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工作領導講話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斷大力推進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同志們:

  今年是我縣扶貧工作新舊交替的一年,“十二五”期間的xx個貧困村將實現脫貧出列,新定xx個貧困村的精準扶貧將全面拉開帷幕。今天會議的主要任務就是,落實省市扶貧開發工作要求,對我縣新一輪的精準扶貧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動員各級各部門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工作要求,迅速行動起來,以紮實過硬的措施和作風,確保扶貧幫扶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剛才,xx同志宣讀了《關於20xx-20xx年縣直部門分包貧困村、開展社會幫扶工作的通知》,希望大家按照通知精神,結合自身工作,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就做好扶貧幫扶工作,講三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深刻領會精準扶貧工作的重大意義

  扶貧開發工作事關群眾福祉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是重大的發展問題和民生問題,也是重大的政治問題和社會問題。開展定點精準扶貧是扶貧開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階段扶貧開發的一項重大舉措,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從政治和全域性的高度,深刻認識精準扶貧的重大意義。

  一開展精準扶貧是黨中央的重大部署。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精準扶貧的工作新機制,是黨和國家新階段扶貧開發領域體制機制改革的重點。通過貧困人口識別、致貧原因分析、分類指導和深入推進“到村到戶”聯絡機制,多層面、多渠道提高貧困人口生活水平。在湖南湘西考察時,對精準扶貧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精準扶貧,把好事做好,實事做實,切忌喊口號。省市多次召開會議進行動員部署,重視程度前所未有。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增強政治敏感性,提升認識水平,切實把思想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市的安排部署上來。

  二開展精準扶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然需要。按照省市和縣委、縣政府的戰略部署,20xx年我縣要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貧困鄉村及貧困人口是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的短板,貧困群眾不脫貧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就難以實現。開展精準扶貧,就是通過點穴式、保姆式、套餐式的幫扶,增強貧困家庭增收致富的能力,確保儘快實現脫貧致富,確保全縣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巨集偉目標。

  三開展精準扶貧是對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效的現實檢驗。今年以來,通過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各級幹部宗旨意識明顯增強,工作作風明顯轉變。扶貧幫扶工作由過去的扶貧到鄉到村,細化到戶到人,需要幫扶幹部入村到戶“一對一”幫扶,標準更高,要求更嚴,任務更重。是對幫扶幹部宗旨觀念、責任意識、工作能力、工作作風的一次檢驗,是對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的展示,希望各幫扶單位一定要高度重視,抽調精兵強將負責幫扶工作,確保幫扶任務圓滿完成。

  二、明確要求,把握重點,切實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

  為做好新一輪精準扶貧工作,縣委、縣政府進行了深入研究部署,總的要求是:圍繞一條主線,把握三個關鍵,抓好四項重點。

  一條主線:

  就是“全面啟動、競爭使用、精準扶貧、產業富民”,以農民脫貧致富為目標、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為主題、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為保障、以改善基礎設施為重點、以調整產業結構為關鍵、以提高農民素質為抓手、以122個貧困村為主戰場,走“產業富村、科技興村、民主管村、和諧穩村、群眾建村”的路子,全面推進經濟社會協調快速發展。

  三個關鍵:

  一是把握精確界定這個前提。要按照上級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幫扶物件的界定標準和條件要求,建立一套有效、合規的識別系統和審批程式,真正把貧困居民列入幫扶範圍。要開展到村入戶的貧困狀況調查和建檔立卡工作,通過群眾評議、入戶調查、公示公告、抽查檢驗、資訊錄入等環節,層層把關,確保應幫盡幫、幫急幫需。

  二是把握精確幫扶這個關鍵。貧困居民界定出來以後,針對扶貧物件的貧困情況,確定責任人和幫扶措施,確保幫扶效果。具體講就是要做到“五個到村到戶”,即:基礎設施到村到戶、產業扶持到村到戶、教育培訓到村到戶、危房改造到村到戶、結對幫扶到村到戶。

