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中國夢演講稿

  作為一名記者,怎樣演講自己的中國夢?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參考。

  篇1

  作為一個懷疑主義者,我對一件事情、一份工作,評判的標準和《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類似,那就是有沒有意義。

  十四年的記者生涯裡,我經常問自己,農民種植糧食、工人制造汽車、教師教書育人……這些職業的意義都是顯而易見的、易於理解的,那麼,記者這份聽起來高大上、實際上平凡而又瑣屑,看上去自由自在、實際上隨時出發永不停歇的職業到底又有什麼意義呢?

  那一年冬天,一對來自湖南的夫婦來到報社,焦急地訴說他們在長春一所大學讀書的女兒小曹已經失蹤多日。我一邊冒雪奔走在學校、公安局、醫院和志願者之間,一邊在報紙上苦苦呼喚女大學生的歸來,同時心懷僥倖地構思見到女孩時要如何嚴厲地批評她的貪玩。可當我聽到女孩跳樓自殺的噩耗,聽她的同學追憶起她對大學生活的失望,聽她一夜白頭的父母回憶女兒在電話裡對生活中種種不如意的哭訴,我覺得我的工作剛剛開始。我採訪了心理學家、教育專家,寫下關於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的思考,並邀請到心理醫生來報社開通熱線,解答形形色色的成長的煩惱。十二年過去了,今天,各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健康之網已經織就,成了陪伴心靈成長的有力“支點”。——關注一個新的社會問題,我覺得我那一天的出發是有意義的。

  那一年春天,接到某礦區周邊私挖小煤窯猖獗的熱線後,我和電視臺的同行裝成買煤的客戶,費盡周折來到了被偽裝成民宅的小煤窯外面,卻被兩名彪形大漢攔住。事先商量好的臺詞一下忘光了,幸虧電視臺的大哥夠機智,一把把我推到身後,氣沖沖地指責對方:“你們嚇著我媳婦了。”趁對方愣神之際,我終於影后附體,探出頭來怯怯地說:“買點煤這麼費勁,咱這浴池別開了吧。”於是,我們成功了,兩名男子不僅帶我們實地踏訪了這個小煤窯,還領我們把周邊幾個小煤窯走了個遍,我也完成了一份沉甸甸的報道。後來,這一礦區得到綜合治理,私挖濫採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困難群眾得到幫扶救助。——關注一個區域的平安和諧,我覺得我那一天的出發是有意義的。

  那一年深秋,我在一所監獄採訪時結識了當時正在服刑的大劉,民警介紹說他喜歡寫作,屢屢投稿卻總是石沉大海,希望我能指導他寫寫新聞稿。他遞給我一份手寫的關於當天活動的稿件,一直漠然的臉上表現出既緊張又期待的神情。我採用了他寫下的部分內容,對於民警轉寄來的他的作品,無論是新聞還是詩歌、散文,我都認真閱讀,提出修改意見,並且有選擇的發表在報紙上。民警說,這件事激發了他的改造熱情,他在獄中的表現一天比一天好,屢次立功減刑。直到有一天,終於脫下囚服的他扛著一袋大米找到我,他說:“孔記者,雖然你比我小十多歲,但你是我最尊敬的人,你給絕望中的我帶來希望,你放心,就算為了不辜負你給我改的稿子,今後我也要做正當的生意賺錢。”——關注一個人的命運轉折,我覺得我那一天的出發是有意義的。

  時光荏苒,我關注的目光因歲月的洗禮而更加深沉。從一個人的歡笑淚水,到一家企業的盈虧沉浮,再到一座城市的幸福活力,作為一名基層新聞工作者,我走遍了我所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城市鄉村,親眼目睹了她的揚帆遠航、日行千里。作為時代的記錄者,我和我的同行們忠實記錄了地震、洪水面前的眾志成城;奧運聖火點燃、神舟翱翔九天時的百年夢圓;全國兩會上吹響的復興號角;聯合國大會上傳遞的中國聲音。作為航程的瞭望者,我們還將時刻心懷家國夢想,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譜寫壯麗篇章,守望我們深愛的祖國一路平安。——關注我們所處的時代,廣泛而直接的參與社會程序,我覺得我的隨時出發是有意義的。

  但僅有意義,並非全部。

  今年5月的一個清晨,我從夢中猛然驚醒,時鐘的指標讓我如墜冰窟,“我的採訪遲到了”,這個令人恐怖的念頭劃過腦海的瞬間,我以最快的速度跳下床,胡亂地套上衣服。被驚醒的愛人趕緊拉住我:

