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成員之間禮儀

  每一個家庭,都是有家庭成員組成的,那麼這些家庭成員之間要注意什麼禮儀呢?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父母道

  1、上要尊老,下要愛幼。用感恩心去完善一切,讓家庭上下和睦。

  2、向子女宣揚老人、老祖宗的功德,做尊老敬老的盡孝榜樣給子女看,用感恩先輩的恩德,來啟蒙後代。

  3、不安排老人做事,他們喜歡什麼就做點什麼,但要多關心老人,常勸他們多休息。

  4、小孩子是否健康與母親關係很大,有無智慧與父親關係很大,是否福德莊嚴就看父母是否經常以快樂的愛心去做事做人。

  5、子女不聽話,不孝順,首先要問自己是否也不孝順老人,是否有做不對的地方。對上不認可父母老人的功德,對下子女怎麼教育都不到位。

  6、孩子不用管,全憑德行感化。明白他的個性,幫他砍小枝、留大枝。不嬌、不溺、不打、不罵。多鼓勵,常肯定,少批評,不用物質誘惑。

  夫妻道

  1、整個家庭的建立都是以愛為根,沒有愛無法建立家庭,愛是成家的第一條件。

  2、夫妻之間要做到相互補漏,而不是互相埋怨。

  3、本來是丈夫的事情,但是丈夫忘記做了,妻子不要埋怨,要認真把事情做好;反過來,丈夫也要這樣做。對方做不到的自己補上去。這就是互相補漏。

  4、成家後,男人若不能把女人領到道上,不能上孝公婆,中悌兄弟姐妹,下慈兒女,就是自己十分盡孝,老人也不放心。女子婚後若不能助夫成德,就是自己孝敬公婆,老人也不安心。

  5、丈夫多照顧岳父岳母,妻子多孝敬公公婆婆;譬如給老人買東西,應該是女婿親自給岳父岳母,媳婦親自送給家公家婆。

  6、男有男的本分,女有女的本分,陰陽各有其位。男子以剛正為本;女子以柔和為本。“剛”是不動性不發脾氣,“正”是合乎正理。“柔”要性如水,“和”就要合乎 理。所以剛正就是柔和,柔和就是剛正,名詞雖然不一樣,精神卻是一樣。

  7、夫妻道,也就是陰陽道, 夫義婦順,陰陽氣順,互相不克,不但不生病,不夭亡,還能家齊,子孫昌旺。所以,男子要明女人的道,女人要明男人的道,家庭才能合樂。

  婆媳道

  1、家庭內的婆媳,全是自外姓來的,到同一個家裡,如同母女。

  2、道在恩義並用,相處合道,能侍奉終身。若不合道,便婆媳不睦,鬧得家務不合分居另過,家庭分崩拆離,家道不興。

  3、婆婆是當媳婦多年熬出來的,等到娶了兒媳,便當了婆婆。媳婦是在家當姑娘,一出閣到了婆婆家,便當了媳婦。

  4、婆婆是早來的,一切事務全都明白;媳婦是晚來的,一切事務全不明白。婆婆就要把媳婦領到道上,待媳婦如女兒,不知道的告訴她,指導她,不得作難。

  5、本來媳婦就不是婆婆生的, 婆婆若不明白道,未先施恩,先揚短處,或以大壓小,用脾氣來管她,說話總種惡因,婆媳哪能發生好感情?

  6、做媳婦的應該把公婆當成自己的父母孝敬。古人云:人生都有雙重父母。所以對雙方父母都要一視同仁。

  7、家和萬事興,要想夫貴子賢,就要孝敬公婆,日子準能發達。 否則富貴花間露,榮華草頭霜,皆不能長久。學道不是要求別人,而是為了完善自己!

  老人道

  1、老人是一家的天德星,以德為根。“德”是擔當一家的過,和平一家的過。

  2、老人性如灰,溫和無火氣,不嘮叨,不說家人長短,帶頭緣起一定互相看好處,還得要兜滿家。

  3、知足常樂,在家頤養天命。 宣揚家風,讚歎祖德,教育子孫懂得知恩、感恩、報恩。

  4、子女的事不要干涉,放手讓位給後輩來當家,不擺老資格。

  5、家裡有問題,老人應生慚愧心:是我老人沒做好,有缺德之處,沒把家人教育好。

  6、老人如何使一家興旺呢? 就是要多行善事,廣積陰德。一方面可修德免罪,一方面為子孫培德紮根,庇廕子孫。

  7、老人有德是最好的風水,最高等的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