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個人修養相關論文

  道德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脊樑,品行是每個人的立身之本。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幾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摘要】從《論語》中我們可以看到,孔子確乎是一個謹守禮制的謙謙君子。“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這可以說是孔子行為的準則,它貫穿在孔子立身處世待人等一切行事之中。“不學禮,無以立。”《季氏》“不知禮,無以立也。”《堯日》從以上孔子之言論可知,在孔子看來,“禮”是一切之根本,是人之“成人”的標誌,更是人之成為君子的必由之路。“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八佾》“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遜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衛靈公》作為君子,其一切行事,皆依禮行之,即使有“所爭”,其“所爭”也是依禮而行。孔子不僅從言語上論說君子與“禮”之關係,他更是身體立行地去做。從衣著飲食這些日常起居,他都嚴格遵循當時的禮儀的要求。

  【關鍵詞】個人修養;六藝

  個人修養是個人在個體心靈深處進行的自我認識,自我解剖,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任何一個人只有具有良好的個人修養,才會被人們所尊重。

  孔子禮的精神深邃而豐富,對個人來說,禮是做事準則。體悟禮的精髓,可以提高修養、鑄造品格,立足於社會。在古代,一個人的禮儀訓練從兒童時期就開始了。《論語?子張》說道:“子游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子夏聞之曰:嗯!言遊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傳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嚴格說來,古代的小學不是認識幾個字就可以達到教學目的的,小孩子們還要學習如何與家庭成員和社會大眾交往。幫助父母灑水掃地,迎接客人,問候長者,以及學習如何在別人家裡做客,這些日常禮節也是小孩子在未來社會交往中必備的常識。只有從這些禮節開始,慢慢磨練小孩子的性情,才能讓他們養成勤勞、孝順、敬愛、仁慈以及對事物的正確理解和文雅的言行等美好品質。

  到了一定年齡,兒童就要接受正式的成人教育,主要有六門科目:禮、樂、射、御、書、數,也即儒家講的“六藝”,這時就進入了大學教育。雖然“六藝”遠比幼兒時期所學的“禮”複雜深妙,但仍然是植根於人性內部的真實需要,是一個人成為“成人”的必修課。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又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論語?泰伯》他還用自己的人生經歷來證明這一點:“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就是到了三十歲才懂得了禮的內涵,言行都很恰當,為社會所接受,可以在社會上立住腳跟可見,“成人”是一個人在身心修養方面達到的階段性成就。一個人要成為正式的、標準的、真正的成人,不僅僅是要行成人之禮――男子二十歲時舉行的冠禮,而是要真正學禮、知禮、立於禮,在道德修養上嚴格要求自己。如“子路問成人。子曰:“若減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論語?憲問》只有一個人的心智達到了足夠成熟的程度,已經充分地社會化,可以成為完全的社會參與者,並且可以掌控自己的情緒和慾望,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才能算成人。

  總之,不管是灑掃應對進退之禮,還是六藝之禮,都以培養人的德性為旨歸。而“禮”作為一種涵蓋面極廣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情感,它包括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儀表方面,“禮”對人的容貌、顏色、視聽、坐臥、衣冠、飲食、行止、揖讓等,都做了具體的規定,如“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矣。”《論語?泰伯》在競技的禮讓方面,孔子說道“: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論語?八佾》在與人交往方面,與長、幼、上、下和朋友相交,皆有一定之禮。如對長者之禮貴在尊敬,對上級之禮貴在忠誠,對下人要寬惠,與朋友交往要講誠信,所謂:“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而》子夏也曾轉述孔子的教導說:“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等等。可見,《論語》中“禮”是對人們立身處世道德修養的全面提升。特別是在現代,人們在一心追逐經濟利益,追逐權力的時候,而淡化了對個人修養的提升。甚至不顧自身的名聲,最終害人終害己,臭名昭著,得到應有的懲罰。

  參考文獻:

  [1]《禮記》[M ] 中華孔子協會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論語》[M ]中華書局 2006

  [3][法]安德烈?比爾基埃,克里斯蒂亞娜?克拉比什-朱伯爾,《家庭史》第一卷上冊[M ]袁樹仁,姚靜,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

  [4]《儒家家庭倫理及當代價值》[J] 河北大學哲學博士學位論文

  [5]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M ].上海:學林出版社,1987:79.

  [6]《孟子》[M ]中華書局 2004

  [7]《荀子》[M ]中華書局 2004

  [8]宋.釋道原撰《景德傳燈錄》[M] 廣陵書社 2007

  [9]臧文軒《關於孔子思想中“禮”文化起源與發展的探析》[J]文史線上 2012年4月刊

  [10]周和《古禮今談》[M ] 廈門外圖臺灣書店有限公司 2002

  篇二

  【摘 要】部隊新聞編輯在我軍特色先進文化建設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其個人修養高低直接影響著報刊的質量和廣大官兵的精神文化生活。新聞編輯必須適應使命任務的需要,自覺從職業道德、知識儲備、業務技能、工作作風等方面加強個人修養。

  【關鍵詞】新聞編輯 個人修養 報道質量

  修養,是指“人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和知識技能等方面經過鍛鍊和培養達到一定的水平,也指逐漸養成在為人處事方面的正確態度”。每個人都有其修養,新聞編輯的工作屬性及其所生產作品的傳播屬性,決定了其個人修養具有共享性和擴散性,其修養高低直接影響著報刊的質量,間接影響的可能會是廣大官兵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價值導向。做編輯,首先要做人,在多媒體競相爭雄的全媒體時代,軍隊報刊要想贏得讀者、贏得官兵,發揮好傳播先進軍事文化、凝聚意志力量的作用,編輯在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提高編輯的個人綜合修養就顯得重要而迫切。

