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中如何釣青魚的簡單技巧

  青魚俗稱青頭,黑頭,烏青,螺螄青,是生活中十分常見的淡水魚,也是釣魚常見的目標。大家都知道不同的魚種,釣魚技巧也是不一樣的,那麼大家知道釣青魚技巧有哪些嗎?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水庫釣青魚技巧

  技巧一:釣具

  竿

  用6米以上的硬調竿。

  線

  可以使用直徑為0.6毫米的釣魚線。主線也應在直徑0.4毫米以上,腦線不短於30釐米。最好使用繞線輪,竿梢上的風線應留長一些,以作溜魚用。

  鉤

  可以使用8號以上的釣魚鉤。釣魚鉤的彎部應寬一些,應川有倒刺的鉤。還可以將雙鉤、或另外增加一個鉤又鉤合在一起,外邊用餌料包住,類似炸彈鉤,因鉤多,鉤在青魚嘴中扎住多個部位,鉤得更牢。

  若是事先有目的地準備釣大青魚,還應準備扎鉤,因為抄網抄大魚不如用扎鉤穩當,抄網的柄較細,易折,抄大魚時,特別是岸邊與水面有一定的陡坎時,不如用長柄扎鉤。

  技巧二:釣魚餌料

  誘餌

  1蠶蛹粉誘餌,餅粉40%,蠶蛹粉35%,麵粉15%,魚粉10%,先將餅粉炒出香味,再將其他幾種粉類物質混合,加適量水拌勻,捏著不散,用作誘餌,也可用作炸彈鉤的糟食。

  2麩粉400克,炒蠶豆粉100克,玉米麵100克,麵粉或骨粉100克,加水調勻。

  3用釣場魚塘主用的顆粒飼料泡軟,再加入麥麩粉,少量麵粉,揉拌,拋投。

  4將螺螄肉,蚌肉剁碎,用麵粉、玉米粉、蝦粉揉拌成團。

  5將紅薯粉蒸熟,搗碎,加入麥麩、麵粉揉拌。

  釣餌配方

  1麥麩200克,商品餌釣青魚、草魚的成品餌各1袋,混合後加水調配製軟硬適度的餌團。

  2紅薯蒸至八成熟可以捏爛,然後加入適量的麵粉70%紅薯,30%麵粉,揉裡成團,包炸彈鉤。

  3將螺螄硒去外殼,螺螄肉切成肉丁,掛鉤直接使用。鉤尖應微許外露。

  4將螺螄肉末拌入紅薯泥中,加少量麵粉揉捏成團。

  5紅薯泥500克,成品餌半袋,酒泡小米50克,揉捏成團包炸彈鉤。

  6蚌肉、蜆肉都可做釣青魚的偁料。可直接掛鉤,或與麩皮、白麵、紅薯泥揉拌到一起混合使用。

  7將紅薯蒸到八成熟,切成小塊,穿鉤也可在紅薯塊外面蘸麵糊,蘸酒或香精。

  8將紅薯蒸成八成熟,搗爛,拌入麵粉中,做成麵糰掛鉤,在8~9月份收割水稻的季節釣青魚效果很好。

  技巧三:釣點

  青魚不似草魚好動,它喜歡在水底平靜處棲息。故此,釣點應選擇在遠離干擾,人跡罕至的僻靜處。一定深度的水域,螺螄,硯子,河蚌密集,水下有亂石的環境。其次,選擇水庫,湖泊的堤壩處和有標示的地方。

  但無論選擇何處作為釣點,都應釣深不釣淺。最佳的水深度為3~8米。因青魚能耐低氧,即使在梅雨季節裡,它也照樣咬鉤吞餌。從實踐看,青魚在梅雨季節的咬鉤率較高釣取它最佳的時段在每年的5~11月。

  技巧四:釣位

  在湖庫使用拋竿釣青魚:選擇釣位時,一定要找到緩坡或空曠的地方,引遛大魚時能有足夠的空間與它周旋。不要選擇河岸較陡,水面與河岸落差較大的地方和有樹或雜草較多的環境,以免給拋竿或抄魚帶來麻煩。

  技巧五:釣法

  使用拋竿釣青魚,首先要用拋重餌的方法誘魚,因青魚的胃口較大,餌少不足於將它留於釣點中,故此,在釣大青魚時一定要備足魚餌做窩。在湖庫等自然水域施釣。誘餌以浸泡過整粒小麥和砸爛的螺螄摻和做窩,有船的釣友可用塑料編織袋裝滿菜籽餅和小麥沉入釣點,然後在釣點做一醒目的標誌。進行飼釣,我國北方的釣友可用整塊的豆餅作誘餌施釣時,可用60%的麩皮20%的菜籽餅,20%小麥10%的麵粉,握捏成雞蛋大小的團餌施釣。冬季溫度較底時,可用串鉤掛蚯蚓或田螺施釣。