  “我記得昨天夜裡臨時通知這個採訪取消了。”我用顫抖的手抓過手機,使勁地翻閱通訊記錄,前一天夜裡十點,我的主任的確給我發來了該採訪取消的通知。我一下子癱倒在床上,甚至沒有力氣脫下穿了一半的裙子。我把臉埋在被子裡,與後怕相攜而來的是一陣陣懊惱,當記者十多年了,為什麼面對工作還這麼緊張、這麼不從容?後來我在聆聽一位前輩的演說時終於明白,那說明我依然敬畏著這份職業。正是這樣的對職業的敬畏之心能夠讓我對新聞工作始終充滿熱忱與投入,讓我銘記 “無論技術多麼嫻熟都不能取代內心的真誠”,讓我無論走出多遠,都不會忘記自己為什麼出發。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我叫解靜,是廣播電視臺社會新聞部《蒜鄉播報》欄目的一名記者,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做無悔的追夢人和踐行者》

  涓流匯海,聚沙成塔,中國夢是個人夢的匯聚,也是集體夢的最終歸宿,所以中國夢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夢,它漸行漸近,是你我他共同給力的結果,是國家社會個人的不斷前行。“中國夢”正在成為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個新標識,激勵著華夏兒女向著心中的夢想乘風破浪、奮勇前進。作為最基層的新聞媒體,作為一名長期一線工作的新聞記者踏踏實實、盡職盡責做好我們的新聞工作,為社會的和諧發展傳遞正能量,做實現“中國夢”的踐行者是我無悔的追求。

  弘揚主旋律是我們的職責;傳遞正能量是我們的道義;做輿論監督是我們的良知。因為我們是記者,我們無時不在為因自己的努力而化解了一起糾紛,或者解決了他人的燃眉之急而驕傲;因為我們是記者,我們感知到了在潤物細無聲的社會進步發展中,有我們推動的力量在裡面;因為我們是記者,在幫助別人實現夢想的同時我們也獲得了夢想實現的甜蜜和幸福。今年七月,在《蒜鄉播報》開展的“情聚蒜鄉,圓夢學子”助學行動中,我們認識了一位家庭特別貧困的寒門學子,他叫李新奇。14歲的時候爺爺和媽媽被癌症奪去了生命。爸爸又在車禍中失去了右腿和右臂,完全喪失了勞動能力。每到收蒜的時候,就是一家最困難的時候。家裡七畝地的大蒜都是爸爸李建軍拖著一條瘸腿自己收自己晾,新奇說,“爸爸挖蒜,在地上爬,滿身都是泥,三趟就磨破一條褲子.”爸爸趴著、爬著在地上一點點挖蒜的艱難情景是任何一個正常人都無法想象的,也是他這輩子都無法從記憶裡抹去的。李新奇一家的遭遇經過我們的報道後在社會上產生強烈反響,引起很多好心人的關心,有的給她家送去了生活用品,有的送去了錢。在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的資助下,幫助他圓了大學夢,成了村裡的第一個“準飛行員”。三年來我們共報道了40多名像李新奇這樣的“寒門學子”,在社會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的資助下幫助他們圓了大學夢,走進更廣闊的天地去追逐屬於他的夢想和未來。開始了生活的新篇章。

  憑著這份愛心和職責,我們相繼報道了家境貧寒又遭詐騙的李振存,報道了身患尿毒症家中失竊的郭良兵,報道了捐腎救子的偉大母親李福華,他們的事蹟都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也喚起了社會關愛的力量,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們度過難關,看到他們得到幫助時滿含熱淚的眼睛和一張張綻放在陽光下的笑臉,我們在為他們高興的同時更被社會正義的力量深深感動著,這讓我們感覺到世界真的很溫暖。

  作為民生記者,我們每天都在百姓生活的最基層來回奔波,在匆忙的奔波中,我也不斷成長,並深刻理解了作為一名民生記者,不僅要有巨集觀意識,大局意識,更要有對百姓的愛心、耐心和信心。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次廢寢忘食,幾年來的一線記者讓我嚐盡了其中的甜與苦。甜的是通過我們的報道群眾的困難得到解決,苦的是雖然我們盡了最大努力,但仍有一些部門和群眾對我們不夠理解。

  撣去風霜,新的征程向我們招手,我作為金鄉廣播電視臺記者中的一員,有決心更有信心把今後的工作做的更好,時刻謹記:心中有理想,筆下有責任,忠實記錄,理性發聲,勇於突破,大膽創新,做無悔的追夢人和踐行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工作。

  總有一種力量讓我熱淚盈眶;總有一種感動讓我深刻銘記;總有一個夢想讓我魂牽夢繞,力量不會終止,感動終將繼續,夢想一定實現。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我是汪冰揚梓,來自雲南省廣南縣的壩美。壩美是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一座小山村,也是無數文人墨客嚮往的世外桃源。世外桃源裡承載著無數中國人美好的夢想,當然也裝著我這個“桃源子弟”小小的記者夢和大大的中國夢。

  說起夢想,從古至今,人們都在不停地追逐。今天,“中國夢”在習具有震撼意義的演講中引起億萬人的共鳴,點燃了全球炎黃子孫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的激情。其實,中國夢就是我的夢,就是我們大家的夢!

