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部長關於組織部門自身建設講話

  組織部門的自身建設是搞好組織部門各項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條件。而要搞好組織部門的自身建設,就必須引入競爭機制,最大限度地調動每個幹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人人奮發向上,個個爭先恐後,整體齊頭並進的競爭態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講話,僅供參考。

  一

  組織部門是黨委主管組織工作和幹部工作的綜合職能部門,在加強黨的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方面負有重要責任。把組織部門建設成為黨性最強、作風正派、業務精通、工作出色的部門,歷來受到各級黨委和社會各界以及廣大幹部群眾的高度關注。為此,xx組織部結合組織系統先後開展的“樹組工幹部形象”、“先進性教育”、“雙滿意建設”等各項活動,深化改革、從嚴治部,全面打造組織部門“黨員之家、幹部之家、知識分子之家”的整體形象。

  一、統一思想,把組織部門自身建設作為事關組織工作全域性的大事來抓。xxx歷來重視組織部門的自身建設工作,部務會確立了“要建設好高素質的幹部隊伍,必須建設好一支高素質的組工幹部隊伍”的指導思想。市委、組織部長xxx同志一直注重抓組織部門的自身建設,每次召開組織部部務會和幹部大會時,都要把組織部門的自身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突出強調。在每月召開的部辦公會上,都安排時間聽取各科室關於自身建設情況的彙報。為切實加強對組織部門自身建設的巨集觀指導,我們建立健全了抓組織部門自身建設的工作機制。明確規定:自身建設工作在部務會領導下,由分管辦公室的副部長主管;辦公室則承擔對各科室自身建設工作的調查研究、組織協調、檢查指導的職責,切實把組織部門自身建設作為事關組織工作全域性的大事來抓。

  二、加強學習培育好作風。一是要求組工幹部學到“深”處,自我加壓、不斷進取,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教育組工幹部如果不愛學習,思想就缺少靈氣,講話就缺少底氣,行動就缺少朝氣,工作就缺少銳氣,妥善安排和處理好各種事務,儘可能地擠出時間靜下心來多學習。並提出在業務上老組工要力求“精”,新組工要力求“熟”。二是堅持每週三、五下午理論集中學習日製度,並結合先進性教育和榮辱觀教育,圍繞“如何踐行組織部門職業道德規範”、“為民勤政廉政、當好人民公僕”、“知榮辱樹新風、樹新風促和諧”等主題,以座談會、大討論、講黨課、談體會、寫心得等形式,切實增強黨性修養、保持先進性。同時要求每名組工幹部在工作之餘多讀報紙、多看新聞、加強自學,不斷提高理論素養。三是建立和落實“講學日”制度。以開展組工幹部“一人一課”為載體,要求每位組工幹部緊密結合新形勢下組織工作、先進性教育、榮辱觀建設等工作,每年至少確定一個專題,撰寫一份講稿,將組工幹部推向課堂,培養組工幹部創新的意識。

  三、用活載體建設好作風。一是教育組工幹部做愛崗敬業的表率。樹立只要一個人能夠把平凡的事做到盡善盡美,那就不平凡,就是創新;能夠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的意識,使組工幹部對職責範圍內的事,有一種幹不好工作食不甘味、寢食難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迫使組工幹部在工作中有創新。二是謀到“新”處,做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的表率。要求組工幹部自覺查詢和克服那些不合時宜的舊思想、舊觀念,改變組織部門“嚴肅有餘、活潑不足”的現象,樹立過分強調傳統就意味著落後的思維,迫使組工幹部思維上有創新。三是落到“實”處,做求真務實、轉變作風的表率。要求組工幹部要帶頭轉變作風,既要有敢為人先的闖勁,又要有求真務實的幹勁,堅持說老實話、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對每一項工作,對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要一絲不苟、盡心盡力地做好,時刻把眼睛盯在大局上,把心思用在事業上,把作風擰在求實上,以實實在在的工作,創造實實在在的業績,迫使組工幹部在工作方式上有創新。

  四、鍛鍊能力增強好作風。一是培養組工幹部“能幹”的能力,要求組工幹部把工作當作事業幹、把工作當作專業幹、把工作當作樂趣幹、把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情幹,引導組工幹部樹立工作者並快樂者的理念,不斷增強創新的動力。克服“不求無功但求無過”,“領導讓幹什麼才幹什麼”的被動服從的思想,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責任感,始終要保持良好的工作態度、爭創一流的工作標準。二是培養組工幹部能寫的能力。要求組工幹部勤動手,從事組織工作的同志一定要養成經常寫作的習慣,經常練筆,既當“專家”,又當“雜家”;既是“專才”,又是“通才”,處理事務不棘手,碰到難題不生疏,在工作中揮灑自如,遊刃有餘。寫出觀點鮮明、切合實際、分析透徹的調研報告,養成經常深入基層和群眾進行實際調查研究的好習慣,深入實際工作掌握第一手素材,發現新情況,挖掘新成果,特別是瞭解基層的黨員幹部是什麼樣的工作思路?群眾有什麼樣的需求,使寫出來的東西有深度,與實際相符合。三是培養組工幹部“能說”的能力。要求組工幹部加強學習,學理論、學政策、學規章制度、學業務、學科學文化、學法律,擴大知識面,不斷提高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工幹部說話說到點子上,說到位。

