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字的智慧故事

  較之其他研究正規化,故事人類學故事學的成果最為豐碩,也最可體現中國故事學的民族特色,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李信與張變

  李信和張變同住一條街也是鄰家。學前兒童時,他們每天都在一起玩耍:捉迷藏、彈玻璃球、掏鳥蛋……上小學和初中的七年時間裡,他們一起上下學,還經常同桌,是無話不談的好同學、好夥伴、好朋友。

  讀完初中後,李信在本縣上了高中,張變在好親戚的幫助下到新鄉的一家工廠上了班。李信高中畢業後,參加了高考。巧合的是,李信被錄取到了新鄉的一所院校,正好和張變同在一個城市。曾經同學和同桌的他們遠離家鄉時又能同在一個地方,真是非常高興!在新鄉的幾年裡,一有時間他們就相聚在一起,或逛街,或談心,或一起吃飯……由於張變有了工作,還對李信多有幫助,時不時地送條毛巾、肥皂、澡票等什麼的,東西不貴,但禮輕人意重,李信還是很感激的。後來由於兩地分居,李信調回到了本縣,張變一直在新鄉工作,從此就很少見面了。

  二十年後的一天,張變突然來到李信的單位,焦急地說:“我在回來的路上,車撞人家了,急需用五千塊錢。”“你稍等一下,我到家裡給你取。”此時李信家裡也只有幾百塊錢,但李信想:這可是我的好朋友第一次求助於我,以前又是那麼鐵的關係,所以一定得幫忙。於是就毫不猶豫地向別人借錢給了他。走時張變肯定地說道:“一週後開工資,馬上就還你。”一週後不見人影,一月後、兩月後……半年後都不見他人影。此時李信就想:這個人以前還是挺關心人挺不錯的呀,肯定是有了什麼不好明言的困難了吧,我是他的發小、好朋友,他是不會騙我的,他有了錢就會主動送來的。一年後李信開始蓋房,到後期捉襟見肘很需要錢時,就給張變打電話,可他不是不接就是說:“一週後開工資,馬上就還你。”有一天老家來人了,李信就說起了此事。人家感到十分驚訝:“你怎麼敢借給他錢?他早已學壞了,借村裡人很多錢都不還。”

  聽到此話,李信一陣頭蒙,但蒙後卻又格外清醒,清醒地告誡自己:物——久不用要防壞,人——久不交要防變。

  2:轉移目標

  阿智他們公司一個週末上午召開緊急會議,別人全到了,唯獨大賈子缺席。

  會議時間不長,用了大約半小時,佈置完工作後,主持人剛要宣佈散會,大賈子卻開門進來了。

  還沒有等別人問他為什麼遲到,他自己倒先開了鑼:“各位領導、各位同仁,我雖然遲到了,但是卻有客觀的原因,路上堵車!”

  接著他講了路上所遇:他這一路上遇見了好幾處施工路段,不是設了施工圍擋、就是放了繞行標誌、再不就是地面上挖了坑。路面本來就不寬,這一鬧更窄了,勉強能通過一輛小車,有一點兒不順就得堵住。

  趕上堵車時,乾著急沒有轍:往前走不了、想調頭沒空間。只有焦心而又耐心的等、等、等。

  “我本來十幾分鐘的路程,開車竟然走了將近一個小時。早知如此堵車,還不如步行。”大賈子最後感嘆道。

  聽完大賈子的話,大家七嘴八舌地紛紛附和:

  “是啊!大賈子說得是實情。”

  “唉!誰讓咱們生活在發展中的國家、建設中的城市呢。”

  “這一年三百六十天,總是在建設。這個建設、那個建設,將伴隨咱們一生。”

  “搞建設本來是好事,不過,很多的建設專案不是重複的建設、就是貪大求洋的建設、再不就是勞民傷財的建設,根本不顧民力、國力是否能夠承受,全靠著寅吃卯糧或借外債。一個專案下來,刨去貪官汙吏們從中撈走的,剩下的也是浪費投資人或者納稅人的血汗錢,弄不好還會造成數千萬、上億的資金窟窿,害民誤國呀!”最後,老宋冒出了一句由衷的話。

  大家的矛頭都朝向了與建設相伴的腐敗與浪費現象,竟然忘了指責遲到的大賈子,他成功地轉移了大家注意的目標。

  3:生命無高下

  一位有德之士一直為住在城市的東區而苦惱。他舉止文雅,行為中正,而東區的人們粗俗隨意;他生活有規律,從不過分,但東區的人們卻喜歡肆意狂放;他品質高潔,從不能容忍自己有微小的不檢點,東區的人們則似乎不太注重這些,市儈氣功利心重。

  於是他向一位智者求助,究竟是搬遷別處,還是做其他打算。

  智者聽完他的敘述,靜靜地過了一會兒,一句話也不說,便帶著他去了一個山谷。那個山谷空氣清新,景色優美,更有成千上萬只烏鴉在這裡盤旋、靜立、打鬧、棲息,整個山谷異常和諧。可是,黃昏的時候,來了一隻蒼鷹,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蒼鷹仗著自己身強體壯,飛翔能力強,氣焰囂張地一會兒擠佔這群烏鴉的地盤,一會兒啄咬那一群烏鴉。和諧熱鬧的烏鴉群變得混亂驚慌起來。它們四處逃竄,驚慌失措。騷擾了一陣後,蒼鷹似乎很不屑與烏鴉們為伍,又趾高氣揚地飛走了。

  看著眼前這一切,智者緩緩開口說:“蒼鷹以為自己和烏鴉相處是受了委屈,殊不知烏鴉並不樂意與蒼鷹在一起。對於生命而言,其實沒有高下,只是生活方式存在差別。所以,你不應該嫌棄東區,而應持有感謝之心,感謝他們對你這個不同類人的容納。你自以為居住東區是一種恥辱,而對東區的人們來說,你的生活方式和所謂的道德優越其實是一種‘騷擾’,與蒼鷹對烏鴉群的行為無異啊。”

  有德之士很慚愧。他以為自己卓爾不群,沒想到實際上只是需要別人接納才能生存的可憐蟲。自己嫌惡想要離之而去的人們,恰恰是自己最珍貴的財富。

  

的還:

1.有名的智謀故事成語

2.智慧童話故事

3.有名字的自編童話故事400字5個

4.提升人生智慧的勵志故事6篇

5.中華智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