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第一學期家長會發言稿

  家長應是教師的合作伙伴。在新的觀念下,家長會可以成為一座心與心之間的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1

  各位家長好:

  我們的孩子剛剛由學前教育轉入到小學教育,即會感覺到新環境的刺激,又會感覺到新規範的壓力,所以儘快召開家長會很有必要。

  一、家長關注到了什麼?

  各位家長朋友們,通過剛才的課堂展示你們關注到了什麼呢?我想大部分家長都在心裡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做著比較,或者說攀比,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做的更好,有了比較就能發現差別。一是做題快慢的差別,二是做題對錯的差別,三是識字多少的差別。一堂課展示下來,家長們有的感動滿意,有的可能感到有些羞愧,但我想奉勸各位不驕不躁,不棄不餒。有句話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一比較我們會發現起跑線現在就不一樣,著急上火沒用,想方設法把孩子的起跑線向前提才是正道。那麼這就不能僅僅只看到孩子的差異,更要好好地去分析差異背後的原因,更要思考改進的辦法。下面我和家長們一塊來探討一下孩子的這3個面上的主要差別:

  1.做題快慢。做題快,那麼說明孩子一是抄寫的速度快,二是計算的速度快,做題慢,也是這兩個方面的速度慢。為什麼有的孩子抄寫速度慢?除了個別因性格原因外,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看一個字抄一個字,看一個符號,寫一個符號,家長是不是注意到這個問題?他們不像抄寫快的孩子那樣,讀完一道抄寫一道,如:3+4,快的孩子是讀明白這道題是3+4,然後寫下3+4;而有些孩子則是看一個3寫一個3,再看一個+再寫一個+,再看一個4寫一個4,這期間還可能將這道題和別的題寫串了。如果你再仔細觀察,這些孩子注意力還很容易分散。那麼再來分析一下計算速度快慢的原因。有的孩子,看到題就能想到結果計算的速度就會快,有的孩子還需要掰著指頭數,數一頓數亂了再重新另數,這樣計算速度就會慢,尤其後面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那麼為什麼有的孩子不用數指頭,有的孩子還要數指頭呢?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是化學、物理等學科的基礎,數學也是一種語言,尤其是低年級數學,我們都知道1+1=2,但卻沒法證明為什麼1+1=2,這種東西就和說話一樣,在孩子咿呀學語的時候,是通過家長和孩子不斷的交流和建立表象學會的,一個蘋果再放進一個蘋果這就是兩個蘋果。數指頭也是建立表象,只是家長們把孩子這種建立表象的時期往後推遲了,孩子的起跑線落後了。所以,現在這些孩子數指頭可以也必要,但家長們要儘快把落下的孩子建立表象的時間彌補回來,多和孩子算題,早日擺脫數指頭。

  2.做題對錯。做題對錯的主要原因,在上面我其實已經分析過,主要就是還沒能建立起加減法計算的表象。有句話說熟能生巧,多算多練,自然而然也就會了。有些人一輩子也沒上過學,照樣會算帳,我說過數學是一種語言,經常說也就會了,但是家長朋友千萬別指望等孩子長大了讓他自己學會,因為數學知識體系性很強,前面的不會,後面的就沒法學,這也就是為什麼隨著年級的增高,孩子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一步落下十步難攆。有的家長常說,我那孩子上一年級的時候學習也還可以80來分,越學越“倒初”,老師怎麼教的?就一年級這點知識,80來分根本算不上什麼,低於90就是差距,而且這個差距會越拉越大。再一個,有些孩子到現在根本就沒有建立起來減法的表象,一算減法就不會,這還需要家長時常藉助實物擺一擺,讓孩子知道減法是個什麼事。如:5個蘋果,拿掉一個還剩幾個?就是5個減一個還剩四個,然後和孩子一起寫出算式,數指頭也是和擺蘋果一樣藉助表象建立數學思維。這種表象的建立不是一會半會,我說過數學是一種語言,他和說話一樣需要家長朋友們不斷地嘮叨。再者是抄寫錯誤和思維錯誤,本來是加法抄成減法,或者說雖然抄寫對了,但計算時,把加當做減,把減當做加。

  3.識字多少。識字的多少與家長的觀念有很直接的關係。有些家長有意識的讓孩子認識一些字,不一定會寫,認識就行。看電視的時候讓孩子認識電視上的字,買東西的時候,讓孩子認識包裝上的字,很多孩子最早認識的字可能就是自己愛吃的東西上面的字。有些孩子愛問,家長有問必答這樣也認識了很多字。家長切不可嫌孩子麻陽。在小學階段的生字教學分為會寫和會讀兩種,在一年級上冊,要求會寫的字有100個,只要求會讀的字有400個。對於只要求會讀的字家長朋友們也要重視起來。

  二、家長沒有關注到什麼?

  除了上面這些家長關注到的東西,還有很多家長可能沒有關注到的,而這些也與孩子的學習甚至做人息息相關。這就是習慣和態度,一年級是孩子習慣養成最為重要的時期,有句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改變。習慣和態度直接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1. 孩子的用本和書寫。一年級數學,只用田字本。孩子還沒學會寫幾個字,有的孩子拿筆都費事,書寫潦草那是自然,這就需要規範,數字的佔格佔位都有要求,不要隨便用個本子就可以了。一年級語文要用拼音本和四線方格本,漢字的間架結構都有要求。其它的本子最好就不要再用了,習慣的養成就從這個本子開始。孩子的書寫從開始就一定要嚴格要求,孩子細心和認真的態度就是從書寫開始培養的。不要覺得隨著年級的增高,孩子的書寫就會變好,恰恰相反,字型一旦成型,如果不刻意磨練可能一輩子也不會改變。所以,寫字一開始就要要求工整,哪怕寫的慢一些也要寫的好。而且用本用筆一定要規範,用筆還請家長注意,一定不要讓孩子使用自動鉛筆,不能使用中性筆,一年級只能使用木頭杆的HB鉛筆。軟硬適度,適合練字。

  2. 丟三落四。有的孩子做題不是少了加號就是少了等號,這是壞習慣一定要改。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只要會,其他的就不是問題。但是,請家長一定要相信,在小學階段養成良好習慣比學習知識本身更為重要。從現在開始,家長多用些心,嚴於要求孩子,以後就會省很多心,孩子也會養成良好習慣。如果家長現在省心,以後就會費心費力,而且可能是費力不討好。除了丟三落四外,還要嚴格要求孩子用直尺連線,做題之前先讀題,閱讀之初要用手指著等這些可能不會引起你注意的小事。教育無小事,大家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