  三是把握精確管理這個保證。要建立起貧困戶的資訊網路系統,將扶貧物件的基本資料、動態情況錄入系統,實施動態管理。對貧困農戶實行一戶一本臺賬、一個脫貧計劃、一套幫扶措施,確保幫到最需要扶持的群眾、幫到群眾最需要扶持的地方。年終根據扶貧物件發展實際,對扶貧物件進行調整,穩定脫貧的村與戶及時退出,應該扶持的扶貧物件及時納入,從而實現扶貧物件有進有出,扶貧資訊真實、可靠、管用。

  四項重點:

  一是增強群眾主體意識,堅定脫貧致富的信心。開展入村到戶幫扶的工作隊員要當好“宣傳員”。利用各種機會、各種方式向農民群眾宣傳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特別要宣傳精準扶貧新政策,真正讓黨的好政策進入千家萬戶,做到家喻戶曉。同時,還要向農民群眾宣傳扶貧開發的意義,真正激發廣大群眾參與扶貧開發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搶抓精準扶貧的難得機遇,力爭早日脫貧致富。

  二是幫助群眾理清思路,增強自我發展的能力。各幫扶單位和幫扶隊員要找準貧困物件致貧的原因,制定出有針對性的幫扶計劃和幫扶方案。對於因智、因病、因殘致貧的,要進行生活扶貧,符合條件的可納入社會保障範疇,同時幫助他們掌握一技之長。對於缺乏技能或缺少發展資金的,要進行發展扶貧,借鑑前一輪扶貧開發的經驗,重點從三個方面做好幫扶。第一,加快農業結構調整。針對貧困村、貧困戶的不同情況,精準施策,因村選業,因戶定專案,通過貼息貸款、產業直補、扶貧互助資金等途徑,切實解決發展資金難題,大力發展主導產業,力爭做到每村有一個產業,每戶有一個致富專案。結合我縣實際,重點幫助貧困群眾大力發展棚菜種植、特色養殖和皮毛加工等扶貧產業。積極培植各類種養專業大戶、個體加工戶,通過樹立典型,幫助農民調、引導農民種,扶出增收致富的產業來。第二,加大科技幫扶的力度。各單位要加大科技幫扶的力度,及時為各村送技術、送資訊。要加快引進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大力培訓農民、指導農民,使科技成果儘快轉化為農民增收的現實成效。特別是對有林果、蔬菜種植基礎的村,要加大科技幫扶力度,推廣綠色有機種植技術,提高果菜品質,進入更大的市場,賣出更好的價錢。第三,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力度。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既能帶來直接的現金收入,更有助於開闊視野,活躍頭腦,掌握更多的致富資訊,增強自我發展、自我致富的能力。要廣闢農村勞動力就業門路,通過各種渠道和途徑,開展適用知識與實用技術培訓,組織引導更多的群眾走出家門打工,返回家鄉致富。

  三是支援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貧困群眾多集中在地理位置偏遠、基礎設施薄弱的村,客觀條件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群眾脫貧致富的步伐。幫助改善貧困村發展環境和生產生活條件,是幫扶工作的重要任務,也是群眾感受最直接、最得實惠的實事。這些基礎設施靠一家一戶很難解決,必須整合各方資金集中力量解決。今後,上級扶持三農的專項資金將更多的投向這些鄉村,各幫扶單位也要捨得投入資金,有錢出錢,有物出物,為各村辦實事、辦好事,幫助他們改善生產、生活條件,解決他們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

  四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增強兩委班子領富帶富的能力。很多富裕村的發展實踐證明,思維開闊、堅強有力的兩委班子是村裡發展致富的重要條件。幫助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也是這一輪精準扶貧的重要內容。此輪幫扶任務的期限到20xx年,各單位要一幫到底,“兩委”班子工作能力直接關係幫助的效果,各幫扶單位一定要重視幫扶村“兩委”班子建設,配合鄉鎮黨委、政府選好配強村“兩委”班子,尤其是選好配強村黨支部書記。要在幫扶中發現致富能力強、群眾威信高的黨員,用心培養,積極向鄉鎮推薦,爭取幫扶結束時,每個村的兩委班子都能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帶領群眾發家致富。

  三、加強領導,狠抓落實,確保扶貧幫扶工作取得實效

  開展扶貧幫扶工作是一項崇高的事業,也是一個造福農民的民心工程,是各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各部門要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加強領導,強化措施,確保扶貧幫扶活動取得成效。

