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先進事蹟材料

  作為一名教師,傾注了滿腔熱血,揮灑一路汗水,作為班主任,和學生促膝談心,用自己的一雙手,一份愛心,將學生培養,桃李芬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資料,歡迎閱讀!

  篇一

  我叫**,是**朝陽學校幼教部一名普通的幼兒教師。大家都知道,**朝陽學校是所高規格的民辦學校,因為收費在我們這個地區相對較高,又有人說是“貴族學校”。因為規格高,學校對老師的要求便更加嚴格,因為收費高,家長對我們的要求便更加苛刻,所以,民辦學校的老師便有了更多的壓力,更多的酸甜苦辣。今天能有機會在這裡,把自己的一些工作經歷、感受與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我感到非常榮幸。

  1990年,我從淄博師範幼師班畢業,分到山機幼兒園,從此正式跨入教師的行列,成為一名普通的幼兒教師,我為自己能從事這份綿延亙古、傳遞未來的職業而自豪,我為自己能成為守護孩童心靈的使者而驕傲。為人師是我年少時的一個執著的夢想,我帶著對幼教這片淨土的嚮往,迫不及待地投身於幼兒園這個多彩的世界,在這片沃土中,面對那一雙雙靈動的眼睛,我漸漸地感覺到,作為幼兒教師,不僅要做蠟燭照亮幼兒,更要擁有一顆永恆的愛心。

  工作數年後,也就是在2001年,我應聘到**朝陽學校幼教部,這一年,可以說是我從事幼教工作的一個轉折點。從企業幼兒園走進了民辦幼兒園,無論思想還是身體都經歷了一場脫胎換骨的歷練。真的!說脫胎換骨一點都不過分,在企業幼兒園,工作要求相對較低,時間也比較寬鬆,一下子來到**,感覺在這裡一個月比原來幾年付出的還要多,壓力之大,是沒有經歷過這種轉型的人所無法體會的,當時在我看來就是扔掉了鐵飯碗,一下子變成了打工者,每學期還要進行考核,第一次感受末位淘汰的危機,如果幹不好,就會被淘汰,就會變成無業遊民。另一方面,我還覺得如果幹不好,無顏面對原單位的同事和朋友。因為當時大家得知我要到**時,是多麼的羨慕。所以,只有拼命地幹!其實是自己給自己施加壓力,不斷的努力努力再努力!當然我也曾彷徨過、鬥爭過,那是剛到**工作不久,班裡一個孩子在活動中不小心把鼻樑處碰腫了,據說這個孩子在家裡是三個保姆看著他,招生的老師不知做了多少工作,才招來的,剛入園幾天就發生了這樣的事,並且因此而退了學,我在以前的工作中從沒出現過這麼嚴重的安全事故,這次意外,我是多麼的自責與後悔啊,加之我這人性格內向,心事重,當時雖然已經三十歲了,心理承受能力卻極差,當時就不想幹了,但是,當我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時又反覆的問自己,難道你就這樣被困難嚇倒了嗎?難道你要放棄你的專業嗎?難道你要離開你所愛的孩子們嗎?痛定思痛,我只能更認真的檢省自己,每時每刻都緊繃自己的每一根神經,事無鉅細,無微不至,因為責任重於山,安全大於天啊!

  在民辦幼兒園的七年來,面對先進的、新的管理制度;面對新的環境和年輕的同事們,我覺得似乎身體內又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不斷努力,使自己多方面得到了更多的鍛鍊和學習。雖然每天就像上緊了發條的鬧鐘,不斷地在奔走,壓力非常大,但也正因為如此,我感覺工作和生活更加充實了。我常常在想:如果早十年或五年就能有這樣的工作環境和管理模式,那自己肯定會比現在優秀!

