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原因能導致月經不調

  月經失調也稱月經不調,是婦科常見疾病,不過為什麼會月經不調,很多人都不太瞭解,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月經不調的原因

  情緒異常引起月經不調

  情緒異常長期的精神壓抑、生悶氣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創傷,都可導致月經失調或痛經、閉經。這是因為月經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刺激子宮內膜後形成的,卵巢分泌激素又受腦下垂體和下丘腦釋放激素的控制,所以無論是卵巢、腦下垂體,還是下丘腦的功能發生異常,都會影響到月經。

  寒冷刺激引起月經過少甚至閉經

  起居無度據研究,婦女經期受寒冷刺激,會使盆腔內的血管過分收縮,可引起月經過少甚至閉經。因此,婦女日常生活應有規律,避免勞累過度,尤其是經期要防寒避溼。

  節食引起月經不調

  過度節食有關專家研究表明,少女的脂肪至少佔體重的17%,方可發生月經初潮,體內脂肪至少達到體重22%,才能維持正常的月經週期。過度節食,由於機體能量攝入不足,造成體內大量脂肪和蛋白質被耗用,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礙而明顯缺乏,影響月經來潮,甚至經量稀少或閉經,因此,追求身材苗條的女性,切不可盲目節食。

  嗜菸酒引起月經不調

  嗜好酒煙煙霧中的某些成分和酒精可以干擾與月經有關的生理過程,引起月經不調。在吸菸和過量飲酒的女性中,有25%-32%的人因月經不調而到醫院診治。每天吸菸1包以上或飲高度白酒100毫克以上的女性中,月經不調者是不吸菸喝酒婦女的3倍。故婦女應不吸菸,少飲酒。

  婦科病引起月經不調

  1、區域性——即於它本身的因素引起。常見的有子宮肌瘤特別是子宮粘膜下肌瘤,即使是體積較小的肌瘤,也會引起月經 月經失調過多;其次是子宮腺肌症和盆腔子宮內股異位症。由於子宮內膜向子宮肌壁生長、子宮增大等因素,月經量往往較多。

  2、全身性因素主要是機體處於高雌激素狀態時,引起單純性的月經過多。

  3、其他原因有:

  ①血液病,像血小板減少、凝血功能不良等出血性疾病;

  ②肝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導致血管脆性增大、凝血不良;

  ③分娩後或流產後的第一次月經量可能偏多;

  ④使用激素、抗凝血藥物等也會造成一次性月經量過多。凡月經量多,都要查詢原因,以免造成慢性失血性貧血而危害健康。

  月經不調的調理

  1、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有些月經不調患者是因為精神受到挫折或壓力而造成的,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非常重要。

  2、多吃含有鐵和滋補性的食物:如果女性的身體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態,也容易引發月經不調,因此,女性在平時也應合理的搭配飲食,避免過度減肥,多補充足夠的鐵質,以免發生缺鐵性貧血。

  3、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女性朋友要避免熬夜、過度勞累、生活不規律等,這些問題都會導致月經不調。因此,保持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樣也很重要。

  4、緩解精神壓力,可從事一些全身運動,如游泳,跑步,每週進行一至二次,每次30分鐘。

  5、多食用一些有減壓作用的菜餚,如香蕉、捲心菜、土豆、蝦、巧克力、火腿、玉米、西紅柿等。

  6、防寒保暖涼:女性經期受寒,會使盆腔內的血管收縮,導致卵巢功能紊亂,可引起月經量過少,甚至閉經。

  經期的禁忌

  1.不宜長時間吹電風扇

  由於電風扇的風源很集中,人在熟睡後機體處於靜止狀態,汗毛孔開放。如果經期長時間地吹電風扇納涼,特別是在午睡或晚間睡著後還開著電風扇吹,就很容易著涼受寒而患傷風感冒和發生經血少、月經不規則以至停經等月經紊亂的情況。因此,盛夏酷暑,雖然氣候炎熱,但婦女經期卻不宜長時間地吹電風扇。另外,經期婦女也不宜過久坐臥在有“穿堂風”的地方。

  2.不宜大量吃冷飲

  婦女經期過多吃冷飲會刺激胃腸粘膜,使胃腸血管突然痙攣、消化液分泌減少,直接影響胃腸的消化吸收功能,甚至引起腹痛、腹瀉等消化功能紊亂。同時,婦女在月經期間盆腔和陰部都明顯充血,突然的寒冷刺激會反射性地引起子宮、盆腔內血管的痙攣收縮,從而發生痛經、停經等婦科疾患。

  3.不宜坐臥磚地板

  磚頭內有無數微小的孔隙,這些孔隙的滲透性和吸溼性都很強,具有吸熱快、散熱快、導熱率高的特點。如果婦女在月經期間經常坐臥在磚或水泥地面上,身體的熱量就容易源源不斷地傳給磚或水泥地面,使人體受寒、受潮而誘發筋骨與關節痠痛。同時,磚或水泥地板吸收的溼氣上襲人體、侵犯肌膚、滯留於經絡關節,使關節和肌肉組織收縮、痙攣,抗病能力下降,氣血運動不暢,淋巴迴圈受阻而引起腰腿痛和月經稀少、痛經等婦科疾病。

  4.不宜露天夜宿

  婦女在月經期間大腦皮層的興奮性降低,人體的抵抗能力相應減弱,倘若貪圖一時涼快,露天夜宿在外,由於深夜氣溫下降,涼風吹刮,加上肢體不活動處於靜止狀態,肌肉放鬆,汗毛孔開放,更容易遭到潮溼與冷空氣侵襲,使人產生腰腿痠痛、月經紊亂或者誘發關節炎症。還有,夏季睡覺時無論經期還是非經期,都應在腹部蓋條毛巾被或床單,以防腹部著涼而患月經疾病。

  月經是婦女一種特有的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女孩子從十四五歲開始就會來月經,直到四十七八歲閉經為止。正常情況下,經期3—7天,經血量50—100毫升。在行經期間,由於機體內分泌功能的改變,大腦的興奮性降低,使體內免疫功能下降,全身的抗病能力減弱,因而容易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影響而發生各種疾病。

  5.不宜同房

  月經期間,宮頸口張開,身體免疫力降低,如果此時發生性行為,容易讓外部細菌進入體內,容易感染陰道炎、宮頸糜爛等婦科疾病。

  6.不宜激烈運動

  避免參加劇烈和震動大的運動。月經期間不宜參加如跳高、跳遠、投手留彈、百米賽跑和踢足球等運動,也不宜進行俯臥撐、啞鈴等增加腹壓的力量性鍛鍊,以免經期流血過多或子宮內膜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