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練習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

  陳式太極拳又包括老架一路、老架二路之分,二者在陳式太極拳中是很重要的部分。老架一路剛柔相濟,身法自然,那我們該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的練法指點

  老架一路以柔為主,柔中有剛,其特點是舒展大方,步法輕靈穩健,身法中正自然,內勁以纏絲勁為核心統領全身;動作如行雲流水,綿綿不斷,一動皆動,一靜具靜,發勁時鬆活彈抖,完整一氣;在勁力上以掤、捋、擠、按為主,以採、挒、肘、靠為輔。練習時要求做到虛領頂勁,立身中正,鬆肩沉肘,含胸塌腰,屈膝鬆胯,襠勁開圓,呼吸自然,氣沉丹田,以腰為軸,節節貫串,虛實分明,上下相隨,剛柔相濟,快慢相間,外形走弧線,內勁走螺旋,整套拳沒有平面,沒有直線,非圓即弧,渾然一圓。練習時,要把意氣鍛鍊貫徹拳路的始終。

  太極拳練久了,你就能夠感到萬變不離其宗,所有架勢動作皆在一起一落、一收一放、一開一合、一前一後、一左一右和左右旋轉的太極圖中。老架一路是根據人體的動作習慣編排的,右邊的動作較多。練習老架一路是鍛鍊者由沉穩、動作柔綿、發力堅剛的發展階段,向招式靈活的高階階段發展的基礎。是每次鍛鍊必須練習的。老架一路練得熟之又熟之後,應該進行每個招式的左邊練習,如,左掩手肱拳、左金剛搗碓、左懶扎衣、左六封四閉、左單鞭、左擺蓮腳、左二起腳、左旋風腳等等。

  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練過六年之後,應該能從起勢到收勢的每一個招式中至少學會一個發勁動作。如,懶扎衣、六封四閉、斜行、撇身捶、金雞獨立、雙推手、白鶴亮翅、白猿獻果等。其中,玉女穿梭、拗步、倒卷肱、掩手肱拳、運手、金剛搗碓、青龍出水等招式中,至少應該學會二至三處發勁動作。如果對老架一路的練習感到厭倦,那是絕對錯誤的。老架一路越練越有奧妙之處。

  然後,嘗試進行老架二路和新架一、二路的練習,一併進行推手、和單個發勁、彈勁、抖勁動作的練習等。當你練到開合自如、進退自如、旋轉自如、彈力自如的時候,太極拳就沒有了套路。

  陳式太極拳的全身配合

  陳式太極拳的配合規律,從全身來講為眼、身、步、手四個主要部分,從軀幹來講分為上、中、下三盤。我們先講軀幹的基本規律。人體頭至頸部為上盤,胸、脊、腰部為中盤,小腹、尾骨以至襠、腿、足部為下盤。

  上盤的頭部要中正。術語說: “虛領頂勁。”《十三勢行功總歌》中說: “滿身輕利頭懸。”“頂”和“懸”字雖不同,方法卻是一樣的。正如陳鑫解釋的: “如同用繩子從頭項百會穴將全身向上懸起似的。”只要下向內收,則頭頂自然中正向上,頸也自然立起。眼法總要平視,注視每式的主要方向。但陳鑫加了“耳聽身後”四字,以防有人從身後襲來。

  中盤的脊要隨著項勁的上領而同時立直,胸部既不外挺也不內收,術語謂之“含胸拔背”。 “含”或“涵”的意義都是要求鬆圓而不壓迫肺部,以便呼吸通暢。腰部亦以中正為主,但陳式每一動作向左右旋轉,轉的角度一般不超過45度,在步法進退時可達90度或至360度以上。腰是隨著對方的變化左右旋轉以帶動步法進退的,所以既要保持中正而不偏不倚,又要靈活旋轉,忽隱忽現,但不許前傾後仰。

  下盤尾骨微向後翻。陳鑫指出: “尾骨長強穴尾骨下端微向後翻。”這樣的姿勢可使小腹下邊斜向裡收。一來氣自然沉于丹田,二來大腿根的兩條大筋放鬆,可加大軀幹旋轉的角度,以保持重心的下降與平衡。各式太極拳都以斂臀為規律,其實這是為了糾正突臀之病,但斂臀過大就會違背拳理。所以陳鑫講長強穴微向後翻,是和其他太極拳的區別,而且也是陳式軀幹方面最要緊的關鍵。

  陳式要求襠要開圓,最忌人字襠即尖襠。這種姿勢仍然和長強穴的後翻有密切關係,只要長強穴向後翻一點只是一點,絕非突得,姿勢恰如我們端坐的樣子。襠部只要能夠開得圓,也自然能塌得下,使重心降低,加強軀幹的穩定。人字襠時兩隻腳距離再寬,而襠勁無法下塌,就如同兩條腿的木架,從前後稍微一碰就會倒。

  陳式上盤稱為頂勁,中盤稱為腰勁,下盤稱為襠勁。頂要向上虛領;腰勁要中正旋轉,不許前後搖擺:襠勁則要向下鬆塌。

  陳式太極拳要求膝部隨身體旋轉一提一落,也是和襠部開、長強穴後翻有直接關係的。襠部的圓下與靈活變化有關,膝部的提落則與運動中的穩度有關。它的運動方法是:凡身向左轉,則左膝順纏上提,右膝同時逆纏而下垂;如身向右轉,則右膝順纏上提,左膝逆纏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