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臨·天龍寺是高歡避暑宮舊址原文賞析

朝代清代 詩人朱彝尊

賀六渾來,主三軍隊,壺關王氣曾分。人說當年。離宮築向雲根。燒煙一片氤氳,想香姜、古瓦猶存。琵琶何處?聽殘《敕勒》,銷盡英魂。
霜鷹自去,青雀空飛,畫樓十二,冰井無痕。春風嫋娜,依然芳草羅裙。驅馬斜陽,到鳴鐘、佛火黃昏。伴殘僧、千山萬山,涼月鬆門。

懷古 歷史 感慨

譯文

譯文
高歡,英勇善戰可主三軍顛覆,顛覆北魏以建齊。本地人告訴我別看這兒是一片怪石崢嶸,當年高歡的避暑宮卻就建築在這片山石之上!如今宮雖亡,天龍寺的香火卻仍極盛,在那一片氤氳的煙氣之下,想來也還剩有當年“香姜閣”的古瓦吧?當年伴著琵琶高歌《敕勒歌》的“英靈”(指高歡)如今安在?只有這一曲《敕勒歌》還在至今流傳人間!
射獵之事已逝,“王業”也已泯滅,曾經造了無數亭臺樓閣,但而今卻也無痕無跡了。歲月流逝,此地仍是春風春草,遊女遊冶。驅馬遊覽漸至黃昏,滿耳所聽,唯聞佛寺晚鐘;舉目所望,唯見山月鬆門。

註釋
賀六渾:即高歡。東魏權臣,北齊王朝奠基人,史稱北齊神武帝。
主三軍隊:高歡投奔爾朱榮後,英勇善戰。一次爾朱榮問左右:“一日無我,誰可主軍?”手下為拍他的馬屁,都稱可由爾朱榮的弟弟爾朱兆統帥三軍。誰知爾朱榮卻道:“此(指爾朱兆)正可統三千騎,堪代我主眾者,惟賀六渾耳。”他並告誡爾朱兆道,你絕非賀六渾的對手,今後只好聽他“穿鼻(意為任他擺佈,如牛之被人穿鼻)。
壺關王氣曾分:高歡曾在壺關(今山西長冶市樂。因有山形似壺,故設關於此。漢代屬上黨郡)一帶山中居住過。後來有人奏請北魏太武帝,言“上黨有天子氣,在壺關大王山”。太武帝聽後即南巡到此,令人毀其“風水”,企圖破壞此地的“王氣”以免分裂他的江山。但以後事實表明,北魏的統治,確實又被高歡所顛覆,故而這裡的“壺關王氣曾分”即詠寫高歡的“裂魏建齊”的“王業”。
氤氳:瀰漫的煙氣。
霜鷹自去:高歡有次與劉貴、尉景等人射獵,放一白鷹(故曰“霜鷹”)。不料有一赤兔,奔入茅屋,鷹逐於後,結果被屋內之狗把鷹、兔全都咬死。高歡於是怒而射殺其狗。這裡言“霜鷹自去”,即言其射獵之事已逝矣。

參考資料:

1、喜馬拉雅.夏初臨·天龍寺是高歡避暑宮舊址

賞析

  詞的起句,劈首而來便是直呼那位“神武帝”的名字:“賀六渾(來)”。觀之詞序中也直點其名“高歡”,可知朱彝尊內心並不“承認”這位北方稱雄的“君主”為“正統”,別外也還含有對於這位“武夫”的某種輕蔑之意在內。不過,話又要說回來,高歡畢竟又是一個有所作為、威名四揚的武將和“開國(北齊)之君”,所以接下兩句便詠寫了他的赫赫“武功”和煌煌“王業”,“主三軍隊,壺關王氣曾分。”這兩句中 ,含有兩段史事:一是高歡投奔爾朱榮後,英勇善戰。一次爾朱榮問左右:“一日無我,誰可主軍?”手下為拍他的馬屁,都稱可由爾朱榮的弟弟爾朱兆統帥三軍。誰知爾朱榮卻道:“此(指爾朱兆)正可統三千騎,堪代我主眾者,惟賀六渾耳。”他並告誡爾朱兆道,你絕非賀六渾的對手,今後只好聽他“穿鼻(意為任他擺佈,如牛之被人穿鼻)。這就可知高歡的“武功”和將才。另一件史事是:高歡曾在壺關(今山西長冶市樂。因有山形似壺,故設關於此。漢代屬上黨郡)一帶山中居住過。後來有人奏請北魏太武帝,言“上黨有天子氣,在壺關大王山”。太武帝聽後即南巡到此,令人毀其“風水”,企圖破壞此地的“王氣”以免分裂他的江山。但以後事實表明,北魏的統治,確實又被高歡所顛覆,故而這裡的“壺關王氣曾分”即詠寫高歡的“裂魏建齊”的“王業”。