  五、創新機制落實好作風。一是在組織部各科室之間全面樹立“攀高爭先”的意識,目前,各科室根據自身工作實際積極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總結好的工作經驗。如組織部辦公室根據工作實際,譜寫了《xxx組工幹部之歌》,開辦組織部部務公開欄。資訊室重新調整思路,採用重獎組工資訊的形式,積極推進全員資訊制,幹部科率先在幹部任免全委會票決制中引進幻燈片,將幹部的基本情況等各方面材料製成幻燈片,推進幹部考核民主化、制度化、科學化,幹訓科打破傳統的課堂教育方式,將課堂搬到農村的田間地頭,增強學員的實際操作能力,電教辦將組織部門的重要工作以大事記的形式製成電教片,目前正在探索建立8鄉、四街辦的網路互通問題等等;二是各科室每週對自己本週開展的工作進行詳細的總結,辦公室組織每月進行一次先進科室評選,每半年召開一次務虛會,對半年工作進行總結,每年年底對先進科室、優秀組工幹部、先進工作者進行獎勵,並對全年被評為先進科室不到兩次的科室負責人進行處理。三是對具有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同志,大膽放到重要崗位上鍛鍊,近年來,對在工作崗位較為成熟的10多名組工幹部,進行輪崗交流,加大崗位鍛鍊力度,使組工幹部全面瞭解組織部門的業務工作,成為組織工作的“行家裡手”,同時對工作優秀的4名組工幹部及時提拔重用,並通過嚴格的考核從基層選拔3名綜合素質較高、工作能力較強的幹部充實到組工幹部隊伍中,為創新活動和創新人才的湧現提供最優環境和最佳舞臺。

  六、建好制度保證好作風。部領導深刻認識到,要加強組織部門作風建設,前提是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把“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具體要求落實到組織部門自身建設中,用好的制度落實作風建設的各項要求。按照“從嚴治部、按章理部”的方針,結合xx市組工隊伍建設實際,初步形成了一整套組工幹部“進、管、用”的制度體系,編印下發了市委組織部《檔案制度彙編》,制定了《組工幹部言行規範》、《評議周制度》、《領導幹部約談制度》、《首問負責和限時辦結》等制度;如在思想政治建設方面,建立組工幹部談心交心制度,部領導每半年與幹部職工交心談心一次,及時掌握瞭解組工幹部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在機關效能建設方面,開展建設節約型組織部門活動,推行網上辦公;在部門自身建設監督方面,落實了部風監督員制度,從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鄉街道黨委領導班子成員和離退休老幹部、老黨員、知識分子中聘請,將組織部和組工幹部的各項活動置於黨員幹部和群眾的監督之下,切實樹立起“對己清正,對人公正,對內嚴格,對外平等”的公道正派形象。

  二

  “雙滿意”活動開展以來,xxx組織部按照“要求更嚴、標準更高、作風更實、業務更精”的要求,紮實開展各項活動,使組工幹部練就糖嘴鐵筆飛毛腿的真功夫,打牢讓“黨委滿意、群眾滿意”的基礎。

  一、業務學習日常化,教育培訓練能力。一是組織組工幹部每年參加不少於15天的理論、業務集中培訓;對新進人員進行不少於1周的入部教育和業務培訓;每半年對全體組工幹部統一時間、統一命題、進行一次理論、業務考試。二是堅持每週三、五下午理論集中學習日製度,並結合先進性教育和榮辱觀教育,在組工幹部中開展“在自己的崗位幹了什麼?在幹部群眾中的形象是什麼”大討論活動,圍繞“如何踐行組織部門職業道德規範”、“為民勤政廉政、當好人民公僕”、“知榮辱樹新風、樹新風促和諧”等主題,以座談會、大討論、講黨課、談體會、寫心得等形式,切實增強黨性修養、保持先進性。同時要求每名組工幹部在工作之餘多讀報紙、多看新聞、加強自學,不斷提高理論素養。三是建立和落實“講學日”制度。以開展組工幹部“一人一課”為載體,要求每位組工幹部緊密結合新形勢下組織工作、先進性教育、榮辱觀建設等工作,每年至少確定一個專題,撰寫一份講稿,在部門內部、黨校課堂或基層黨組織講學,鍛鍊和提高組工幹部的能寫、能說、能幹的綜合能力。