  **朝陽學校幼兒園,初創於2001年,教師大多是很年輕的大中專畢業生,像我這年齡的只有三四個,三十來歲,就屬於最老的了,所以不光要教孩子,還要帶老師,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我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無論是班級環境創設,還是區域材料的準備、家長工作、幼兒能力的培養等,我都盡力走在前列,2004年幼兒園參加市裡示範園和十佳園的驗收,2005年幼兒園又參加了省級示範園的驗收,在此期間,在園領導的指導帶領下,我和同事們一起投入了緊張和繁忙的準備工作中,比如:為班裡每一個孩子都建立成長檔案,其中,有每個孩子的日常學習活動的照片、美術作品、觀察記錄等;每天的溫馨提示、所學內容、家園聯絡內容、晨檢記錄、一日活動記錄、交接班記錄;每週的教學活動計劃、教育筆記、學習筆記;班級及走廊的環境裝飾;作品展示欄:其中每幅作品上都要有教師的評語及寄語;班級網頁、網上備課等,這些工作是正常上班時間無暇完成的,只有靠中午不休息,晚上加班加點來完成。晚上回到宿舍,倒頭便睡,記得我們周園長和老師們好開玩笑說:“咱們睡覺都不用拍啊”!還多次自己花錢為班裡購買物品美化班級環境,每一次都帶領班組的老師,圓滿完成領導交付的任務,充分地發揮老教師應有的表率與帶頭作用。也正是園裡提供了這麼一個發展平臺,有一個系統的管理模式,促使我和每一個教師不斷成長,不斷進步、不斷提高。

  高爾基說:“教育兒童的事業是要求對兒童有偉大愛撫的事業。”愛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是開啟幼兒心靈之窗的一把鑰匙。面對一群活潑好動、天真爛漫的孩子,要想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受到他們的尊重與愛戴,僅僅靠豐富淵博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我仔細琢磨研究各年齡段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努力把自己全部的愛心、耐心、細心傾注到每一個孩子身上。例如:哪個孩子哭鬧不願來園,我就耐心地給他講故事、唱兒歌、陪他們玩玩具……逗他們開心,穩定他們的情緒;哪個孩子不高興,我就蹲下來,和他平等交談,瞭解他心中的祕密,直至消除他的疑惑、煩惱;託班孩子小,還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經常拉尿褲子,年輕老師做不來,我是做媽媽的,我來為他們換洗,當其他老師問:“你難道不怕髒不怕臭嗎?”其實我也怕髒也怕臭,我的嗅覺和別人一樣靈敏。但是教師這一沉甸甸的責任把我心中原本的厭惡與反感趕走了。哪個孩子睡不著覺,我就尋找原因,對症下藥,培養他們良好的睡眠習慣;哪個孩子發生攻擊性行為,我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幫他們認識到自己的不對;哪個孩子進步了,我就及時給予表揚;注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鼓勵他們,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我現在帶的託班有個寄宿的孩子叫明明,一歲8個月就入托了,她是先上了半年的日託,今年8月份轉成寄宿的,記得她寄宿的第一天,她不是哭著找媽媽而是要找於老師,開始的幾天,晚上我都陪著她,在她的蚊帳裡拍著她、等她睡著了,我已經汗流浹背,每每這時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有人說:“晚上不是有寄宿老師嗎?用不著你管!”是的,晚上我完全可以不用管了,然而,當聽到孩子哭著要找我時,那種母愛的本能使我不忍離去;白天我班的老師還給她買好多好吃的東西,使她較快的適應了寄宿生活。中秋節放假回來,她媽媽告訴我,在家裡早晨一起床,明明就大聲嚷嚷著說“我要找於老師!我要找於老師!”她媽媽高興地說:“謝謝於老師!孩子放在你這裡我放心!”其實,我並不是為了博得家長的感激與讚賞,我做這些只是想讓每一位家長都放心、讓他們知道,他們的孩子在我心裡一樣也是至關重要的,他們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是完全可以放心、安心的。

