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書寫的正字問題教程

  嚴格正字是書法教學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所謂嚴格正字,就是書寫的漢字要做到形體標準化,使用規範化。眾所周知,文字是己錄相傳達語言的書寫符號,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如果我們連字都寫不清楚,寫不正確,就達不到交際的目的,當然就更談不上使用規範化了。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

  :漢字書寫的正字問題

  學習書法,人們往往只注意把字寫得好看、美觀,而忽視了漢字書寫的正字問題。規範漢字書寫是規範漢字在鋼筆楷書領域中的具體應用,在書寫正確、規範的同時,達到簡捷、流暢、美觀的要求。那麼,要寫規範漢字,是否需要對照印刷楷體字臨習呢?印刷楷體字由於印刷制板標準化的需要,統一筆畫、字形,因而看起來整齊、勻稱、清晰,但都缺乏變化,顯得呆板。我們在書寫鋼筆楷書時,可參照其筆畫、形態、位置去寫,但不能臨摹,因為每個人的書寫習慣與審美意趣不同,寫出的字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印刷體字。要防止受其影響,使寫出的字毫無生氣,僵化呆板,失去了自然生動和個人風格。更要注意不能信筆為體,任意為形,不講規範法度,看起來個性很強,實際上並不符合漢字美的原則,也不符合人們的欣賞習慣,甚至寫錯別字,自造字。要寫規範的鋼筆楷書,則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不寫繁體字、異體字、廢止字和自造字。

  2.糾正容易誤寫的筆畫。如“制”字左邊的中豎不要上下斷開;“出”字的中豎不可斷開,不能寫成兩個“山”字;“叫”字右部的豎折與長豎是相接關係,右邊不能透頭;“求”字左邊的點、提挑,不能寫成橫折撇;“貌”左旁部件“穿”的下端勿加筆畫寫成“泵”;“撇”字中間部件的中豎要一貫到底,不可中間斷開;“西、四、酉”等字中間應寫成撤和豎彎;“虐”字下邊部件開口方向不能向左;“雪”字下邊部件的中間一橫右邊不能透頭;“爭”、“事”等字中間的一長橫右邊要透頭;撇帶豎的字如“白”、“向”、“身”、“自”等,撤不能向左下透頭;短撇帶長撇的字如“舟”、“斤”、“瓜”等字,上撇不能出頭,等等。

  書法欣賞:
 

  3.注意獨體字作偏旁部首時字形、筆畫的變化,這將在第二節單列詳細介紹。

  4.糾正漢字筆畫書寫的筆序、筆數。因為有的規範字與舊字型不同,寫時要特別注意。比如“了”字應寫成兩筆;“片”字下部是橫折一筆寫完,不是橫和豎兩筆;“象”字中部是一撇,不是豎、撇兩筆;“卑”字及與“卑”有關的字,中部是一撇,再另寫一橫,不是撇折一筆;“禹”字及與“禹”有關的字,最後書寫是豎、提、點三筆,而不是豎提、點兩筆;“離”字最後書寫是撇折、點兩筆等等。

  5.糾正隨意增減筆畫、改變筆畫形態的不良習慣。因為很多字書寫時稍不注意就容易誤寫,如“馬”字首筆是橫折,若寫成橫折鉤則錯;而“鳥”字第二筆是橫折鉤,若寫成橫折則錯;“斥”字的下點與豎是相交關係,若寫成相接關係則錯;而“卜”字的點與豎是相接關係,若寫成相交關係則錯;“夭”字首筆寫成橫則成了“天”;“幹”字首筆寫成撇則成了“千”;“戌”字內短橫寫成點則成了“戍”字;“比”字左邊的豎提不能寫成豎彎鈞;“名”字的點寫出頭變捺則是“各”字;“夕”字的點下邊不能透頭;“蒙”字凸寶蓋下邊的一橫不能丟;“練”字右邊中間是橫折豎鉤;而“棟”字右邊則是豎鉤;“添”字右部下邊,豎鉤的左邊一點右邊兩點;“巳”字第三筆與首筆相離則是“已”字,與第二筆相接則是“己”字,如此等等,都是平時書寫時要注意的。

  6.辨析偏旁部首中一些容易混淆的寫法,如“匕”與“七”。在漢字中用“匕”作部件的字很多,如“比”、淪、尼、死、倫”等字,其中的撤與彎鉤是相交關係,不得出頭;而撇出頭與豎成為相交關係的字有“化、華、龍、叱、攏、籠、此。h即”等字。“七”字的橫不能寫成撇,豎彎鉤不能省略寫成豎彎,如柒、虎、虛”等字。

  7.糾正字之間的細微差別。如‘舊”是長形;“曰”是扁形;“冒”字上邊部件中的下兩橫與左右豎相離,相接則錯;“感”字是上下關係,不是半包圍結構;“市”字是點、橫,下帶一“巾”字;而“肺”字右邊部件是一豎貫下來。因此,要注意辨別形體,記清筆畫偏旁部首的正確寫法,弄清字音字義,平時要勤查字典,及時糾正漢字不規範的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