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成功人士的故事

  成功的企業經營所需具備的要素是:熱衷於貨品的產出,確切熟知產出成品,責任感以及有效地派任職務。經理人員必須能讓部屬充分發揮自我才能,獨立作業以擔負份內完全職責;也必須將企業組織內每一個人視為追尋共同目標的一份子。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阿里巴巴CEO馬雲的故事

  不平凡的少年

  12歲時,我對學習英語產生了興趣。每天早上,不管颳風下雨,我都要騎車40分鐘,到杭州西湖旁的一個小旅館去學英語,這一學就是8年。那時,中國已經逐漸對外開放,許多外國遊人到杭州旅遊觀光。我經常為他們充當免費導遊,帶他們四處瀏覽的同時練習英語,這8年的學習深深改變了我。外國遊客帶給我的知識和從老師、書本學到的很不一樣,我開始比大多數人更具全球化的視野。

  另一件使我發生根本改變的事發生在1979年。我遇到了一個來自澳大利亞的家庭,這家有兩個小孩,我們一起玩了三天,後來變成了筆友。1985年,他們邀請我暑假到澳大利亞去,我於是7月份去了那裡,住了31天。在我出國之前,我以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富裕、最幸福的國家。當我到了澳大利亞,我才發現,我以前的想法並不正確。

  屢遭挫折

  我高考考了三次,才被當時杭州最差的大學杭州師範大學錄取。在大學裡,我有幸當上了學生會主席,後來還成為杭州大學生聯合會主席。但那時,我的未來基本上被圈定在了中學英語老師。畢業時,我成為500多名畢業生中唯一一位在大學教書的教師。我的工資是每月人民幣100至120元,相當於 12至15美元。

  在5年的教書生涯中,我一直夢想著到公司工作,比如飯店或者其它什麼地方。我就是想做點兒什麼。1992年,商業環境開始改善,我應聘了許多工作,但沒有人要我。我曾經應聘過肯德基總經理祕書職位,但被拒絕了。

  接著在1995年,我作為一個貿易代表團的翻譯前往西雅圖。一個朋友在那兒首次向我展示了網際網路。我們在雅虎上搜索啤酒這個單詞,但卻沒有搜尋到任何關於中國的資料,我們決定建立一個網站,並註冊了中國黃頁這個名稱。

  我借了2000美元,建立了這個公司,當時我對個人電腦和電子郵件一竅不通,我甚至沒接觸過鍵盤。這也是我為什麼說自己是盲人騎瞎馬。我們與中國電信競爭了大約一年,中國電信的總經理表示願意出資18.5萬美元,和我們組建合資公司。我還從來沒見過那麼多錢。遺憾的是,中國電信在公司董事會中佔據了五個席位,而我的公司只有兩個席位,我們建議的每件事件他們都拒絕,這就象螞蟻和大象搏弈一樣,根本沒有任何機會。我決定辭職單幹。那時,我得到了來自北京的一個offer,負責運營一個旨在推動電子商務的。

  創業夢想

  我的夢想是建立自己的電子商務公司。1999年,我召集了18個人,在我的公寓裡開會。我對他們講述了我的構想,兩個小時後,每個人都開始掏腰包,我們一共湊了6萬美元,這就是建立阿里巴巴的第一桶金。

  我想建立一家全球性的企業,因此選擇了一個全球性的名字。阿里巴巴很容易拼寫,而且《一千零一夜》裡芝麻開門的故事家喻戶曉,很容易被人記住。

  當時,阿里巴巴基本上是一個三無企業,無資金、無技術、無計劃,但我們最終存活了下來。我們每一分錢都用得非常仔細,公司的辦公地點就選在了我的公寓裡。我們1999年從高盛獲得了資金注入,2000年又從軟銀獲得了投資,公司的規模開始擴張。

