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關於延安精神主題發言稿

  延安時期是一段激情燃燒的難忘歲月,是一個引人深思的偉大年代。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在陝西紅色革命史中,有兩段重要歷史與延安精神和“三嚴三實”發生了交集,分別是: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勳建立和領導的陝甘邊紅色革命根據地;彭德懷、習仲勳領導的西北局。這兩個時期構成陝西秉承延安精神和踐行“三嚴三實”的典範。

  陝甘邊紅色革命根據地是西北地區紅色革命的搖籃,分別以陝西關中地區的照金、馬欄和甘肅的南樑為中心,形成獨立自主的探索精神、團結奮鬥的合作精神、敢於犧牲的獻身精神、對黨和人民的革命事業無限忠誠精神等特定內涵,艱苦的鬥爭環境鑄造了根據地不得不嚴、不得不實的品性。這些都屬於延安精神的一部分。

  在中共延安時期,黨中央和西北局的關係就像首都和北京市的關係一樣。西北局既是一個獨立的地區行政機構,又是保衛黨中央的衛戍屏障。中央往往能從西北局的具體工作中發現對全國革命具有啟發性和指導性的經驗,這是以小見大;而西北局也能從中央的巨集觀決策中直接受益,馬上付諸實施,這是以大見小。這種密切關係體現了中央和地方、全域性和區域性、嚴和實、理論指導和實際執行之間的辯證統一。其寶貴的哲學思想是:只有從全域性出發的嚴,才能做好區域性工作的實;只有服從整體安排的嚴,才能兼顧個別利益的實。

  習仲勳同志在保衛延安的鬥爭活動中一直堅持走群眾路線,特別是他的防左糾偏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取得勝利的寶貴經驗,僅僅幾年時間,毛澤東對習仲勳的讚語從“年輕有為”變成了“爐火純青”,可見其品格之優、能力之強。這是他嚴抓實幹的結果。因此,陝西革命先驅對延安精神的重要貢獻來自淳樸踏實的工作作風和嚴以律己的生活作風,即陝甘邊必嚴必實傳統和西北局既嚴又實的傳統。

  篇2

  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執著於“解放全人類,把人類社會推進到空前未有、無限光明、無限美妙的幸福境地”的崇高理想,他們勤政為民、埋頭苦幹、無私奉獻,從群眾工作的多個層面,都為我們樹立了豐碑和典範。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艱苦奮鬥為主要內容的延安精神,充分展現了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的魚水深情,體現著共產黨人為民務實清廉的行為風範,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積極弘揚延安精神,認真汲取延安時期的歷史經驗,有效繼承延安時期黨的優良傳統,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對於密切黨群關係,切實踐行群眾路線,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群眾滿意的實效具有重要理論指導價值。

  一、弘揚延安精神,要以群眾幸福為檢驗標準,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牢固確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具體說,就是要反對享樂主義,毫不動搖地堅持崇高的理想信念,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領導,毫不動搖地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密切聯絡群眾,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靈魂。堅定而正確的政治方向,對於馬克思主義政黨來說,必須把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統一起來,依據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願望,從實際出發,確定不同歷史階段的主要任務及實現該任務的有效途徑,並使自己的政治主張有效地轉化為億萬群眾的行動綱領。延安時期,毛澤東就曾指出:“政治方向就是指示全國人民要走的路”。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抗戰必勝,建國必成”的政治方向,體現了黨當時在理論和道路上自信,也體現著黨對民心、民意和民望準確把握的自信。

  “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延安時期,黨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成功解決了由什麼人來確保政治方向堅定正確的關鍵問題,培養造就了大批德才兼備的領導幹部和專門人才。重視理論學習和思想教育是黨一貫的優良傳統和基本經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後,為加強對各根據地的領導和建設,黨在延安先後創辦了三十多所幹部培訓院校,培育了幾十萬治黨治軍治國的精英。一位外國朋友稱讚說:“共產黨真了不起,吃的小米飯,啃的《資本論》”。毛澤東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明確為抗日軍政大學的教育方針,並勉勵學員要做好三個犧牲的準備:犧牲升官、犧牲發財、犧牲生命。在當時,黨始終把政治方向的確立放在第一位,延安成為了培養人、鍛鍊人、提高人的如火熔爐。一批又一批黨員幹部在延安經過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以及黨的傳統、歷史和組織紀律教育,堅定了無產階級的立場,增強了為人民服務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展現了良好的作風,成為了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中堅力量。

  當前,一些領導幹部精神懈怠、情趣低俗、奉行及時行樂的人生哲學,一些領導幹部拈輕怕重、安於現狀、陶醉於已經取得的成績,一切領導幹部對群眾漠不關心、私利意識膨脹、腐敗案件層出不窮。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原因雖有很多,但說到底,不外乎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和對外開放的環境中,忘記甚至背叛了共產主義理想,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和追求。因此,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朝著什麼樣的目標繼續前進,依然是關係黨和國家的發展方向和前途的重大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凝聚著億萬人民的奮鬥和犧牲,承載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厚望和重託,是發展中國、穩定中國的必由之路。為此,我們必須強化政治學習、提升理論素養,自覺維護黨的工作的大局,有效增進同廣大人民群眾的感情和聯絡,不斷增強政治信念的堅定性、不斷增強政治鑑別的敏銳性、不斷增強政治忠誠的可靠性。毫不動搖、一以貫之地堅持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實現富民強國的偉大夢想作持久、紮實和深入的工作。