  在教學工作中,我深知要給孩子一杯水,自己則要擁有一片海洋,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不斷的提高。尤其是在新《綱要》頒發以後,我大量翻閱幼教書籍,認真瞭解教育教學新動態,揣摩優秀教案中的新思想、新方法,並在日常教學中反覆嘗試實踐,努力將新的教育觀念運用的更準確,注重幼兒多方面能力的培養。讓幼兒做到“玩中學”,“學中玩”,努力做孩子們的引導者和參與夥伴。有時為了上好一節課,要準備一週、甚至更多的時間,幾年來,多次代表幼兒園承擔公開課任務,如:語言活動《拉大鋸》、綜合活動《鞋子的聚會》等,得到了同事、領導和家長們的好評。我還積極參加學部組織的課題研究----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主題教育活動,2007年參加省規劃重點課題獲先進個人稱號。幼兒園教玩具製作評比中獲一等獎;教師技能比賽鋼琴演奏二等獎;淄博市第二屆幼兒教師專業技能大獎賽繪畫比賽中獲二等獎;博山優秀教育部落格評選中獲“特殊貢獻獎”;在淄博市第二屆幼兒繪畫比賽中所輔導的幼兒參賽作品均獲得一等獎。

  這麼多年來我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班級工作繁雜而瑣碎,作為民辦幼兒園,

  家長工作非常重要,由於家長素質參差不齊,家長工作特別不容易做,為了班裡每一個孩子都健康成長,幾年來,我曾自費買上禮物做過無數次的家訪,記得那年暑期,有個叫文嶽的孩子,家住張店,送他回家的那天發現他的腿上長了好多的疙瘩,很像是蚊子咬的,當時我們也帶他去醫務室看過、也抹了藥膏,結果送他回家時,他媽媽對接車老師劈頭蓋臉就訓了一頓,說你們那裡怎麼會有蚊子?再這樣我們孩子就不在你們學校上學了等等,當時是孫園長和我一起利用星期天休息時間,買上禮物去了他們家,她媽媽正帶他在路邊的小診所裡打吊瓶,她不好意思的說,已經帶孩子到三院看了,孩子長的是一種病毒性的皰疹,根本不是蚊子咬的。還對我們說了好多客氣的話,這時心中的石頭才總算落了地。還有一次,晚上在家訪回來的路上突然下起了大雨,淋的渾身溼透像落湯雞一樣。當時回到冷清的教師公寓,累餓交加,委屈的淚水奪眶而出。然而,當看到家長對我們的工作更加理解支援和配合時,班級工作更加順暢時,孩子們在家園配合下更加健康成長時,心中的喜悅又是不能用語言能表達的。

  為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從2001年進校起就住在了學校教師公寓裡,以校為家,把當時剛滿三歲的兒子放在奶奶家,和愛人過起了兩地分居的生活。一週才能回家一次,記得那年帶寄宿小班時有個叫子涵的孩子,週六時他爸爸媽媽打電話來說由於出差回不來,不能接他了,讓我先帶著他,在家裡盼了我一週的兒子還等著我回家,我該怎麼辦?當時正好是大冬天,我帶子涵回家又怕來回換車凍著人家孩子,於是就讓丈夫帶兒子來學校一起住在教師公寓裡,結果睡覺時,子涵直接不讓我丈夫上床,也不讓兒子靠近我,這個孩子很有個性,他說“這是我的於老師”,於是我先摟著他等他睡著了,再哄兒子睡,丈夫只能睡在沙發上。

  因為每天早晨6:40就上班,早上沒有那麼早的車,所以每當週休返校時,只能週日晚上回校,華燈初上,本該家人團聚的時刻,卻要在兒子因不願離開媽媽的哭聲中和兒子分別;多少次兒子高燒不退、住院打針,我從來沒有因此請過一天假;還有一年丈夫騎摩托車送兒子上學,在雪地裡摔倒了,丈夫眼眶骨折,兒子也被摔的鼻青臉腫,我也沒請假,只是讓婆婆照顧著他們。去年我班有個叫劉星語的孩子,他的姥爺住院動手術,爸爸媽媽都在醫院裡,下午不能來接她,我就帶著她到宿舍裡,給她好吃的,給她講故事,和她做遊戲,逗她開心,一直到晚上九點多她媽媽把她接走。家裡老人、親人的病床前,兒子的家長會上卻從來見不到我的身影,記得有一次兒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我著急的批評他時,兒子哭著對我說了這麼一句話,他說:“從小到大你管過我多少?”是啊!兒子問得我啞口無言,我只是愧疚地抱著兒子說:“對不起!兒子,媽媽對不起!”