  二、主題實踐經常化,服務群眾體先進。結合先進性教育和社會主義榮辱教育,一是積極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全體組工幹部與xxx鄉貧困農民群眾結成了長期幫扶對子,採用扶貧與扶智相結合的方法,於今年年初為12戶貧困戶購買了2只種羊,併為一戶從事縫紉加工的貧困戶送去了1000元錢,想方設法為他們儘快致富出謀劃策。三是經常組織組工幹部開展義務植樹、幫助農戶給果樹施肥、拾棉花等活動,使組工幹部在瞭解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情況,幫助農民群眾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進一步增強組工幹部的群眾觀念,進一步提高組工幹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監督評議公開化,改進作風見成效。一是堅持落實部風監督員制度。從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基層黨委、退休幹部中聘請了16名部風監督員,定期召開部風評議會,同時長期開通監督電話、設定意見箱、公開電子郵箱,使群眾和部風監督員通過這些渠道或與組織部部領導、組工幹部面對面反映監督情況的方式,及時聽取社會各界對組織工作的意見、建議,接受各方面的評議。二是設立固定部務公開欄,堅持每月開展以“六公開一承諾”為主要內容的部務公開活動,堅持將組織工作的政策法規長期公開、經常性工作定期公開、階段性工作逐段公開、臨時性工作隨時公開、幹部人事工作重點公開、做到部務公開日常化,增強組織工作透明度。三是實行掛牌辦公制度。為確保首問首辦負責、限時辦結等制度取得實效,為每名組工幹部設立了崗位監督牌,開展黨員佩戴黨徽“亮身份,作表率,樹旗幟”活動,增強組工幹部踐行公道正派的自覺性。四是將每年的1月份定為組織部“公道正派教育月”,每年12月的第一週為組織部門“評議周”。通過發放測評表等形式,面向工作物件、服務物件等進行滿意度測評,測評結果在相應範圍內公示。

  四、崗位培養多元化,實踐鍛鍊成行家。堅持多崗位培養鍛鍊,一是去年以來選派7名優秀組工幹部到自治區黨委、地委組織部跟班學習或到內地掛職鍛鍊,在實踐中增長見識和才幹。二是堅持內部輪崗交流制度。今年以來,對在工作崗位較為成熟的5名組工幹部,進行輪崗交流,加大崗位鍛鍊力度,使組工幹部全面瞭解組織部門的業務工作,成為組織工作的“行家裡手”,同時對工作優秀的4名組工幹部及時提拔重用,並通過嚴格的考核從基層選拔3名綜合素質較高、工作能力較強的幹部充實到組工幹部隊伍中。三是建立組工幹部黨建聯絡點。要求每名組工幹部每季度抽出不少於1天的時間,深入農村、社群、企業、學校,開展以“過一次組織生活、講一次黨課、辦一件實事、參加一次義務勞動、徵求一次意見、撰寫一篇民情日記”為主要內容的“走訪基層日”活動。

  五、考核考評具體化,量化標準促“滿意”。一是在開展爭創先進科室和先進工作者、爭創“雙滿意”先進集體、先進個人等“雙創”活動,從完成任務、工作質量、服務水平、團結協作、嚴格自律、開拓創新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要求每名組工幹部嚴格做到周清、月結、季評、年總結;二是按照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組織評議與民主評議相結合,季度評議與年度評議相結合的原則,堅持組工幹部崗位目標管理量化考核體系,對組工幹部理論水平、業務能力、工作績效、組織紀律、作風形象進行全面、準確、科學的評價。同時,每月進行一次“先進科室”評選活動,每季度對組工幹部進行一次理論業務考試。考試結果與組工幹部的評先評優掛鉤。去年年底,對工作成績優異、符合“雙滿意”要求的16名組工幹部給予了獎勵。

  六、經驗做法制度化,狠抓落實強建設。一是強化制度建設,堅持以制度管人,以制度建部。及時把在“雙滿意”建設活動中的一些好做法、好經驗總結梳理,並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拓展開去。先後重新建立了《xxx組織部部風監督員制度》、《xxx組織部“評議周”制度》、《xxx組織部領導幹部約談制度》、《xxx組織部首問首辦負責制》、《xxx組織部限時辦結制》等十一項制度,並嚴格遵守和落實,以制度推動工作的落實,規範組工幹部的行為。二是結合實際制定《xxx組織部年度工作要點》及任務分解表,在此基礎上,各科室又根據各自業務制定出年度業務工作要點及詳細的任務分解,明確各項工作的第一責任人、直接責任人和具體責任人,把全年的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每名組工幹部,形成分級負責、層層抓落實的工作管理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