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擊比賽策略技巧及創傷處理

  拳擊是一種人與人直接身體對抗專案。拳擊技術包括步法、身法、拳法。而拳法又包括直拳、擺拳、勾拳。所以勾拳是拳擊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拳擊比賽中有哪些策略技巧可以用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拳擊比賽15大策略技巧

  1、當拳手靠在圍繩邊或被對手擊打到圍繩邊時,首先要冷靜,注視對手,身體稍微蜷縮,重心略向下,雙手遮擋頭部。

  2、當你被迫緊靠圍繩時,要降低身體重心,後面的腿彎曲。當後面的腿碰到圍繩時,向前傾斜,重心轉移到前腳,向上擊打對手身體,然後可以通過向前移動或者側轉移動離開圍繩。

  3、當你緊貼圍繩時,要用雙手遮擋頭部兩側,收緊下頜,目視對手,當對手出拳擊打你時,可以靠在圍繩上做向後仰閃的動作,當圍繩將你彈回的時候,出1-2拳擊打對手的頭部。這時,如果沒有擊打到對手或者打得太輕,可以再次向後貼靠圍繩仰閃,反覆幾次,既能防守,又能進攻。

  4、當你出1-2拳擊打中對手的頭部時,要迅速靠近對手的身體,用上勾拳和平勾拳擊打對手或者用猛烈的組合拳攻擊對手,直至把他擊倒為止。不能讓對手有喘息的機會。

  5、當你貼靠在圍繩上或是拳臺的角落時,要降低身體重心,如果對手擊打你的頭部時,要迅速下潛,並貼近對手身體,同時出平勾拳擊打對手肋部。轉體90度,繼續擊打對手的身體和頭部轉體根據對手出拳而定,對手出左拳,就向右轉。

  6、在你貼靠圍繩的一瞬間,如果對手還沒有向你進攻時,你要抓住戰機,主動進攻,多出刺拳,然後跟上組合拳擊打對手的身體或頭部。如果沒有擊中或擊倒對手時,你要迅速離開他並放鬆身體。當對手再次向你撲來時,要再次主動進攻,讓節奏永遠掌握在你手裡。

  7、當你被迫向後緊靠圍繩時,儘可能圍繞著對手左右旋轉,從而離開圍繩。也可以用你的左手擋住他的右肘,猛推對手的肘部,同時向左或向右轉體離開圍繩。一旦轉身離開圍繩,出右直拳猛擊對手頭部。

  8、進攻的時候,速度要快,要善於利用對手的防守空當發出致命一擊,從而KO對手,這樣的情況經常發生,在佔下風的情況下,往往能夠以弱勝強。

  9、出拳的時候動作要快,擊中對手後,要不停的進攻,著名拳王泰森就是這樣打拳的,你看看,泰森KO對手時,一般都不是一拳kO對手的,都是打中對手後,只要裁判不喊停,就一直不停的進攻,直到KO對手,這種快拳往往讓人難以防範!

  10、當力量不如對手時,就要打游擊戰,和對手拼體力!

  11、防守的時候,就是要保護好頭部,不要讓對手輕易擊中頭部得分。當對手擊中頭部後,就要邊向後退,便用雙手護住頭部,再伺機反擊!

  12、拳擊手們在對手近身後,如果自己處於下風,就會雙臂纏到對手雙臂下,這是裁判就會喊停,並且將2人分開,這種情況經常遇到,是一種較好的策略。

  13、有些拳手在訓練中,腰部轉動過於死板,沒有配合手腿的動作,正確的出拳應是力從腳起,依靠蹬地轉腰的力量,把拳擊出,而不是單憑手臂的力量出拳。腰是軸,身法的關鍵在於腰,身法的靈活閃轉吞吐在於防守與進攻中都有重要意義。

  14、初習者一見對方攻擊由於緊張、往往害怕,格不開對方的攻擊,而用力大幅度去撥,這樣只是白費力氣,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只需格擋身體切線之外,擦身而過最好,若遇力大的攻擊,不應單靠手臂的格擋,而應與閃避,移動等身體步法巧妙的結合起來進行防守動作幅度儘量小些,這樣,及能儲存體力,又利於保持平衡。

  15、要保持正確的姿勢。

  ①面對對方,相隔半步,雙臂自然下垂站穩。面向對方,左腳向前出35-45釐米。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高和習慣來確定距離,一般使自己感到舒適為好。