  二弘揚延安精神,要以群眾擁護為檢驗標準,始終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具體地說,就要反對形式主義,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集思廣益、從善如流,堅持開拓進取、求真務實,多幹讓人民滿意的好事實事。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是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絡實際的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也是遵循客觀規律、務實管用地解決好發展問題的必然要求。

  在遵義會議和六屆六中全會上,我們黨分別糾正了土地革命戰爭後期的“左”傾錯誤和抗戰初期的右傾錯誤,但是由於沒有來得及對黨內歷次錯誤的根源進行深刻總結,指導思想上存在的模糊的認識沒有釐清。為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從1942年2月到1945年4月,毛澤東領導開展了延安整風運動,著力在全黨範圍內整頓學風、黨風和文風。經過這場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和思想解放運動,全黨同志從根本上端正了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態度,學會了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認識、解決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理論聯絡實際,密切聯絡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逐漸成為全黨的工作作風和思想作風。特別是把學風問題作為“第一個重要的問題”,強調以研究中國問題為中心,大興理論聯絡實際之風、調查研究之風,認真總結歷史經驗,拿起了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勇於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使全黨各級幹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普遍提高,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普遍增強。全黨上下團結一致、開拓進取,以優良的作風,不斷開創出新的工作局面。

  當前,有的領導幹部知行不一、弄虛作假,天天忙著開會、做指示,即使下基層調研也是坐在車上轉、隔著玻璃看,習慣於替群眾拿主意,卻沒有考慮群眾真正的需求。調查研究隔層紙,政策執行就會隔座山。出現這樣的問題,都是形式主義在作怪,都是思想路線出了問題。延安整風中,黨堅持把堅持實事求是作為核心內容,形成了全黨高度的團結,大大加快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程序。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在黨中央的倡導下,各級領導幹部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暢所欲言,集思廣益,所以也才有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

  實事求是,理論聯絡實際,說到底就是要聯絡到群眾的工作和生活的實際。延安時期,毛澤東曾告誡我們在領導群眾的過程,一切要從實際出發,從實踐中來、又到實踐中去,一切要從群眾意願出發,從群眾中來、又到群眾中去。做好群眾工作,有效提升領導群眾的能力,一定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原則,要抓住以下三個環節:一是深入下去,有效集中。工作方案制定之初,科學掌握資訊是非常關鍵的。既要擴大覆蓋面,充分、廣泛地兼收,又要“解剖麻雀”,細緻、準確地精選。同時,要進一步分析研究、不斷效驗,避免方案沒有出臺就已經淪為空論的危險。二是具體指導,有效落實。工作方案提出後,不能僅僅滿足於一般性的號召和要求,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要在執行力上下功夫,選擇個別或具體環節加以指導,切身參與其中,既要積極示範和引導,又要不斷從群眾的工作實踐中汲取營養和智慧,敢於自我否定、敢於推陳出新,盡心竭力地把正確的主張轉化為群眾自覺的行動。三是總結完善,有效提升。胸懷坦蕩、開誠佈公,請群眾全程參與,讓群眾評判,受群眾監督,及時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在實踐檢驗和經驗積累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總結和修正,使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成效更加符合群眾的願望和要求。

  三弘揚延安精神,要以群眾滿意為檢驗標準,始終堅持“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具體地說,就要反對官僚主義,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領導群眾工作的能力。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延安精神的本質,是黨的政治立場和行為準則,也是黨的根本宗旨。延安時期,共產黨人堅信“只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的信念。他們勇於為人民的利益而死,積極探索、實踐愛民、親民和利民政策,把陝甘寧邊區建設成為了民主、模範的抗日根據地。從1937年到1946年,邊區先後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民主選舉,選民的參與度高率達百分之八十以上。當時,不僅面臨緊張的戰爭環境,而且交通閉塞、文化程度不高、選舉手段落後,但是人民群眾之所以對民主選舉有如此高漲的熱情,是和選舉本身真正體現了他們的意志密不可分的,也是和他們對這種權利真實執行有效性的高度認可密不可分的。

