蟲、米飯、麵包蟲,各種植物餌以及商品餌等。南方釣友喜歡用蚯蚓,北方釣友習慣用麵食、紅蟲,但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商品餌都深受廣大釣友的喜愛。主要是因為目前市面上的商品餌料種類繁多,鯽魚喜歡的腥、香、甜等口味均有,而且攜帶方便,使用簡單,釣魚效果好。

  我比較偏愛用蚯蚓釣鯽魚,這可能是一種習慣。首先,蚯蚓被稱為“萬能魚餌”,可以就地取材,容易獲得,特別是在農村。其次,一年四季都可使用,不受季節影響。再次,蚯蚓腥味濃,釣魚效果不錯。用蚯蚓釣鯽魚需要注意,紅蚯蚓從頭部開始裝鉤,露出蚯蚓的尾巴在水中亂動;裝鉤時要用活蚯蚓,活蚯蚓裝鉤在水下亂動更能引起鯽魚的注意,鯽魚對水中會動的東西特別敏感。紅蚯蚓的大小要和火柴混差不多,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細,蚯蚓沾點泥土更好。

看過的人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