  ②右腳與左腳呈45度角,為了減少一點幅度,右腳跟往右側開一點,左右分開的距離為20-30釐米。這樣的站法主要目的是在受到外來打擊時,身體保持平衡。假如站成一條橫線,受不住從前方來的直拳,容易後倒。站成一條堅線,容易橫倒,對攻防兩方面都不利。

  ③後腳跟抬起5釐米左右,把自己的體重均勻的落到前後腳趾骨基節部位。前腿的膝關節微屈,同時,後腳也跟著前腳微屈膝。重心放置在兩腿之間,身體不論處於靜止還是移動狀態,重心投影均不得越出兩足以及兩足間的支撐面。

  拳擊比賽的七大創傷處理

  1、腦震盪

  頭部創傷是最嚴重的創傷,正確的救護和治療有重大意義。在拳擊比賽中,當運動員被擊打到鼻樑、太陽穴或擊昏後摔倒而頭部撞擊地面時,由於大腦神經細胞和神經纖維受到強烈的外力震盪進而引起的意識和機能暫時障礙,會立即發生了意識喪失昏迷所引起的腦損傷腦震盪、腦挫傷。

  腦震盪的典型症狀是突然神志暈迷,面板蒼白,脈搏細弱,呼吸緩慢、淺表,肌肉鬆弛,瞳孔放大對稱,可能有嘔吐。清醒後,傷員有逆行性健忘症,即忘記與外傷有關的事情,並有不同程度的頭昏、頭痛、噁心等。此時應使傷員平臥位,安靜,頭部冷敷,身體保暖。還應注意觀察傷員的表情,對神志不清者可刺激人中,百會等穴使其復甦,對呼吸發生障礙的傷員,可行人工呼吸。對重傷員應迅速送醫院處理,要絕對保持安靜,對無嚴重徵象,短時間內意識恢復的輕傷員,也要儘可能使其仰臥送回房間內休息。一般應臥床休息至症狀頭痛、頭暈等完全消除,但不宜過早參加拳擊訓練或比賽,否則會留頭痛後遺症。

  輕型和中型腦震盪,腦組織無明顯的病理解剖變化,昏迷時間不超過半小時,清醒後可有頭痛、頭昏、耳鳴等自覺症狀,昏迷的時間越長,傷情越重。

  重型腦震盪時心臟及呼吸活動漸漸衰竭,出現尿便失禁,也可能死亡。急救辦法:必須將傷員置於擔架上運至醫院,傷員取仰臥位,頭部兩側用衣物墊起固定,搬運時應避免顛簸震動。

  由於腦震盪可與顱內血腫或挫傷等並存,腦挫傷時除有上述腦震盪所特有的症狀以外,還有症灶症狀:在創傷的對側出現肌肉痙攣、麻痺和各種感覺障礙。這時主要採用保守療法,至少需要20日左右的臥床休息。因此,教練員在運動員參加拳擊比賽時,應掌握每個運動員的身體狀態,凡有任何頭部創傷,只要伴有意識喪失,即使很短暫也必須住院治療,痊癒後,可用“閉目舉臂單腿站立平衡試驗”來決定是否可以進行訓練,能保持平衡後,才能參加拳擊訓練。

  2、擊昏休克

  在拳擊比賽中,往往會出現運動員被擊昏而摔倒導致失敗的場面,這是運動員受了最後一次打擊以後,在10秒鐘或更多的時間內不能起立重新比賽時,就稱為“被擊昏”,即休克現象。休克時,整個有機體受到嚴重的障礙,血壓降低,脈弱而急,呼吸淺,其特點是定向力喪失,面色蒼白,神志完全或部分喪失。

  當運動員倒地時,不可去拉或立即叫醒他,應叫他安靜地仰躺著,觀察一、二分鐘,如自己不能恢復神志,必須在防震保暖的情況下速送醫院急診。但大多數被擊昏的運動員,不需要特殊處理即可恢復。當然,擊昏本身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創傷,而且也是精神創傷,因此非常需要安靜和醫生、教練員及隊友們的言語和安慰。

  拳擊運動員顳部受擊出現的擊昏,是大腦受了機械刺激的結果。

  下頜部受擊而發生的擊昏,很少由於腦震盪所引起。這是由於分佈在內耳的大感受器受到強烈刺激的結果,是小腦及腦幹紅核的反射現象。由於機能的破壞,拳擊運動員失去定向力,摔倒並失去知覺。