  一要有強烈的使命意識。編輯的使命意識即編輯對其行為活動所產生的社會作用和意義應當擁有的情感和承擔的責任。軍隊編輯人員具有什麼樣的使命意識才能適應新聞宣傳工作?簡言之,就是對國防和軍隊建設事業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對廣大官兵的工作生活尤其是精神文化生活要有強烈的情感認同。一個沒有強烈使命意識和責任感的人是擔當不起新聞傳播的歷史重任的。當前,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事業正處在大發展大跨越的歷史階段,海軍全體官兵正在為實現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和海軍夢而努力奮鬥,在這場驚天動地的巨集偉實踐中,需要大批富有強烈使命感的包括新聞編輯在內的宣傳骨幹隊伍為海軍現代化建設搖旗吶喊、擂鼓助陣。只有在對國防和軍隊建設強烈的責任心的感召下,新聞編輯的內在激情才能洶湧澎湃,揭示出他們心靈深處的感情變化,編輯出開啟智慧、啟發自覺併為廣大官兵所喜聞樂見的高質量報刊。

  二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道德是編輯修養的重要因素,它表現為自覺的道德意識、道德信念及道德行為和情感與思想、意志等構成的比較穩定的精神狀態。編輯是新聞傳播的主體,在新聞實踐中需要有明確的審美理想去搭建自己的傳播框架,因此,良好的職業道德,是編輯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的先決條件,也是不辱使命地做好軍隊傳播工作的必備修養。由於新聞編輯處在軍內外環境的“瞭望哨”位置,對我軍所處的社會環境、擔負的使命任務和官兵成分結構的變化,對當前意識形態領域尖銳複雜的鬥爭認識比較深刻,這就要求編輯除了應具有的公道正派、誠實篤信、兢兢業業、廉潔自律等品德外,還需要有追求真理、維護公正、仗義執言的情操。在人的所有美好品德中,奉獻精神是內在美的最高境界,對新聞編輯來說,更是如此,只有始終做到默默奉獻、持續奉獻、無私奉獻,部隊的新聞傳播事業才能得到創新發展、科學發展。

  三要有豐富廣博的知識。新聞傳播涵蓋部隊建設的方方面面,部隊先進特色軍事文化異彩紛呈,官兵精神文化需求多種多樣,這就要求編輯需要具備豐富淵博的學識。知識貧乏、學問淺薄、缺乏文化修養的編輯,精神生活必定枯燥乃至枯竭,更無法勝任編輯崗位。更何況在當前資訊化發展的快車道上,科技發展、社會進步日新月異,學習新知識,運用新知識,對新聞編輯來說較之以往更加迫切。知識廣泛、淵博,有助於編輯增強對新聞的敏感性和判斷力,在認識國防和軍隊建設規律、反映基層官兵工作生活的過程中避免絕對化和片面化,儘量杜絕差錯。首先,要在加強學習上確立更高標準,勤於學習、善於學習,更新知識,拓寬視野,用新知識充實自己、完善自己,利用新知識去解決新聞實踐中遇到的新問題,更真實、準確、全面、生動地反映現實生活的發展變化。其次,要逐步豐富自身知識儲備、完善知識結構,既要爭做新聞傳播業的行家,也要努力成為博學多才的“雜家”。總之,無論怎樣深奧的知識,藏在編輯頭腦中,總會有一天在電腦桌上應用到它。

  四要有熟練的業務技能。“沒有金剛鑽,不攔瓷器活兒”。對於採寫、編排、修改等十八般武藝,編輯都應該熟練掌握,這是編輯的基本功。就選稿來說,具有熟練的業務,才能慧眼識珠選出質量上乘的稿件;就修改稿件來說,新聞體裁多種多樣,有訊息、通訊、評論、雜文等,編輯首先要有駕馭這些體裁的表現方法,才能在提筆修改稿件時得心應手。倘若編輯的文字能力不過關,改稿時必然捉襟見肘、力不從心,不僅稿件中的差錯發現不了,甚至有可能越改越糟。修改稿件顯示編輯新聞寫作的能力,配置稿件、製作標題、版面安排的技巧等,也都需要編輯熟練的業務能力。同樣的材料、內容和主題,在不同的編輯手中,標題的選取、版面的編排、文字的潤色等方面展現出的效果往往會不同。特別是在目前報刊同質化現象比較普遍的情況下,編輯在不失事實的前提下,對稿件提煉包裝,就顯得越來越重要。因此,要想在競爭中顯示出自己的特色、贏得自己的地位,編輯必須以精湛的業務為依託。

  五要有嚴謹的工作作風。編輯是新聞作品的檢驗員,承擔著把關定向的角色,責任重大。謹小慎微、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是必不可少的修養。從筆者個人經驗來看,報刊上出現的錯誤,或多或少與編輯有關。有的差錯是由編輯的知識欠缺所致,有的則是粗心大意,沒有仔細認真地對稿件進行分析檢查造成的。一般來講,明顯的差錯很容易被發現,也有一些差錯隱藏在字裡行間或不起眼的細節裡,需要編輯在修改稿件時前後對比、深入思考才能發現。面對一篇稿件,編輯應當從政治原則、邏輯結構、事實依據、技術關口等方面綜合去考量,無論是校正一個錯誤、核實一條資訊,還是增減一段材料,都要有明確的依據,不能想當然,尤其對於自己拿不準、吃不透的問題,要向書本和專家請教。同時,要特別注意防止在改稿過程中因為編輯的原因而衍生出新的差錯或問題。尤其要對涉密內容嚴格把關,堅決避免對軍事訓練、重大活動的反映資訊量過大、過細而造成洩密問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