  技巧六:中鉤的反應

  使用拋竿釣青魚時,竿梢上最好不用鈴,有無魚中鉤可看竿梢的反應,青魚中鉤的反應有兩種。

  一種是魚中鉤後,繃直的釣線,在沒有預警的情況下事先沒有任何預兆突然回線。

  二是,拋竿的竿梢“大彎腰”反覆幾次。動作較慢不回線鉛墜沒有移位。出現上述動作時,釣者揚竿時,應力道大一些。

  如果,揚竿時感覺到鉤象掛底,則表明有青魚中鉤。還有一種情況也可以使你能判斷出,中鉤的是否是青魚。當你揚竿時,感覺到魚的掙扎不是很迅速,隨著你的收線它會在水下做左右擺動,而不是象其它魚浮出水面或是水底的中層掙扎。那你可以斷定,上鉤的肯定是青魚。

  技巧七:遛魚

  青魚中鉤後,很少有脫鉤的現象。這是由它吃餌方式所決定的。它不同於其它無咽齒的魚只要把餌吸進嘴就行。它是吸進嘴後要進行咀嚼的。我們從釣獲的青魚嘴上可以看出。青魚中鉤往往是嘴上有好幾只鉤。這就是它很難逃脫的原因。

  因此,只要在釣線所能承受的範圍內,大可不必緊張。把竿與水面保持70~80度的角,將釣竿弓住不能鬆線就行。當大魚要線時,要讓洩力裝置發揮作用使魚負重,不可將漁輪的線全部放光。在魚往深水遊時,釣線可時放時收,使大魚感到無奈,迫使它回頭向左右兩邊掙脫,以消耗青魚的體力,完成被動遛魚。

  在魚體力沒有完全耗盡時,收線的速度可放緩,千萬不要過早地人魚相見。若是看見被遛之魚主動地浮出水面,則表明青魚已無多少體力可以支撐,釣魚者可以進入主動遛魚階段。把魚引到自己的釣位前進行引遛。發現中鉤之魚翻出雞蛋大小的魚星之後。則顯現這條魚已被遛乏,再堅持一會,它連續出現三次以上的側翻,躺在水中不動時就可落抄魚。

  冬季釣魚的細節

  1,主攻物件魚的確定要準確

  冬季,隨著氣溫水溫的逐步降低,大多淡水魚活性不高,覓食不積極,有的甚至出現停食,在這個季節釣魚要以活性相對較高的鯽魚、鯉魚為主攻目標魚;

  2,釣組搭配的季節性常識要遵循

  “軟竿、細線、小鉤”是魚事的主色調;以傳統釣法釣鯽魚為例:四六調或五五調的溪流竿、0.3—0.6號的尼龍線、3—5號的細條鉤搭配為宜;浮漂的調釣宜主靈敏;以臺釣調漂為例:“調高釣低”為佳,但懸殊不宜過大,以2目左右為上;浮漂選用以魚訊語言清晰、反應靈敏的2、3#孔雀羽材質浮漂為宜;

  3,釣位的選擇要因時、因地、因水而論

  1,因時

  有太陽的天氣早晚相對釣深水,中午時段要釣淺;大霧天在霧散前的時段宜釣深水,霧散後宜釣淺水;陰天宜釣深水;

  有太陽的天氣早晚相對釣深水

  2,因水

  水體散發霧氣如水蒸氣狀時段宜釣淺水;用手試水有熱感時宜釣淺水;用手觸摸出水後的墜/鉤頓感冰寒時宜釣淺水;

  3,因地

  背風向陽是首選;水草等障礙物處比亮水處優;

  4,餌料的配置要注重腥味和活性

  1,傳統釣以酒米布窩、蚯蚓或紅蟲作釣為首選;

  2,臺釣講究誘釣合一,餌料以腥味為主,但餌料的狀態非常重要;

  蚯蚓、紅蟲要活體;餌料配置不能破壞其物理性,附鉤性、脫落性和霧化性均要好;魚有偏口食性的釣場要因地制宜,必須投其所好,尋找原塘顆粒或其它食源性餌料。

看過水庫中如何釣青魚的人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