  延安時期,我黨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積極調查研究,切實關心群眾疾苦,真誠傾聽群眾意見,不斷把分散的、不繫統的意見集中起來,形成指導全域性工作的方針政策。 1941年困難時期,陝甘寧邊區徵糧數量偏高,引起一些群眾不滿,甚至咒罵。在派調查團瞭解群眾“咒罵”的真實原因之後,毛澤東深刻反省了黨的政策,並及時調整了徵糧數量,得到了邊區群眾的高度讚譽。針對邊區某些工作人員輕視群眾物質利益,甚至對群眾“竭澤而漁”的錯誤思想,毛澤東強調要以90%的精力幫助群眾發展生產,以10%的精力從群眾那裡取得稅收。1941年11月,我們黨積極採納了李鼎銘先生的提案,先後進行了三次“精兵簡政”。從此,邊區黨政軍機構消腫了,工作效能提高了,人力物力節約了。更重要的是,減輕了人民的負擔,密切了黨群關係,為戰勝艱難困苦起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當前有些領導幹部脫離實際、脫離群眾,高高在上、漠視現實,唯我獨尊、自我膨脹,其實質就是沒有處理好與人民群眾的關係,沒有擺正自己同人民群眾的位置,在貫徹執行群眾路線上缺乏自覺性和堅定性。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有著十分豐富的內容和非常具體的要求。首先,要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上,始終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終要“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其次,要切實關注民生、改善民生、解決民生,“給人民群眾以看得見的物質福利”。再次,要牢記“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要不斷深入基層、深入生活、深入群眾,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有效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與藝術。這樣,我們的工作才能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我們的事業也才能真正無往而不勝。

  四弘揚延安精神,要以群眾信賴為檢驗標準,始終堅持“專為國家民族勞苦民眾做事”,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具體地說,就要反對奢靡之風,堅持謙虛謹慎,增強憂患意識和使命感,強化奉獻精神,注意防微杜漸,樹立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

  艱苦奮鬥、自力更生是延安精神的標誌。我黨和中國革命是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發展壯大的,鑄造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甘於奉獻、以苦為樂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依靠這種精神,我黨戰勝了國內外強大敵人,戰勝了無數艱難險阻,使革命事業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我黨在經濟和財政等方面遭遇了巨大的困難,陝甘寧邊區出現了“幾乎沒有衣穿,沒有油吃,沒有紙,沒有菜,戰士沒有鞋襪,工作人員在冬天沒有被蓋”的窘迫境地,面臨著“餓死呢?還是解散呢”的危險。為此,從1941年開始,在黨中央的發動和領導下,陝甘寧邊區和各抗日根據地迅速開展了以發展農業為主的大生產運動。1943年10月,毛澤東視察了由昔日的爛泥潭變為陝北好江南的南泥灣,他興奮地說:“困難,並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動手征服它,它就低頭了”。延安時期,我們的黨的領導幹部犧牲了個人的私利,和廣大群眾同甘共苦。“沒有貪官汙吏,沒有土豪劣紳,沒有結黨營私之徒,沒有萎靡不振之氣”。1937年11月,毛澤東在給表兄文運昌信中說:“我們這裡僅有衣穿飯吃,上自總司令下至伙伕,待遇相同,因為我們的黨專為國家民族勞苦民眾做事,犧牲個人私利,故人人平等,並無薪水”。在親身訪問了延安以後,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由衷地感觸說:“共產黨的負責幹部住在寒冷的窯洞,吃著簡單的飯食,憑藉微弱的燈光,長時間的工作。那裡沒有講究的陳設,很少物質享受,但是住著頭腦敏銳,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延安時期,人民群眾之所以認定共產黨是救星,是因為他們首先是公僕,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勤務員。

  當前,有的領導幹部揮霍無度、生活奢華、甚至腐化墮落,有的權謀私、熱衷於個人享受、超出規定的生活待遇安之若素,有的作風不檢點,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些情況的存在,既加大了財經的負擔,敗壞了社會風氣,同時也背離了黨的宗旨,疏遠了黨和群眾之間的感情和距離。在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我們面臨著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這些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更為緊迫。居安思危,臨危思進。有壓力更要有動力,思長遠才能更從容。敬畏歷史、敬畏人生、敬畏百姓,是思想上的一種醒悟,也是政治上的一種成熟。對個人是成事之道,對國家是強盛之途。為此,我們必須強化制度建設,教育、督促和約束黨員幹部做到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同時,必須強化思想建設,突出宗旨意識和使命意識,使每一位黨員幹部都能夠“吃苦在前,享受在後,不同別人計較享受的優劣,而同別人比較革命工作的多少和艱苦奮鬥的精神”,保持共產黨人的奉獻精神和崇高品格;此外,還必須強化作風建設,使每一位黨員同志都能夠嚴格要求自己,穩住心神、管住行為、守住清白,做到一塵不染、一身正氣、一心為公,保持共產黨人的進取精神和清廉形象。

  長期以來,延安精神都被譽為是我們黨凝聚人心、團結奮進的強大動力,是我們戰勝困難、奪取勝利的重要法寶。當前,積極弘揚這種精神,有效發揮她集中體現著黨的性質和宗旨、集中體現著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集中體現著中國共產黨人崇高品德和偉大情懷的重要作用,牢牢抓住服務群眾這個根本,加強理想信念和黨性修養,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謙虛謹慎、求真務實、艱苦奮鬥,就一定能夠在各項工作中都取得群眾滿意的成效和無愧於時代的業績。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