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磚不沾​水泥什麼原因

  家庭裝修出現問題,是消費者最不願意看到的;那麼瓷磚不沾水泥有什麼原因引起的?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瓷磚不沾水泥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瓷磚不沾水泥的原因

  1、 地面基層處理不淨,或澆水溼潤不夠;

  2、 墊層水泥沙漿鋪設太厚或加水較多;

  3、瓷磚背面浮塵未除或用水浸潤不夠,造成粘結不實等;

  4、 對於瓷質磚國家標準吸水率是E≤0.5%,陶質磚國家標準是≤10%,所以貼上力遠比陶質磚弱。瓷質磚的收縮膨脹率約為4X10-6,混凝土的收縮率比瓷質磚要大一倍以上。當水泥出現收縮時,瓷質磚與地面的收縮率不一致,兩個不同物體必然出現分離,此時,瓷質磚底部呈乾淨狀態;

  5、 瓷質磚吸水率較低,如在未與水泥完全貼上時受到大的衝擊力如撬擊等,從而造成磚與水泥兩個不同物體出現分離,磚底呈乾淨狀態;

  6、 因砂漿密度不一致,砂漿在初凝期完成後出現沉降,產生空鼓、鬆脫;

  7、 鋪貼時瓷磚背面汙跡未清理,水跡過多,或者水泥不符合要求等都會導致鬆脫;

  8、 與水泥的熱膨脹係數不同,大規格瓷磚鋪貼後存在溫差應力,季節性的溫差振盪會造成粘接強度降低;

  9、 產品本身背紋不合理,附著非常多的磚底粉而未採取措施。

  瓷磚不沾水泥怎麼辦

  1、 防止空鼓和脫落,牆面基層必須清理乾淨,應全部清理牆面上的各類汙物,並提前一天澆水溼潤,一般溼度在30~70%。如基層為新牆時,待水泥砂漿七成干時,就應該進行排磚、彈線、貼上面磚。瓷磚使用前,必須清清洗乾淨,用乾淨的清水浸泡瓷磚,直到不冒汽泡為止,然後取出,待表面晾乾後後方可鑲貼。必要時在水泥砂漿中摻入水泥重量3%~5%的108膠,使粘結的砂漿易和性及保水性較好,並有一定的緩凝作用,不但增加粘結力,也可以減少粘結層的厚度,易於保證鑲貼質量。

  2、 施工的時候只要嚴格按照規範操作,具體的貼上程式為:基層清掃處理→抹底子灰→選磚→浸泡→排磚→彈線→貼上標準點→貼上瓷磚→勾縫→擦縫→清理。施工時,瓷磚必須清潔,粘結厚度應符合施工規範,不得過厚或過薄。貼上時要使面磚與底層貼上密實,可以用木錘輕輕敲擊。產生空鼓時,應取下瓷磚,鏟去原來的粘結砂漿,重新鋪貼。

  3、 牆面上有石灰膏、乳膠漆、桌布等裝飾物,或地面上有汙物,一定要清理乾淨,否則水泥砂漿與基層粘結不牢;另外,如果牆體自身有裂縫,應做妥善處理後才可貼磚,以免日後基本結構裂縫變大導致瓷磚開裂或脫落;還有,對於平整度或垂直度差距太大的地面、牆面,還要用水泥砂漿進行找平處理。鋪前還要比較瓷磚的色彩差異。

  4、 鋪磚要先鋪平地面 將未塗水泥的地磚鋪在地面,敲平後,將水泥漿塗滿地磚,鋪於地面,四塊磚的對角位置齊平。而鋪設的順序也有講究。貼地面磚應由內向外貼,如地面有坡度或有地漏,應注意按排水方向找坡;牆磚應從下向上鋪貼,為美觀起見,最底層的磚應後貼。牆磚貼完後再壓地磚。另外,一面牆不能一次貼到頂,以防瓷磚自重較大,引起塌落。鋪完地磚短時間內不要踩踏。

  5、 為了迎合追求新潮的消費者,市場上出現了一些新的工藝方法,例如瓷磚黏著劑、多彩填縫劑、留縫鋪裝等。瓷磚黏著劑也叫幹貼法,瓷磚不需預先浸水基面不需打溼,只要鋪裝的基礎條件較好就可以,使作業狀況得到極大改善鋪貼瓷質磚。

  6、 特別是鋪貼大面積瓷質磚時,更應注意預留足夠的收縮膨脹縫,確保收縮所需。瓷質磚無特殊工藝要求,按傳統貼法即可,但在鋪貼中應注意底層砂漿在敲打排氣後,要檢查密度是否一致,如出現區域性鬆散,要加上砂漿再次敲打排氣,才在磚背面塗上3mm厚的純水泥漿敲平,完成鋪貼。

  7、 如果磚背面的粘塗層面積超過50%,在鋪貼施工過程採用清洗磚底、基本無水漬時再鋪貼、預留膨脹縫等方法,可解決鬆脫問題。

  8、 在施工中還要注意建築氣候,夏天,由於材料較之平常更為乾燥,所以對於地磚、瓷磚等需要經泡水處理的材料,要延長泡水處理的時間,使其水分接近飽和狀態。這樣,就不會出現在粘接時由於瓷磚乾燥而從水泥中吸水的情況,從而發生與水泥粘接不牢固,出現空鼓、脫落現象,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在冬季還需要注意防凍,冬季瓷磚鋪貼作業面如果受凍,就會出現空鼓。防治的辦法是保證室內溫度、溼度問題。冬季乾燥寒冷,材料容易出現裂縫。因此運輸和存放過程中,不要與其他材料混放。瓷磚鋪貼過程要預留與其他材質的接縫,以防止因材質冷縮係數不同而出現裂縫。同時,北方地區冬季多刮西北風,瓷磚輔料中水分很容易流失,因此貼瓷磚時要注意調節室內的溫度,防止作業面失水過快而造成乾裂的問題。

 

瓷磚不沾​水泥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