  十一年前,我8歲,每晚七點,我們全家都會圍坐在電視機前收看新聞聯播,那時的我覺得記者是這個世界上最了不起的職業。看著他們在電視上流暢自如地播報新聞,我總是非常羨慕,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夠成為和他們一樣的人,出現在電視機裡。從那時起,我便在心裡埋下了記者夢的種子。可是對於我,對於一個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孩子來說,這個夢想似乎遙不可及……

  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讓我有機會實現我的夢想。如今的我,帶著我的記者夢,帶著我一個普通人的“中國夢”,考入雲南經濟管理職業學院,開始了我的逐夢歷程。我所在的學校是雲南省唯一的一所民辦“省級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厚德尚行”的校訓教會我要有一個新聞工作者的道德和擔當,要有紮實的新聞專業知識和嫻熟的技術技能。進校後,我對新聞專業有了更全面的認識,開始認真地學習專業知識、練習採訪、寫作、拍攝和編輯的技能。我們從大一就邊學邊做,活躍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搞採訪、拍照片、做報道……從我寫下第一篇新聞稿在廣播站裡播報起,從我進入校園電視臺演播室錄製播出第一期節目起,從我第一次按下快門第一次扛起攝像機拍攝起……

  我的腦海中閃現的是8歲那年面對電視機的那個夢想,心中陣陣激動,當年的夢已經不再是那麼遙不可及,我更加堅定了成為“無冕之王”的決心。

  在電視臺實習的日子裡,我跟隨記者拿起話筒走進人群,舉起攝像機面對著一張張陌生的面孔,用鏡頭和文字記錄下一個個真實的瞬間。當我在經歷過一次次疑惑、震驚、感動、同情和喜悅之後,我似乎漸漸明白了真正意義上的記者意味著什麼,記者不僅僅是“無冕之王”,更應該是“人民之友”。我渴望有一天,我也能成為這個光榮群體的一員。

  當然,實現夢想的道路並不平坦。在新聞採訪中,從大山裡走出來的我,常常感到視野不夠開闊,要領略外面世界的精彩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由於不夠自信,有時在採訪物件面前竟不知如何發問;在接聽新聞熱線時也不知道怎麼迴應一些市民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寫出的新聞稿還不能很好地體現新聞本身的價值…….等等。但是,記者夢已經成為了我的信仰,所以我能夠經受挫折、經受考驗,執著地堅守在我專業學習的陣地上。我開始了瘋狂的惡補——閱讀、寫讀書筆記、看報紙、做剪貼、看電視、記錄電視新聞中記者的每一個提問……我使盡每一分力氣,想讓自己的思想豐滿起來,筆頭流暢起來,技能嫻熟起來。我像一隻雛鷹,磕磕碰碰,卻誓不放棄,想要離開懸崖上的窩,去藍天裡體會翱翔的力量。

  我知道,在前行的道路上,也許我還會遇到更多的挑戰,但是,我不怕,因為:我愛我的夢想,我愛我的祖國!在中華大地這片熱土上,承載著千千萬萬各族人民的“中國夢”。我渴望成為一名優秀的記者,去發掘家鄉和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去播撒真、善、美的力量,去傳遞前進、溫暖與信任的正能量,讓我的家鄉——美麗雲南盡展獨特魅力,將我的祖國——華夏神州的美麗風采展現給全世界。我相信: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我的夢想終將會實現,我們每個中國人期待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終將會實現!

  朋友們,夢想是生命的動力,它為科學家創造奇蹟,為詩人喚起靈感,為國家創造輝煌,為人們帶來希望。中華歷史上無數的仁人志士,都擁有崇高的夢想,都為著崇高夢想而奮鬥,從而鑄就了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文明史。到了當代,因為懷揣夢想,才有了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因為懷揣夢想,才有了神州十號的成功發射;因為懷揣夢想,我們才昂首挺胸地走在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道上!

  朋友們,美好的願景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只要腳踏實地地走好每一步,每個夢想都會變得觸手可及。讓我們心懷夢想,過好每一個當下,做好每一件小事,不斷地累積和夯實夢想的基石。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實現自己小小的個人夢,我們就一定能實現大大的中國夢!此時此刻,我想說:我可以,也必將成為一名優秀的新聞工作者。我將繼續帶著自己的夢想,把每天的學習、每天的辛勞當作是實現夢想的每一步,我會努力,我會堅持,我會自豪,為實現我的記者夢,我們的——

  中國夢!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