  前幾年,由於自己身體不好,一直喝了一年多的中藥,每天渾身乏力,但也沒有因此而休假或耽誤工作,期間還堅持完成了本科進修課程,取得了本科學歷,並順利通過了小教高階的評審,獲得小教高階職稱。

  沒有華麗的詞藻、精美的言辭,十幾年來,我只是用自己的愛心和實際行動默默無聞的為幼兒的成長鋪就一條陽光之路;付出自己全部的精力,和孩子們一起繪製美好的童年圖畫!工作雖然辛苦,也有辛酸,但同時也讓我體驗到了豐收的喜悅。記得有一次我帶託班的孩子們散步,一邊走,一邊高興地唱歌,突然有個孩子大聲地問我:“於老師,你快樂嗎?”聽到兩歲的孩子能說出這樣的話,當時的心情那豈止是“快樂”二字所能表達的,是的,我快樂,我因充實而快樂,因孩子們的幸福成長而快樂,因單位事業的發展而快樂,因自己的進步提升而快樂,當然,這快樂的背後,又凝聚了多少辛勞和付出,蘊含了多少遺憾和淚水呀!這讓我感悟出了一個真理,只要你用心去做,只要你用一顆母親的心去愛每一個孩子,你就能做得更好,就能體驗到成功與快樂。我的工作也得到了學校領導和同事的嘉獎和認可,1995年被評為“博山區先進幼教工作者”,2002—2008年間每年都被評為“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學科帶頭人”等稱號,還獲得**集團“巾幗模範”稱號。

  當然,在我們幼兒園有許多這樣的領導和老師,有的一年回不了幾次家;有的產假沒休完就提前上班;正是有這麼一個團結向上的群體時時鞭策我、鼓勵我,使我不敢有絲毫的鬆懈,始終勤勤懇懇,紮紮實實,細心善待每一個孩子,愛不是掛在嘴邊的一句口頭禪,愛要通過腳踏實地的辛勤勞動來實現;愛必須通過刻苦的鑽研與無私的奉獻來詮釋。多少次與孩子們遊戲時笑的前仰後合,使我感到孩子的聖潔和童真,彷彿又回到了難忘的童年;多少次和孩子們在一起,忘卻了煩惱,沒有了憂愁,體驗到了工作就是幸福。而這無數的“多少次”充實了我的教師生涯,也裝點了我的人生,雖然我沒有轟轟烈烈的成就,更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但我卻用我的雙手,我的心血,把一縷縷春風和我滿腔的愛播撒給每一個孩子。

  篇二

  自踏進教師進修學校,張建輝老師一直擔任班主任教育工作,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她深深體會到工作的艱辛與重要,因此她不斷地學習心理學、教育學和德育思想理論,一面在實踐中摸索行之有效的班主任工作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關注學生習慣培養

  “愛學生,就要為學生一生著想”,這是張老師的人生信條,她深信,行為日久成習慣,習慣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成命運,因此引導學生把握自己的命運,就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要培養良好習慣就必須從學生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抓起,這是培養習慣的著力點,也是培養學生的落腳點,張老師就是這麼做的。學習習慣、衛生習慣、團結友善習慣等,張老師都是先做要求,再細心指導,耐心幫助學生漸漸養成好習慣。

  幼師班學生由於大部分是留守學生,她們學習基礎差,行為習慣差,琴法課上張老師都是手把手一個一個地教,開學初期,極不注意衛生等習慣,喜歡吃零食,然後隨地一扔,張老師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總是默默地撿起地上的紙屑,學生看在眼裡,領會在心裡,漸漸地也養成了注意保潔,尊重別人勞動成果的好習慣。

  二、關注學生心靈的成長

  “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是張老師的班級目標,學會做人始終放在第一位,特別注意學生心靈的健康成長,幼師班的學生正處於青春期,對異性有了朦朧的好感,部分女生和鄰居班男生之間的關係很微妙,張老師並沒有強行禁止他們交往,而是精心地準備了一節主題班會《花開應有時》,學生把這種難言之情大方地搬到課堂上,通過情境假設、表演、討論、朗誦等形式幫助他們樹立崇高的愛情觀,正確看待異性之間的好感,瞭解異性同學之間的交往原則,學會處理好這種關係,讓學生明白了這種好感很正常,但花開應有時,不該開花的時候開花,不該結果的時候結果,一定不會有開出最絢麗的花,結出最甜美的果實,有時還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全班同學都欣然接受並約定把愛情之花開放在生命之樹成熟的季節。

