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行 / 客中作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李白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飲酒 讚美 豪邁

譯文

譯文
蘭陵美酒甘醇醉人散發著鬱金的香氣,盛滿玉碗色澤如琥珀般清瑩秀徹。
只要主人同我一到暢飲,一醉方休,哪裡還管這裡是家鄉還是異鄉?

註釋
客中:指旅居他鄉。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詩:“我家襄水上,遙隔楚雲端,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蘭陵:今山東省臨沂市蒼山縣蘭陵鎮;一說位於今四川省境內。鬱金香:散發鬱金的香氣。鬱金,一種香草,用以浸酒,浸酒後呈金黃色。
玉椀(wǎn):玉製的食具,亦泛指精美的碗。椀,同“碗”。琥珀(hǔpò):一種樹脂化石,呈黃色或赤褐色,色澤晶瑩。這裡形容美酒色澤如琥珀。
但使:只要。醉客:讓客人喝醉酒。醉,使動用法。
他鄉:異鄉,家鄉以外的地方。

參考資料:

1、張國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162 2、餘恕誠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335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作者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年間漫遊東魯之時所作。李白在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初年長安之行以後才移家東魯。這首詩作於東魯的蘭陵,而以蘭陵為“客中”,應該是其入長安前的作品。

  

參考資料:
1、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140

賞析

  這首詩語意新奇,形象灑脫,一反遊子羈旅鄉愁的古詩文傳統,抒寫了身雖為客卻樂而不覺身在他鄉的樂觀情感,充分表現了李白豪邁不羈的個性和李詩豪放飄逸的特色,並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盛唐時期的時代氣氛。

  抒寫離別之悲、他鄉作客之愁,是古代詩歌創作中一個很普遍的主題。然而這首詩雖題為“客中”作,抒寫的卻是作者的另一種感受。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這首《客中作》是這樣開頭的,鬱金香,是一種香草,有濃烈的香味,古時用來浸酒,用鬱金香浸過的酒,呈金黃色,芳香 撲鼻。琥珀,松柏樹脂化石,呈黃色或赤褐色,此處形容美酒的色澤晶瑩可愛。誰都知道,李白一生對美酒是情有獨鍾的,只要有美酒,李白便可以忘乎所以,美酒 對李白的神奇效力由此可見一斑。眼前又是同樣的場合,只不過“金樽”換上了“玉碗”,人也不是在長安天子腳下,身處民間的李白更可以放浪形骸,盡情享受了,地方上的佳釀,也許更加別有風味,就是因為這首流千古的飲酒歌,到現在才會出現許多冠以“蘭陵”字樣的酒品。這時擺在面前的蘭陵佳釀,色澤清洌,酒香撲鼻,李白看在眼裡,美在心間,恨不得馬上就喝它個一醉方休。不過,李白一生面對的美酒盛筵,何止千萬?那麼這一次使得李白忘記了鄉愁的到底是什麼呢,其實並不是美酒,而是多情的主人。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這兩句詩,可以說既在人意中,又出人意外。說在人意中,因為它符合前面描寫和感情發展的自然趨向;說出人意外,是因為《客中行》這樣一個似乎是暗示要寫客愁的題目,在李白筆下,完全是另一種表現。這樣詩就顯得特別耐人尋味。詩人並非沒有意識到是在他鄉,當然也並非絲毫不想念故鄉。但是,這些都在蘭陵美酒面前被沖淡了。一種流連忘返的情緒,甚至樂於在客中、樂於在朋友面前盡情歡醉的情緒完全支配了他。由身在客中,發展到樂而不覺其為他鄉,正是這首詩不同於一般羈旅之作的地方。

  全詩語奇意也奇,形象瀟灑飄逸,充分表現了李白豪放不羈的個性,並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盛唐時期的時代氣氛。

參考資料:

1、餘恕誠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335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作者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年間漫遊東魯之時所作。李白在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初年長安之行以後才移家東魯。這首詩作於東魯的蘭陵,而以蘭陵為“客中”,應該是其入長安前的作品。

  

參考資料:
1、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140

賞析

  這首詩語意新奇,形象灑脫,一反遊子羈旅鄉愁的古詩文傳統,抒寫了身雖為客卻樂而不覺身在他鄉的樂觀情感,充分表現了李白豪邁不羈的個性和李詩豪放飄逸的特色,並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盛唐時期的時代氣氛。

