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的智慧故事

  禪理故事大多告訴人們人最大的敵人就是內心所產生的憂慮、不安、懦弱和無知等,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盲童瞄準

  夏季的一個傍晚,天色還早。海澄禪師到寺外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見一個10歲左右的小男孩兒和一個婦女。那孩子正用一隻做得很粗糙的彈弓打一隻立在地上離他有七八米遠的玻璃瓶。那孩子有時會把彈丸打偏一米多,而且忽高忽低。海澄禪師便站在他身後不遠處,看那孩子打瓶子,因為他還沒有見過打彈弓這麼差的孩子。

  那位婦女坐在草地上,從一堆石子中撿起一顆,輕輕遞到孩子手中,安詳地笑著。那孩子便把石子放在皮套裡,打出去,然後再接過一顆。

  從那婦女的眼神中可以猜出,她是那孩子的母親。

  那孩子很認真,屏住氣,瞄很久,才打出一顆。但海澄禪師站在旁邊都可以看出,他這一顆一定打不中,可是他還在不停地打。

  海澄禪師走上前去,對那母親說:“讓我教他怎樣打好嗎?”

  孩子停住了,但還是看著瓶子的方向。

  他母親對海澄禪師笑了一笑:“謝謝師父,不用了!”

  她頓了一下,望著那孩子,輕輕地說:“他看不見。”

  海澄禪師怔住了。半晌,才喃喃地說:“噢……施主,對不起!但他為什麼要這麼玩?”

  “別的孩子都這麼玩。”

  “呃……”海澄禪師說,“可是他怎麼能打中呢?”

  “我告訴他,總會打中的。”母親平靜地說,“關鍵是他做了沒有。”

  海澄禪師沉默了。

  過了很久,那男孩兒的頻率逐漸慢了下來,他已經很累了。

  他母親並沒有說什麼,還是很安詳地撿著石子兒,微笑著,只是遞的節奏也慢了下來。

  海澄禪師慢慢發現,這孩子打得很有規律。他打一顆,向一邊移一點,打一顆,再移點,然後再慢慢移回來。

  他只知道大致方向啊!

  過了很久,夜色籠罩下來,海澄禪師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輪廓了,便轉身向寺院的方向走去。

  走出不遠,海澄禪師突然聽到身後傳來一聲清脆的瓶子的碎裂聲。

  2:待客三道

  趙王特地拜訪趙州從諗禪師。

  這時,從諗禪師正在床上休息,他躺著對來訪者說道:“大王!我現在已老邁,雖然你專程來看我,但我實在無力下床接待你,請別見怪。”

  趙王非但不見怪,反而對從諗禪師更加尊重。第二天趙王派遣一位將軍送禮給他,從諗禪師一聽馬上下床到客堂相迎。

  後來,趙王府上的一個僕人知道了這件事,為了討好趙王,他怒氣衝衝地來找從諗禪師問罪。

  從諗禪師聽說了,就遠遠地走出前門,迎接這個趙王府上的下人。

  這個下人一見從諗禪師就氣沖沖地問道:“前天趙王來時,你為什麼不下床相迎?而趙王派部下的一個將軍送禮來了,你反而到客堂迎接呢?”

  從諗禪師笑了笑,解釋道:“你有所不知,我的待客之道有上中下三等分別。”

  “哪三個級別?”

  “第一等人來時,我在床上用本來面目接待他;第二等人來時,我下床到客堂裡用禮貌接待他;第三等人來時,我用世俗的應酬到前門去迎接他。”

  3:沒有改不掉的脾氣

  日本江戶時代有一位著名的禪師。

  一天,有位信徒上前請示禪師說:“我天生性情暴躁,不知道要怎麼樣才能改正?”

  禪師聽了以後,對信徒說:“你把這天生暴躁的性情拿出來,我幫你改掉。”

  信徒回答說:“不行啊!我現在沒有。但是,一碰到某些事情的時候,那‘天生’的暴躁性情就會跑出來,然後,我就會控制不住發脾氣。”

  於是,禪師說:“這個情形倒是很奇妙的。如果現在沒有,只是在某些情況下,你才會脾氣暴躁,可見這並不是天生的,而是你和別人爭執時,自己造就的。可是,現在你卻把它說成是天生,把過錯推給上天、推給父母,未免太不公平。”

  經過禪師的一番開示,信徒終於會過意來,從此努力改變暴躁的性格,再也不輕易發脾氣了。

  
的人還:

1.成長智慧故事全集精選

2.禪理故事大全精選

3.民間智慧故事

4.有禪理的小故事大全精選

5.經典禪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