  頸部兩側受擊而發生的擊昏,很明顯是由於頸動脈竇受擊,反射性地引起了腦血液迴圈的一時性障礙所致,可引起腦血管供血不足,產生昏迷休克。運動員被拳擊多是沒有保持基本姿勢,下頜過高,兩拳過低的情況下發生的。尤其是新運動員頸肌明顯無力尤其是胸鎖乳突肌,防守姿勢和動作有明顯錯誤發生率較高。

  左右肋部受擊時也可能出現擊昏,這是由於相當於該部的內臟器官肝脾的內感覺器受累,引起明顯的一時性血液動力過程破壞的緣故。左右肋部受擊倒地多為上勾拳或直拳擊打助部所致。

  軀幹受擊中尤以腹部太陽神經叢部受擊時,更容易發生擊昏。上腹部受擊倒地或被擊昏多為平勾拳擊打所致。主要原因是由於刺激傳到迷走神經中樞,可使心臟活動大為減慢,甚至停止心跳,呼吸也明顯變慢。有時刺激頸交感神經,可引起呼吸加快、加深。

  3、面部擦傷

  面部擦傷的處理辦法是:用30%雙氧水將擦傷部位髒東西擦洗掉,或用生理鹽水或冷開水將探傷部位的髒東西洗掉、拭乾,然後搽上紅藥水或紫藥水。

  4、耳廓挫傷

  耳廓挫傷是被對方的擺拳和平勾拳直接擊中耳廓引起的區域性血腫。

  耳廓的皮下組織少,血管表淺,在受擊打時,極易發生血腫。同時由於耳廓的大部分支架是耳廓軟骨組成,耳部的面板都緊貼在軟骨膜上血腫不及時治療,會造成耳廓軟骨炎,嚴重者可導致耳廓畸形。

  處理辦法:用冷敷或用繃帶加壓包紮,制止皮下繼續出血淤腫。3至5天后進行熱敷或理療一週,即可痊癒。

  5、鼻出血

  鼻出血是拳擊中最常見的一種小創傷。鼻部被擊打後可發生鼻粘膜微血管破壞而引起的鼻出血,也可引起鼻變形。

  鼻出血時把頭後仰,用拇食指在鼻翼外面相對壓迫傷者用口呼吸數分鐘,一般可止血。有條件時,可用浸過腎上腺素或麻黃素的消毒脫脂棉卷成小卷輕輕塞人流血鼻孔內,再在鼻翼外稍加壓迫,則止血更佳。額部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亦可止血。

  6、眉弓部的裂傷和鼻骨骨折

  受鈍物打擊引起的面板和皮下組織撕裂,傷口邊緣不整齊,稱為裂傷。

  造成損傷的主要原因是由於運動員違反規則的掄打,使前臂直接擊中對方鼻骨或鼻骨撞到對手的前臂尺側或鷹嘴所造成,也有的是雙方運動員的頭部互相撞擊造成的。

  為避免頭部受傷可戴保護帽,主要保護前額及耳部。傷後要進行復位治療並及時止血,兩個月內不能進行比賽或實戰練習。

  7、指腕關節的挫傷和掌骨的骨折

  人體某部位遭受鈍性暴力作用而引起該處及深層組織的閉合性損傷,稱為挫傷。其主要表現為:輕者區域性僅有疼痛、壓痛、腫脹、功能障礙。重者,可因皮下出血形成血腫或淤積,疼痛和功能障礙都較明顯。

  拳擊運動員常在與“對手”擊打時或在打沙袋練習時,最容易發生第一指骨、腕骨和掌指關節的挫傷和掌骨的骨折,其原因往往是手指包纏繃帶的方法和拳擊技術不正確。並且,幾乎都是因為運動員出擺拳擊打時,沒有用拳峰擊打對手,而是把姆指掌關節當作擊打對手的著力點,故造成第一掌骨骨折。

  為此,教練員必須仔細地注意運動員是否正確地用繃帶纏手,其目的在於保護手,使撞力集中,提高擊打效果和安全性。

  纏手時應注意,不要纏得過緊,要使手指有適當的活動餘地,纏得過緊反倒容易受傷。但手腕部分可纏得緊些,這有利於用力和防止受傷。對於骨折應立即進行復位並用夾板固定,三週後進行按摩治療,三個月後開始恢復性訓練。另外,要加強對技術的糾正,不斷提高技術的規範化和熟練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