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精神作文範例

國二作文 全文約969字

我生活在敬愛的周總理故鄉--淮安。身在淮安的我,心裡總有一股濃厚的愛國情懷。

有一種精神叫做周恩來精神,什麼是周恩來精神?周恩來精神是一種令人積極進取、催人奮進的動能,是現代學生刻苦學習的榜樣,更是一種團結協作的力量。

周恩來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崇尚理想、奮鬥不止、不斷進取的一生。周恩來年少求真之心極盛,目睹了患難之中的中國,年僅13歲的他就莊重地確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堅定信念。周恩來為了追求真理,雖然經歷了幾番挫折,但毫不氣餒。他東渡日本、遠渡歐洲地區考察,在彷徨中決意另闢“新思想”,對一切主義開始推敲比較,最終選出了共產主義這個救中國的良方。從此,對共產主義堅信不疑。從愛國到傾向革命主義再到信仰為之奮鬥,都體現了他對崇尚理想、追求真理的執著精神。他將整個身心都放在共產主義事業上,憂國憂民,以人民的疾苦為憂,以世界的前途為念,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周恩來一生還酷愛學習,且善於學習,不斷豐富自己,改變自己。首先,他好學習。周恩來自幼就酷愛讀書,他認為必須廣泛讀書,才能進而改造社會。因此,他奉天東關模範學校學習時,總是覺得學校安排的課程滿足不了自己的求知慾,於是便利用課餘的時間,到閱覽室和圖書館博覽群書。其次是善學,周恩來讀書不僅善於推求比較,還善於向社會學習。他在倫敦給他的伯父信中說:“在倫敦讀書,非僅入課堂聽講而已,市中凡百現象固皆為所研究之課目也。”他博覽群書利於他向社會學習、向實踐學習的求知方法。最後就是學以致用,周恩來一生活到老學到老。

周恩來襟懷博大,善於協作,力爭大多數人一起奮鬥。周恩來認為知識界的門戶之見、派性之爭和“文人相輕”現象是舊社會殘餘的產物,新社會的知識分子應該相互學習,加強團結,提倡“文人相親”、“文人相愛”。他提出:不同學科的知識分子要加強團結,反對學科相輕。不同學派的的知識分子要加強團結,反對學派相輕。不同時代和年齡的知識分子要加強團結,反對代際相輕。

周恩來精神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精神和崇尚的共產主義精神的完美結合,是引領中國人民走向光明,走向幸福,走向中國新時代的民族精神。我們新一代的的學生,更應該讚揚並弘揚周恩來精神!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