  在歌詠其“武功”與“王業”以後,作者便又轉到今日所見之現實:“人說當年,離宮築向雲根。燒煙一片氤氳,想香姜,古瓦猶存。”“人說”者,本地的“旅遊嚮導”向我介紹也。他們說,別看這兒是一片怪石崢嶸(雲根即指山石。《金壺字考》:“雲觸石而起,故石曰云根”),當年高歡的避暑宮卻就建築在這片山石之上!言外之意,明顯含有著無限滄海桑田,今昔盛衰的唏噓感慨。而離宮雖亡,天龍寺的香火卻仍極盛;詞人由此而聯想開去:在那一片氤氳的煙氣之下,想來也還剩有當年“香姜閣”(高歡在此曾建“香姜閣”、“冰井臺”等建築,據楊慎《升庵全集》卷六十八)的古瓦吧?這同樣也是以寺廟的旺盛煙火與離宮的圮廢已久,作一種今昔對比,表達出自己“思古之幽情”。隨後又嘆曰:一代之“人物”既逝,現今流傳於人間的,就只有他的一曲絕唱——《敕勒歌》了!於是詞人便十分激動地吟出了下面三句:“琵琶何處?聽殘《敕勒》,銷盡英魂。”據史載,高歡與西魏在玉璧一戰中曾經大敗,士卒死者七萬人,西魏人紛紛傳說高歡中箭受了重傷。高歡為了振奮人心,用勉強坐帳,使斛律金歌唱《敕勒歌》,其辭曰:“敕勒歌,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高歡親自和唱,哀感流涕,一時大家為之動容。因為此歌是用琵琶伴唱的,故而音調尤感悲愴。朱彝尊便以“琵琶何處”興起,引出“聽殘《敕勒》”和“銷盡英魂”的弔古之情來。其意是說,當年伴著琵琶高歌《敕勒歌》的“英靈”(指高歡)如今安在?只有這一曲《敕勒歌》還在至今流傳人間!這其實還是在表現他緬懷斯人已逝、感嘆其僅存遺韻的傷感意念和歷史感慨。


  下片續寫這種“昔盛今衰”之感:“霜鷹自去,青雀空飛,畫樓十二,冰井無痕。”裡頭也暗藏幾個歷史典故;“霜鷹”指高歡有次與劉貴、尉景等人射獵,放一白鷹(故曰“霜鷹”)。不料有一赤兔,奔入茅屋,鷹逐於後,結果被屋內之狗把鷹、兔全都咬死。高歡於是怒而射殺其狗。這裡言“霜鷹自去”,即言其射獵之事已逝矣。“青雀”指當年高歡篡奪北魏政權前,民間有諺語曰:“可憐青雀子(暗喻魏帝清河王子),飛來鄴城裡,羽翮垂欲成,化作鸚鵡子(暗喻高歡)。”(以上關於高歡的史事,俱見《北齊書·神武帝紀》。)這裡言“青雀空飛”,亦言其“王業”已泯滅也。“畫樓十二,冰井無痕”則繼言高歡專政之後,曾經建造了無數(十二言數量之多)亭臺樓閣(其中即有“冰井臺”,據講大伏天中可於其中取藏冰),但而今卻也無痕無跡了。這四句藉著詠歎史事,目的還以抒發“英雄無覓”的歷史感慨。


  再下“春風嫋娜,依其芳草羅裙”兩句,是說歲月流馳,此地仍是春風春草,遊女如雲的遊冶景象,這又與“畫樓十二”作遙遠的對照,以反覆申方言其歷史興亡之嘆。而最為令人傷感的更是結尾數句:“驅馬斜陽,到鳴鐘,佛火黃昏。伴殘僧,千山萬山,涼月鬆門”。這時,時間已轉到斜陽西下,“佛火黃昏”的傍晚,滿耳所聽,唯聞佛寺晚鐘;舉目所望,唯見山月鬆門。是何景也,是何情也,詞人那種一切皆歸於“空”,一切皆歸於“虛”的寂寥意念,便在這暮鍾佛燈、殘僧涼月的畫面中,即淋漓盡致卻又含蓄曲折地表露了出來。唐人詩云: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朱彝尊此詞,也是一篇見“行宮”而說“玄宗”的懷古之詞,不過它卻比前者寫得更其酣暢、更其感慨淋漓;特別是末尾的以“天龍寺”晚景作結,更易使人催生出深沉的“歷史意識”與“宗教情緒”來。

參考資料:

1、喜馬拉雅.夏初臨·天龍寺是高歡避暑宮舊址

創作背景

  天龍寺,在太原市西南四十公里的天龍山內,為北齊時所建。此寺內舊有避暑宮,相傳北齊神武帝高歡曾在此築行宮避暑(以上據《中國名勝詞典》及《大清一統志》)。康熙五年(1666),朱彝尊入幕山西布政使王顯祚,曾於本年及次年遊覽太原附近的名勝古蹟,此詞約是此時所作。   

參考資料:
1、喜馬拉雅.夏初臨·天龍寺是高歡避暑宮舊址

詩人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詩人、詞人、學者、藏書家。字錫鬯,號竹垞,又號驅芳,晚號小長蘆釣魚師,又號金風亭長。漢族,秀水(今浙江嘉興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科,除檢討。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書房。曾參加纂修《明史》。博通經史,詩與王士禎稱南北兩大宗。作詞風格清麗,為浙西詞派的創始者,與陳維崧並稱朱陳。精於金石文史,購藏古籍圖書不遺餘力,為清初著名藏書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