  一加強組織領導。縣委、縣政府對精準扶貧工作高度重視,世巖書記做出了重要批示,要求“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要加強排程,真幫實幹”。同時,縣鄉分別成立了扶貧開發工作領導機構,縣領導小組由李紅星同志具體負責日常工作,農開扶貧辦高全義同志任辦公室主任,縣幫扶小組辦公室要切實做好工作隊員的日常管理、工作考核等工作。各派駐部門要認真貫徹執行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將扶貧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及時研究制定開展幫扶工作的實施方案和工作措施,確保幫扶工作紮實有效。縣直各部門負責人要切實擔負起駐村扶貧幫扶工作“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把扶貧幫扶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及時協調解決問題,確保扶貧幫扶工作順利推進。

  二完善工作機制。開展扶貧幫扶工作,大家都不陌生,大部分單位都有參與幫扶工作的經驗,因此,做好本輪幫扶工作,重點就是要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用好的機制推進工作,取得好的效果。一是完善人員調配機制。各部門所幫扶貧困村一定三年不變,不脫貧、不脫鉤。原則上駐村幹部駐村時間要達到一年以上,如需輪換,要按照xx同志剛才宣讀的通知中的相關規定報批後,方可輪換。幫扶單位不僅要在資金、物質上對幫扶村給予傾斜,也要高度關心幫扶隊員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必要的後勤保障。二是完善定期通報制度。對幫扶工作實行月通報、季排程、年考核制度。各幫扶單位、幫扶工作組要制訂年度工作計劃,按計劃推進工作,工作推進情況每月5日前報縣扶貧開發辦公室,縣扶貧開發辦要及時跟進工作的督導督促,做到一月一通報,一季度一排程,半年一小結,一年一考核。三是完善定期例會制度。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實行例會制度,對幫扶工作定期進行排程,交流幫扶經驗,推廣先進典型, 研究解決幫扶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制定下一步工作措施,確保幫扶工作的紮實有序推進。

  三創新工作方法。活動能否取得實效, 駐村幹部是關鍵。在此,對駐村幹部提出四點具體要求:第一,調查摸底,掌握村情。這是開展幫扶工作的第一步。大家要深入村組農戶,全方位、多角度瞭解幫扶村在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基層組織建設等方面的實際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為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提供參考依據。第二,找準問題,明確重點。貧困村、貧困戶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很多,幫扶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駐村幹部一定要認真分析研究,分清輕重緩急,著力破解一些最現實、最緊迫、最關心的具體問題,力爭駐村期間辦成幾件看得見、摸得著、見成效的實事。第三,擺正位置,維護穩定。駐村幹部要明確自己的角色,擺正自己的位置,自覺接受所在鄉鎮黨委、政府的領導,處理好與村級組織的關係,做到指導不添亂、幫助不包辦、監督不對立,在內盡力出謀劃策,在外當好橋樑紐帶,努力成為黨的惠民政策的宣傳者、落實者,農村經濟發展的參謀者、推動者,團結穩定的促進者、維護者。第四,嚴守紀律,當好表率。駐村幹部要嚴格遵守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工作紀律和群眾紀律, 主動與群眾交朋友、結親戚,以紮實細緻的工作贏得群眾的信任,樹立起黨員幹部的良好形象。

  四強化督導檢查。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擔負起督促指導主體責任,經常深入幫扶村進行督查指導。兩辦督查室、監察局要定期、不定期對駐村幫扶工作和駐村隊員遵守工作紀律情況進行督查,對工作作風不實,未經請假擅離職守的工作隊員,發現一次給予通報批評,發現兩次給予警告,發現三次給予組織處理。縣委、縣政府將把扶貧幫扶工作納入年度考核體系,並將幫扶工作成效作為考核幹部實績的重要依據和內容。

  同志們,扶貧開發事業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做好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任務重大、使命光榮,我們一定要深入落實中央、省、市扶貧開發的戰略部署,統一思想,堅定信心,紮實工作,全力打好新一輪精準扶貧攻堅戰,為xx經濟社會發力提速、跨越趕超,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