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幹部弘揚延安精神專題發言稿

  延安精神就是艱苦奮鬥的精神,理論聯絡實際,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實事求是的精神。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幹部弘揚延安精神的專題發言稿3篇,歡迎大家閱讀。

  篇1

  弘揚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培養和形成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結晶,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和傳家寶。實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理論基礎和共產黨人世界觀的集中體現。

  準確把握實事求是。注意經常不斷地解決思想路線問題,堅持實事求是,這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也是我們黨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實事求是是一種科學世界觀。它要求人們,在認識和分析問題時,不能從任何主觀臆斷出發,必須從客觀存在著的實際出發。就是用無產階級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分析、認識問題;就是立黨為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有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看待歷史、現實和未來,看待中國和世界,看待全域性和區域性,對待集體和個人,對待成績和不足,才能真正做到實事求是。

  二、實事求是是一種科學方法論。認識世界的目的是為了改造世界,毛澤東同志對“實事求是”作了一個經典性的論述,指出:“‘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絡,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並且強調“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要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際結合起來,是為著解決中國革命的理論問題和策略問題而去從它找立場,找觀點,找方法的。”實事求是解決的是立場、觀點、方法問題,是審視問題的角度。把根本立場、觀點、方法應用到具體事物中,轉化為具體的操作規程,要經過一系列的環節。如果無視這些中間環節,把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降低為解決具體問題的具體法則,必然導致教條主義和形而上學。“我們發揚延安精神,是為了解決現在的問題。現在的情況和延安時期的情況有很多不同了,要根據現在的‘實事’去求現在的‘是’。”

  三、實事求是是人類掌握現實世界的一種科學方式。人們掌握現實世界的方式,都是以社會實踐為基礎的。實踐是聯絡“實事”和“是”的橋樑。人們在實踐基礎上形成了與客觀世界的聯絡,一種是人與“實事”的關係。在這種關係中,人作為主體去改造客觀世界,取得不以自身為轉移的“是”,關於“實事”的真理性認識。不這樣,人們就不能達到改造客觀世界的目的;另一種關係是“實事”對人的關係,人們根據自己對“是”的理解而取捨“實事”,力圖使“實事”服從自己,把“實事”納入自身設定的“是”的範圍使“實事”符合自身的需要,結果是人受到“實事”的改造,人變成了被改造的物件。人通過實踐以實求是,以是取實,便達到了主客體的真理和價值的統一。

  四、實事求是的過程,實際上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過程。從群眾中來,是從“實事”中求“是”的過程,到群眾中去則是以從人民群眾中求到的“是”為指導,能動地改造“實事”的過程。實事求是知易行難。腐化墮落、違法亂紀者,自私自利心術不正者或者畏首畏尾瞻前顧後者,都是難以做到實事求是的。要做到實事求是,必須有一種大無畏的奉獻犧牲精神,達到無私的境界。能否做到實事求是,是衡量各級領導幹部,是不是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的一種標尺。

  自覺踐行“三嚴三實”。傳承好實踐好延安精神是廣大黨員幹部在新時期實踐“三嚴三實”的光榮使命和神聖職責。

  一、努力踐行“三嚴三實”,需要弘揚實事求是的精神,把實事求是作為一種政治信念和道德追求。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境界直接影響個人的判斷,進而影響整個社會的風氣。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修養的人,可以自覺抵禦各種利益誘惑,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和他人、集體和國家利益的關係。弘揚實事求是的精神,就是把個人發展和事業進步結合起來,把政績突出和品德高尚結合起來,把做好當前工作和追求長遠目標結合起來,以實事求是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價值追求;弘揚實事求是的精神。

  二、努力踐行“三嚴三實”,需要提高實事求是的能力,把實事求是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和基本素質。如果不能牢固樹立事物是不斷髮展的觀點,樹立實踐第一的觀點,樹立事物發展有其內在規律的觀點,就很容易犯主觀唯心主義的錯誤。缺乏實事求是的能力和理論儲備就會重“實事”輕“求是”,就會重現象輕本質,就會重偶然輕必然從而背離實事求是。因而準確把握實事求是的深刻內涵、擁有實事求是的知識保障、掌握實事求是的本領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三、努力踐行“三嚴三實”,需要形成實事求是的環境,把實事求是作為一種正式制度和規範要求。自律和他律從來是共同作用於主體性作用發揮的,二者缺一不可,只有把實事求是既建立在較高的主體覺悟和能力上,同時又建立在有力的外在監督保障上,實事求是才能真正實現。制度具有規範化、持續性的效果,一旦形成,就不易因為個人的因素而改變,就會促進風氣的改善。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使人們敢講、能講、願講真話,從而引導形成實事求是的環境和氛圍,使人們自覺實事求是,從而在實踐中真正做到實事求是。

  篇2

  延安時期是一段激情燃燒的難忘歲月,是一個引人深思的偉大年代。“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黨中央在延安13年所形成和堅持的工作路線。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我們農村黨員幹部必須樹立正確的群眾觀,始終堅定不移地走群眾路線,堅持不懈地做好群眾工作。

  一、堅定理想信念是農村黨員幹部在弘揚延安精神中踐行群眾路線的思想基礎

  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是延安時期黨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強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在新的歷史時期,面對體制轉軌、社會轉型、價值分化、利益多元的複雜形勢,我們更應堅定信仰、恪守信念、保持信心。一要以學習堅定理想信念。延安時期,在惡劣的生存條件下,全黨上下堅持學習、自覺學習蔚然成風,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帶頭學習、親自撰寫理論著作,利用戰鬥間隙開展幹部大培訓和整風運動,不但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幹部,而且實現了全黨思想的高度統一,為革命勝利奠定了堅實的思想政治基礎。因此,我們要大興學習之風,堅持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多讀黨的理論經典和最新理論成果,學習和領會經典著作和理論成果對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深刻剖析,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辯證論述,特別是要聯絡當前的形勢與任務,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全面增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二要以責任詮釋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是抽象的,它體現為一種使命、一種責任。堅定理想信念,就要體現和落實在履職盡責的行動中,有知責之心、擔責之能、履責之行。知責,就是要把職務當作義務來盡,把權力當責任來擔。在其位、謀其權、行其權、盡其責,把困難想在前頭,把工作做在前頭,把群眾的冷暖安危放在心頭。擔責,就是想方設法增長才幹,彌補短板,發揮潛力,從而達到知識與崗位的統一,能力與職務的統一。履責,就是立足崗位,忠於職守,身體力行,以一流的業績來詮釋理想信念。三要靠務實踐行理想信念。空談誤國,實幹興邦。要始終不忘對黨的莊嚴承諾,積極踐行自己的入黨誓言,把黨的目標化為人生追求,把黨的要求化為實際行動,把黨的需要化為努力的方向,在造福群眾的實踐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具體而言,就是要始終牢記黨的宗旨,找準自身定位,認真履行職責,多一些真抓實幹、少一些評頭論足,多一些大度奉獻、少一些斤斤計較,多一些團結友善、少一些是非恩怨,多一些主觀剖析,少一些客觀原因。要始終保持延安精神中的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鬥的作風,自覺維護黨的形象,主動關心群眾疾苦,正確對待群眾訴求,說群眾想說的話、辦群眾歡迎的事,真正在思想上、行動上與群眾打成一片、融為一體,使我們的工作在踐行群眾路線中獲得最廣泛、最可靠的群眾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