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唱當年長恨歌作文範例

國一作文 全文約947字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這兩句詩是袁枚對於《長恨歌》本身的批判,批判其忽視了百姓的疾苦,但這又如何不是唐玄宗所忽視的問題呢?

唐玄宗重色誤國,“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引得國家動盪、引至“此日六軍同駐馬”的悲慘結局。唐玄宗雖重情,但到底也沒能保護好自己所愛之人。不知那時他是否有過一時醒悟,不該因色而忽視了國家社稷和黎明百姓?從“當時更有軍中死,自是君王不動心”這兩句詩中看,只怕他不僅沒有悔過,而且有更加忽視國家、百姓之勢。軍中戰士為他出生入死、浴血奮戰,他卻沒有過半點關心,從這一點看去也不知唐玄宗到底是極度重情還是極度無情了。戰士們出入疆場,以致“石壕村裡夫妻別”,這又有多少個家庭遭受了別離之苦,他竟沒有半點慚愧,自顧沉浸在自己的悲傷之中。

當唐玄宗想起楊貴妃“芙蓉如面柳如眉”的時候,曾覺“對此如何不淚垂”,他曾感慨“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但他又為何不去仔細思考一下,若非他當初重色誤國,如今他又怎會淪落自此?百姓又怎會說“淚比長生殿上多”?當楊貴妃“宛轉蛾眉馬前死”的時候,他如此痛心,但因他而戰死的士兵如此之多,又引得多少夫妻別離。他日因今日果,唐玄宗因皇位“拆散”了士兵們的恩愛生活,那如今又怎能怨別人拆散他與楊貴妃。但那些士兵何其無辜,一腔忠君報國的熱血,卻引得血灑疆場、再難回鄉;那些士兵們的家人又何其無辜,一心盼望和平安穩,而自己的至親卻已然逝去。

若唐玄宗回首看看他所忽視的國家、他所忽視的百姓,他就會發現,他因為楊貴妃所誤的並不僅僅是他的皇位,更是千千萬萬黎明百姓的安穩生活。莫唱當年《長恨歌》,莫掀當時人民心中疤。

那是一段悲傷的過往,還是不要讓此事再次發生了。所謂“莫唱當年《長恨歌》”又何嘗不是在希望以後不再出現君主重色誤國,百姓處於水深火熱的狀況之中呢?又何嘗不是在勸解之後的君主莫要學習唐玄宗?莫唱當年《長恨歌》,莫出當年昏庸事。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