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釣魚釣位釣組怎麼選擇

  春天,萬物復甦,魚兒也從冬眠中醒來,開始覓食,所以春天是釣魚的好時節,想要春季釣魚有好的收穫,就一定要掌握相應的釣魚技巧。那麼大家知道春季釣魚技巧有哪些嗎?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春季釣魚的釣位選擇

  俗話說春釣灘、夏釣潭,春季選擇釣位應該選擇相對較淺的水域,如水深1.2米-2.5米左右,其次釣位需向陽,當然如果能夠找到水深合適且水邊有水草或樹枝的位置效果更佳。

  春季釣魚時,如果當時的水位比較平穩,沒有太大的變化的話,我們的釣點可以選在水庫或者河流的在中上游的大溝汊處,如大溝汊裡有小溝汊,那就是最理想的手竿釣點。“立春”後,水溫緩慢回升,在地勢較平坦的地方,水不太深,在陽光的照射水溫上升快,首先出現魚類適宜的溫度,有趨溫習性的魚類,紛紛游到這裡覓食,這些平緩,水底凹凸不平的地方,就成了春釣的最佳釣點。

  在大面積的淺灘,有稀疏水草的地方,水深在1米以上,是拋竿串鉤釣鯽鯉的絕佳釣點。大溝汊兩岸,一般岸線比較平整,大多是平緩的丘嶺地形,岸邊被天長日久的風浪衝刷出了一層層的階梯,在水位上升時就成了庫底,下降後又成了岸邊。被淹沒的階梯處,沉積著被雨水帶來大量食物,此處就是海竿糟食爆炸鉤的理想釣點。

  直岸的凸出點,是魚類洄游覓食的必經之路,在此投竿佈陣,豐收已成定局。有的直岸中間,有個大水灣,岸邊是被風浪衝刷出的沙灘,水淺,如果裡邊水深是3米以上的沙石質水底,也就成了拋竿釣不可多得的好場所,因此處被風浪帶來了大量的漂浮物、浮游生物等,也就成了魚類追逐覓食的重要場所。

  一般水庫為了防止洪水,在六月開始就開放水庫,放水,都會哭的水位下降的特別快。但是隨著水位的下降,一些有利於釣魚的位點漸漸開始顯露出來。根據水邊地形就能找到魚類藏身之處。俗語說“水降一寸,魚退一尺”,在水位下降期間,就得在深水區選擇釣點,淺水處就很難釣到魚了。

  如果實在夏天或者秋天的話,在沙石質大溝汊、洩洪閘、放水洞兩邊深水區3米以上的流動水域,是釣鰱鱅、大鯉魚和大草魚的上好釣點。雨季到來後,水位逐漸上升,漲水魚靠邊,因雨水帶進水中的食物很多,魚類在近岸、進水口、淹沒的莊稼地等處活動覓食。用短竿在岸邊垂釣,釣獲量甚豐,但上鉤的大多是小魚。如用拋竿在淺灘雜草稀少處投竿佈陣,中鉤的多是大傢伙。

  春季釣魚的魚竿選擇及線組搭配

  春季主要垂釣的目標魚為鯽魚,但是個體大力量足的鯉魚偶爾也會過來搶一口食,這時我們的釣組搭配需要大小兼顧,因此可以選擇長短始終的4.5米釣竿,調性建議以四六調的鯽竿為宜,如此遇到大個體的魚時也能較好的護線。而且春季氣溫水溫回暖,魚的活性會大大增加,此時不用過分擔心魚的吃口會輕,因此搭配線組時可以選擇1.0#主線、0.5#子線,4-5號袖鉤,調6-7目釣3-4目即可。

  春季釣魚的出釣天氣選擇

  人們常說倒春寒,表明春季氣溫並不穩定,如果我們想要在春天有個好的收穫,在選擇出釣天氣時也要有所注意,一般選擇在連續晴三四天後,氣溫穩定在15攝氏度以上,或者春季雷雨後的第二天為最佳作釣時間,忌突然升溫或忽晴忽陰的不穩定天氣。