  抒寫離別之悲、他鄉作客之愁,是古代詩歌創作中一個很普遍的主題。然而這首詩雖題為“客中”作,抒寫的卻是作者的另一種感受。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這首《客中作》是這樣開頭的,鬱金香,是一種香草,有濃烈的香味,古時用來浸酒,用鬱金香浸過的酒,呈金黃色,芳香 撲鼻。琥珀,松柏樹脂化石,呈黃色或赤褐色,此處形容美酒的色澤晶瑩可愛。誰都知道,李白一生對美酒是情有獨鍾的,只要有美酒,李白便可以忘乎所以,美酒 對李白的神奇效力由此可見一斑。眼前又是同樣的場合,只不過“金樽”換上了“玉碗”,人也不是在長安天子腳下,身處民間的李白更可以放浪形骸,盡情享受了,地方上的佳釀,也許更加別有風味,就是因為這首流千古的飲酒歌,到現在才會出現許多冠以“蘭陵”字樣的酒品。這時擺在面前的蘭陵佳釀,色澤清洌,酒香撲鼻,李白看在眼裡,美在心間,恨不得馬上就喝它個一醉方休。不過,李白一生面對的美酒盛筵,何止千萬?那麼這一次使得李白忘記了鄉愁的到底是什麼呢,其實並不是美酒,而是多情的主人。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這兩句詩,可以說既在人意中,又出人意外。說在人意中,因為它符合前面描寫和感情發展的自然趨向;說出人意外,是因為《客中行》這樣一個似乎是暗示要寫客愁的題目,在李白筆下,完全是另一種表現。這樣詩就顯得特別耐人尋味。詩人並非沒有意識到是在他鄉,當然也並非絲毫不想念故鄉。但是,這些都在蘭陵美酒面前被沖淡了。一種流連忘返的情緒,甚至樂於在客中、樂於在朋友面前盡情歡醉的情緒完全支配了他。由身在客中,發展到樂而不覺其為他鄉,正是這首詩不同於一般羈旅之作的地方。

  全詩語奇意也奇,形象瀟灑飄逸,充分表現了李白豪放不羈的個性,並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盛唐時期的時代氣氛。

參考資料:

1、餘恕誠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335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作者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年間漫遊東魯之時所作。李白在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初年長安之行以後才移家東魯。這首詩作於東魯的蘭陵,而以蘭陵為“客中”,應該是其入長安前的作品。

  

參考資料:
1、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140

賞析

  這首詩語意新奇,形象灑脫,一反遊子羈旅鄉愁的古詩文傳統,抒寫了身雖為客卻樂而不覺身在他鄉的樂觀情感,充分表現了李白豪邁不羈的個性和李詩豪放飄逸的特色,並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盛唐時期的時代氣氛。

  抒寫離別之悲、他鄉作客之愁,是古代詩歌創作中一個很普遍的主題。然而這首詩雖題為“客中”作,抒寫的卻是作者的另一種感受。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這首《客中作》是這樣開頭的,鬱金香,是一種香草,有濃烈的香味,古時用來浸酒,用鬱金香浸過的酒,呈金黃色,芳香 撲鼻。琥珀,松柏樹脂化石,呈黃色或赤褐色,此處形容美酒的色澤晶瑩可愛。誰都知道,李白一生對美酒是情有獨鍾的,只要有美酒,李白便可以忘乎所以,美酒 對李白的神奇效力由此可見一斑。眼前又是同樣的場合,只不過“金樽”換上了“玉碗”,人也不是在長安天子腳下,身處民間的李白更可以放浪形骸,盡情享受了,地方上的佳釀,也許更加別有風味,就是因為這首流千古的飲酒歌,到現在才會出現許多冠以“蘭陵”字樣的酒品。這時擺在面前的蘭陵佳釀,色澤清洌,酒香撲鼻,李白看在眼裡,美在心間,恨不得馬上就喝它個一醉方休。不過,李白一生面對的美酒盛筵,何止千萬?那麼這一次使得李白忘記了鄉愁的到底是什麼呢,其實並不是美酒,而是多情的主人。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這兩句詩,可以說既在人意中,又出人意外。說在人意中,因為它符合前面描寫和感情發展的自然趨向;說出人意外,是因為《客中行》這樣一個似乎是暗示要寫客愁的題目,在李白筆下,完全是另一種表現。這樣詩就顯得特別耐人尋味。詩人並非沒有意識到是在他鄉,當然也並非絲毫不想念故鄉。但是,這些都在蘭陵美酒面前被沖淡了。一種流連忘返的情緒,甚至樂於在客中、樂於在朋友面前盡情歡醉的情緒完全支配了他。由身在客中,發展到樂而不覺其為他鄉,正是這首詩不同於一般羈旅之作的地方。

  全詩語奇意也奇,形象瀟灑飄逸,充分表現了李白豪放不羈的個性,並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盛唐時期的時代氣氛。

參考資料:

1、餘恕誠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335

詩人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