  我們能取得的地位因為我相信一件事:全球視野,本土能贏。我們自己設計業務模式,我們主要關注如何幫助中小企業賺錢。我們從不從美國拷貝經營模式,象許多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家那樣。我們關注產品質量,我們一定要實現點選,得到。如果不能得到,那就是垃圾。

  我說阿里巴巴曾犯下一千零一個錯誤。我們擴張得太快,在網際網路泡沫破裂後,我們不得不裁員。到2002年,我們擁有的現金只夠維持18個月。阿里巴巴網站的許多使用者都在免費使用服務,我們不知道如何獲利。於是我們開發了一款產品,為中國的出口商和美國的買家牽線,這個業務模式拯救了我們。到 2002年底,我們實現了1美元淨利潤,終於跨過了盈虧平衡點。自那以後,公司的經營業績每年都在提高,現在阿里巴巴的盈利能力已經相當強。

  篇二:中國首富李嘉誠的故事

  李嘉誠三歲時,家道中落,後來父親得了重病,不久離開人世,剛上了幾個月中學的李嘉誠就此失學。在兵荒馬亂的年月,李家孤兒寡母生活艱難。李嘉誠是家中長子,不能不幫母親承擔家庭生活的重擔。一位茶樓老闆看他們可憐,收留16歲的小嘉誠在茶館裡當燙茶的跑堂。茶樓天不亮就要開門,到午夜還不能休息,小嘉誠也抱怨過自己命不好,甚至希望哪天日本鬼子的槍走火,把他打死算了。直到一次偶發事件,才使他不再自怨自艾。

  那天,因為太疲倦,他當班時一不小心把開水灑在地上,濺溼了客人的衣褲。李嘉誠很緊張,他等待著客人的巴掌、老闆的訓斥。但讓他沒想到的是,那位客人並沒有責怪他的意思,反而為他開脫,一再為他說情,讓老闆不要開除他。

  沒關係的,我看這孩子挺有出息的。只是以後要記住,做什麼事都必須謹慎,不集中精力怎麼行呢?

  李嘉誠把這些話記在了心間,之後,他把謹慎當成了自己的人生信條。久而久之,竟使他練出了一種眼光,一個人是什麼職業,性格特徵、生活習慣、為人處事,一見面就能猜個不離十。這一切對他後來的事業起到了很大作用。

  隨後,李嘉誠辭掉跑堂的工作,從塑膠廠推銷員開始,一直幹到了業務經理。三年後,20歲的他做好了準備,要大幹一番。白手起家的他,在維多利亞港附近的一條小溪旁,租了一間灰暗的小廠房,買了一臺老掉牙的壓塑機,辦起了長江塑膠廠。隨後,經過反覆考察,他認為塑膠花市場需求很大,於是大量生產,這為他帶來了可觀收入。30歲的李嘉誠,已成了千萬富翁。正在塑膠花暢銷全球時,李嘉誠卻敏銳意識到,越來越多的人擁入這個行業,好日子很快會過去,如果再不調整,引起的後果不只是濺溼衣褲了。有人認為他太保守了,但他認為這是經商中必須具備的素質,那就是謹慎和預見性。

  隨後他找到的是房地產。60年中期,內地的局勢令香港社會人心惶惶,富翁們紛紛逃離,爭著廉價拋售產業。李嘉誠正在建築中的樓房也被迫停工,如果按當時的地產價格來算,他簡直可說是全軍覆沒了。但他沉著應變,仔細分析局勢。認為內地肯定會恢復安定,香港將進一步繁榮發展。在別人大量拋售房地產時,李嘉誠卻反其道行之,將所有資金都來收購房地產。朋友們紛紛勸他不要做傻事,他說:我看準了不會虧本才敢買,男子漢大丈夫還怕風險?

  李嘉誠又一次成功了。70年代初,香港房地產價格開始回升,他從中獲得了雙倍的利潤。到1976年,李嘉誠公司的淨產值達到5個多億,成為香港最大的華資房地產實業。此後,李嘉誠節節高升,成為全球華人中的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