  張老師經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就是“沒有愛心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對學生傾滿愛心,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班上有個叫譚華英的同學,老是不會彈琴,便開始自暴自棄,張老師知道訊息後,主動和她談心,開導她,並給她制訂練琴計劃,還利用課餘給她教彈琴的方法,慢慢地,譚華英終於學會了彈琴,也打消了棄學的念頭。

  三、關注班級文化建設和學生能力培養

  張老師特別注重班級文化建設,“環境是一種教育力量,我可以叫我的學生不隨地吐痰,這是一種教育,但是我還應該創造一種環境和氣氛,使學生不好意思吐痰”,這是一種高層次的教育,這種教育就是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理想的班級設想需要得力班幹部的協助和全體同學的配合,因此注意班幹部的培養,全面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也是張老師的重點目標之一,班幹部競選上崗、崗前培訓、定期考核,班級常規工作分工負責,責任到人,每個學期每個月班上都有一個明確的教育主題,並圍繞這個主題開展豐富多彩的、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很強的班級活動,這都是由班幹部輪流實施,張老師適時進行指導,一年下來,班幹部的工作能力就得到了顯著提高。張老師外出期間,班級各方面工作都能有條不紊的開展。

  58班的李珊,學習成績好,但不想當班幹部,怕影響學習。張老師耐心地做她的工作,語重心長地告訴她“當今社會,優秀的人才應是全面發展的人才”。在張老師的幫助和鼓勵下,李珊同學當上了團支部書記,在保持成績優秀的同時,也很好地鍛鍊自己的組織和領導才能,特別是她的演講與主持才能,贏得了同學和老師的一致讚譽。

  四、關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成長

  春風化雨細無聲,在張老師的幼師班級,永遠洋溢著一股愛流,張老師真心對待每一位學生,也嚴格要求每一位學生,在她所帶的幼師學生中,現已有十幾位學生自己當園長,開辦了幼兒園,還有幾位也在各自的幼兒園擔任著行政工作,大部分畢業的學生都成了幼兒園的骨幹力量,在學生收穫成功與喜悅的同時,張老師也與學生們共同成長,多篇教育教學論文先後在省、市評比中獲獎,年年被學校評為優秀先進工作者,08年榮立縣級三等功……一路艱辛一路歌,付出與收穫同在,張老師欣喜自己能和學生共同成長。

  作為一名教師,張老師傾注了滿腔熱血,揮灑一路汗水,作為班主任,記不清多少次和學生促膝談心,進行個別的心理輔導,用自己的一雙手,一份愛心,將學生培養,桃李芬芳,內心無愧,春無倦怠之時,因為愛的執著,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張老師用她的愛撒播著一粒粒生命的種子,用她的愛譜寫真一曲曲教育的讚歌,用她的愛點燃著一個個新的希望,用她的實際行動實踐者她的教育理想,“春風化雨關愛莘莘學子,下自成蹊享受教育人生”。

  篇三

  高爾基說:“教育兒童的事業是要求對兒童有偉大愛撫的事業。”對於一名年輕的幼兒園老師來說,要真正愛上許許多多與自己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孩子,且要愛得公平、愛得得法,那是不容易的。愛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是開啟幼兒心靈之窗的一把鑰匙。吳老師做為一名班主任,在她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無聞地描繪著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

  小班幼兒剛入園時,總會出現哭鬧現象,甚至害怕到園。孩子缺少的是安全感,是能夠被愛的安全感。在她看來,語言的表達固然重要,但肢體語言的作用不容忽視。當幼兒清晨來園時,她會給孩子一個親切的擁抱,讓孩子感受到她的愛是真切的;當孩子在睡前想媽媽時,她會走到孩子的床前摸摸他的小臉,然後輕輕告訴他:“老師最喜歡你了!”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感受到關懷與被愛。班上有一名叫威威的小男孩。他目光呆滯,平常不大說話,一說話就嘰哩咕嚕。最初的日子裡,他天天尿褲子,亂用別人的杯子和毛巾,還常常齜牙咧嘴,大哭大鬧,高興時則在地上、床上爬來爬去,追進追出,批評對他來說毫無意義。有時候,她甚至想,班上要是沒有這個孩子該多好。