  春季釣魚的餌料與釣法

  春季的魚餓了一個冬天後急需補充大量的蛋白質,所以用餌一定不能少了富含動物蛋白的腥餌,用量甚至可以達到60%以上,為了增加適口性還是建議以拉餌作釣為宜。不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窩中有魚才是王道,窩中無魚任何釣法都等於零,因此作釣之前一定要做窩誘魚,打窩時可以先開一小盆散餌,取散餌捏於鉤上輕投入窩中,不建議打太大的窩,切忌大塊大塊的往窩中砸糠餅,因為這樣很容易驚到淺水區的魚。

  春釣水溫的選時選點與釣技釣法

  一、根據水溫選釣具

  春天是乍暖還寒,氣溫變化不定,導致水溫也在不斷變化。魚兒是變溫動物,它們也在不停地調整體溫,變換棲息的水層,因此在釣具的選擇上也要不斷地變換。春天尤其是早春的早晚氣溫水溫偏低,這時魚兒都躲在深水裡,因此要選擇長竿長線,手竿長以5.4~7.2米為好, 線長5~6米,便於釣深釣遠。因這時魚兒的掙扎力小,主線宜選1.0號,腦線宜選0.6-0.8號,鉤選3-5號袖鉤或伊豆鉤。

  中午,隨著陽光的照射,淺水處水溫上升快,水中浮游生物繁殖也快,魚兒便由深水處紛紛遊向淺灘覓食晒陽。這時釣具也要變換,長竿變短竿,以3.6~4.5米的手竿為宜,漂用小號漂。有時鯽魚在30~40釐米深的淺水處追逐嬉戲、覓食晒陽,這時使用臺釣用的立漂反而不如使用傳統釣的星漂好。

  二、根據水溫選釣時

  早春因氣溫水溫仍然偏低,應選天氣晴朗陽光明媚的中午前後出釣。我地區以9-15時為宜,避開早晚釣中間。早春寒流襲擊時不宜出釣,大風陰雨天氣水溫下降時不宜出釣。仲春暮春氣溫水溫逐漸升高可全天出釣,但也要選擇向陽面水溫上升快的淺水區。

  三、根據水溫選釣場釣點

  春天,蟄伏了一冬的魚兒急需補充養料,紛紛從深水區遊向岸邊淺水處覓食取暖。陽光首先把1米左右深的向陽淺水區晒暖,使這裡的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較早地萌生與繁殖,為魚兒提供了適宜的水溫和可口的食物資源。所以春天垂釣應選擇水面較小,水深在1.5米以下的坑塘或水面雖大但有大片向陽淺灘的地方。如有水草或葦茬則更佳,這樣的釣場釣點最適合春季下竿。

  春釣灘,選北岸。北岸由於受陽光照射的時間較長,水溫相對較高,水溫高的地方魚必多。春釣北岸是追著太陽下鉤,此乃春釣之首選。

  早春和暮春,選位有區分。早春宜選擇水深大約1.5米的水域才可能有魚咬鉤,太深太淺都不行。暮春時節,氣溫上升較快,水草叢生,浮游生物大量繁衍,小魚小蝦聚集,鯽魚面臨產卵。這時鯽魚成群結隊地游到淺水區覓食、嬉戲、追逐尋偶,釣點應選擇水草邊和草洞處,或選擇倒樹邊、有障礙物處。

  四、根據水溫選釣餌

  春釣,因為氣溫水溫仍然偏低,魚兒急需補充高蛋白養料,一為補充體能,二為生兒育女,所以春釣在選餌上要偏腥、偏香、偏活。要選用誘魚力較強的葷活餌和質地鬆軟的香甜餌,方能激發鯽魚的攝食慾望,餌料適口,魚兒才肯開口。如用葷餌則以紅蟲、蚯蚓為上佳餌料;如用面餌應取香甜鬆散、易於的餌料,在面餌中可適當新增蝦粉、蠶蛹粉、紅蟲粉等葷餌。

  五、根據水溫選釣法

  春釣,早晚水溫低時宜釣遠釣深釣底;中午前後水溫升高,宜釣灘、釣邊、釣草洞、草邊。仲春暮春鯽魚上浮,宜釣離底、釣半水、釣浮。如果用紅蟲、蚯蚓等葷餌釣,要保持餌料的鮮活,要讓釣餌在水下蠕動以吸引魚兒咬鉤。若用面餌、顆粒餌等餌料,也要適當提逗,使死餌變活餌。總之,要釣動不釣靜,釣活不釣死,春釣鯽,跟著水溫走,方能釣有所獲。

看過的人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