  一個偶然的機會,她改變了對威威的看法。一天中午,孩子們吃完飯都急著去玩玩具,活動室裡的桌椅亂七八糟,東一張,西一張,吳老師正要生氣,卻發現威威走過去,將椅子一張張擺放整齊,她一陣感動,問:“威威你怎麼不去玩呢?”“椅子還沒擺好呢。”小小的一件事,讓她看到了威威愛集體,喜歡為集體做事的美好品質。自從發現他身上的“閃光點”後,她就再也沒有了以前那種想法,覺得他像其他孩子一樣,挺可愛的。於是,吳老師開始和他交朋友,讓孩子們跟他親近,與他結伴玩耍,並耐心地教會他自理生活的能力。遊戲時,吳老師主動牽他的小手,摸摸他的頭。對他的點滴進步,總會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他。功夫不負有心人,不久後,威威的眼睛漸漸明亮起來,態度漸漸友好起來,臉上時常掛著微笑。

  一個合格的幼兒園教師,既是嚴父,又是慈母;既是教師,又是保姆,應該把自己的全部的愛奉獻給每個孩子。在工作中她就是這樣把自己的愛灌注給每一個孩子,注重掌握每個孩子的特點,因人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展。剛開學時班上來了一位名叫王曉邁的小朋友。這位小朋友因父親常年在外地工作,跟隨母親長大。孩子從小就在狹窄的圈子裡生活,性格孤僻,少言寡語,對人沒禮貌。她通過電話瞭解這一情況,先與孩子的母親談心,讓孩子多與身邊的人交往,擴充套件範圍,並鼓勵孩子多交往小朋友,請小朋友到家做客。同時又在班上開展了“比一比,看誰講文明、懂禮貌”、“找朋友”、“小白兔請客”等一系列活動。對於曉邁在活動中的點滴進步都進行了表揚和鼓勵,使曉邁充滿信心。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吳老師早!”耳邊傳來了童稚的聲音,她抬頭一看,原來是曉邁和雨潔手拉手一邊跑一邊向老師問好。曉邁的母親無限感激地說:“吳老師,曉邁現在真的變了,你可為我們操了不少心,我真不知怎樣感謝你”。

  幼兒教育離不開家庭與幼兒園的配合,因此充分調動家長參與教育的積極性並與之達成共識是非常重要的。為了與家長更好的溝通,便利用晚間與家長進行電話聯絡,圍繞“談談咱們的孩子”這個主題耐心細緻的做家長工作,對每個孩子接打電話次數不少於3次。電話聯絡為家長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使家園雙方能及時溝通,共同探討,設計教育幼兒的方法。與家長的電話聯絡雖然佔去了她許多業餘時間,但為了班上的孩子,她始終堅持著,受到家長的歡迎。

  在搞好工作的同時,她從未放鬆過學習。為了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二000年考入了XX大學學前教育專科函授班。訂閱多種幼教雜誌書刊,學習最前沿的幼教理論,不斷充實自己。在工作中為了提高自身業務能力,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業務學習及觀摩課的評議、優秀園所的參觀等到活動,汲取有益的教育經驗。所謂“不積跬步列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河”,她很注重平時的積累,將日常工作中的反思、收穫和點滴啟示記錄下來,以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在二00一年局開展的“學技術、練硬功”大比武活動中榮獲保育員技能比賽第一名,段組織的練功比武活動中取得幼教系統全能一等獎的好成績;二00二年段組織的練功大比武活動中獲得優秀獎;二00三年還被評為“局優秀班主任”,她創作的童話故事《蝸牛列車》被全國教育類核心期刊《學前教育》2003第11期採用。成績永遠是屬於過去的,吳老師將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斷改進,不斷創新,使自己真正走進童心世界,探索兒童世界無窮的奧祕,為黨的幼教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