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重生命相關作文20篇

敬重生命 篇1

高二作文 ,1194字

生命無分貴賤,每一種生命都值得熱愛和尊重。

陳子昂之所以“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無非是因為人於廣袤天地間對自然萬物油然而生敬畏之心。天地自然,不是簡單的藍天白雲,花蟲鳥獸,一草一木,而是人類情感的載體、精神的外化。《詩經》裡記載了上千種植物,傾注了遠古上民們最純真樸實的情感,草木的芬芳、自然的枯榮,無不與人內在的生命息息相關,詩意往往誕生在人對自然的生命觀照之中。王國維曾在《人間詞話》中評價《詩經》“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誠然,原始的生命質樸而芳香,清新而自然,一如草木。

世間的生命是多麼的神奇!當我們抬起頭,仰望星空銀河,看到的不只是一顆顆星星,那是整個宇宙文明裡未知的生命在向你招手;當我們低頭細看,看到的不再是忙碌的脆弱的小昆蟲苟且生存,而是它們蓄積著或許足以撼動人類的生命力量。所以,不難理解西方哲學家喜歡仰望星空,藉此來審視自己內心的道德準則。

曾聽過一個故事:一位哲學教授某次當他苦思冥想一場關於人與世界的講座時,一旁玩耍發出噪音的兒子影響了他,他便隨手從一本雜誌上撕碎一頁世界地圖,讓他兒子把它拼好。本想著能耳根清淨一段時間,沒想到兒子很快便完成任務。當他無比驚訝地詢問兒子是怎麼做到的。兒子說:“地圖的另一面是一幅人像,如果這個人是正確的,那麼按照正確的人去拼,結果一定是正確的。”哲學教授恍然大悟,如果人是正確的,那麼他的世界也是正確的。

的確,一個人怎樣立世處世,取決於他的人生格局和生命覺解。弘一大師每次坐椅子的時候,都要搖一搖,免得誤傷小生靈,臨終前再三囑咐:身體停龕時,要用四隻小碗填龕四角,再盛滿水,以免螞蟻爬上來,免得焚化時損傷螞蟻。這是怎樣的一種大慈悲心!又是怎樣的一種精神境界!真正對生命的熱愛來自對世間一切生命的深刻體察以及對一切生命的敬畏和憐憫。

正如“渡人易,渡己難”,識人易,識己難。人往往對自己無明。能掙脫無明、頓悟生命真諦的人何其自在、幸福!豐子愷先生曾經作過一幅畫《不妨坐坐》,畫的是趕路的人摔了一跤,不惱不怒,反坐在地上開懷大笑起來。還有最近讀到一則報道說,一對中年夫妻遭遇車禍,兩人雖頭破血流卻發現無性命之虞,於是樂呵呵地在車禍現場拍照留念。看到這幅照片時,我被深深地打動,夫妻倆臉上沒有一絲劫後餘生的驚恐不安和怨天尤人,反之是淡淡的安然知足,淡淡的喜悅和安然,想必他們明悟到:還有什麼比活著更美好的事情!苦難和打擊是上天給你的善意提醒和溫馨提示。

是的,世間除了生死,神馬都是浮雲!步履匆匆、低頭趕路的現代人呀,不妨讓你的步子慢下來,讓你的世界靜下來,適時地清一清心房,掃一掃靈臺,迴歸到生命本身的歡愉和靜穆中去吧,你會發現,那是一種花綻放、葉舒展、鳥空鳴的靜美和莊嚴。

敬畏生命 篇2

高二作文 ,804字

當你漫步於花叢,看到一朵朵嬌豔的花,你是否會想到這就是生命?當你聽到鳥兒歌唱,你是否會意識到這就是生命?當你看到一隻只小螞蟻時,你是否會想到這就是生命?

人類總是喜歡用莎翁的那句人是“宇宙的精華,萬物之靈長”來強調自己的偉大與高貴,殊不知世間萬物都擁有生命—和人一樣高貴的生命。所以,朋友,請敬畏生命。

佛家曰:“輕步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

螻蟻具有著很多人所沒有的高貴品質。它們團結,它們勤勞,它們任勞任怨。你難道不曾奇怪過它們小小的身體居然能搬得動比它們大很多倍的蝗蟲?那麼微小數目卻又那麼巨大的它們居然能井然有序的生活在一起?

李叔同曾千叮嚀萬囑咐他的弟子們:他的棺材兩旁一定要放兩碗清水。一代大師對無辜的小螞蟻的一分擔心,閃現的正是他敬畏生命的光輝。

只要是生命,都有著自己的思想,有著高貴的靈魂,這本身就是它們值得敬畏的根因。

你可曾看到那撲火飛蛾的最後掙扎?

它不小心撲到油燈裡了,翅膀被油所浸溫。它拼盡全力,想扇動自己的翅膀,脫離“火海”。可是一次、兩次……它所有的努力除了換來疼痛的加劇以外,只是徒勞而已—最終還是葬身於“火海”。可是,那一次又一次的撲騰,怎能不讓我們燃起對生命的敬畏呢?

所以,朋友,請給你的燈罩上紗吧!

還記得幼年時期你曾抓過一隻鳥兒關在籠裡餵養,後來它卻不知怎麼死了的事嗎?現在你可曾明白,鳥的天空中不能沒有藍天白雲,而你缺失的就是對這一份生命的敬重。

還記得童年時期你曾爬到一棵樹上,將鳥巢裡的鳥蛋取出來玩,不小心摔碎後鳥媽媽那不止不休的悲鳴嗎?那是一位母親對自己尚未成形的孩子的哀悼,更是對你這個殘害生命的凶手的怨恨!

萬物皆有靈性。只要是生命,都有著情感,也都需要自己的一方天空。

所以,我不認同莎翁的話,反倒認為,人只是生命中的一種,而萬物才是宇宙的精華。那些微不足道的小動物、小植物擁有著與我們人類一樣高貴的生命,請敬畏生命吧!

尊重生命 篇3

國三作文 ,750字

當看到一個新生兒呱呱落地時,那一聲響亮的啼哭,總會喚起我們的生命意識,我們不禁感嘆:生命是如此可愛。當看到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在車輪下猝然倒下時,那一灘殷紅的血跡,總讓我們深深震撼:我們的生命是如此脆弱!當看到一個垂死的老人用無限留戀的目光望著周圍的一切時,那一聲痛苦的嘆息,總會讓我們感慨萬千:生命是如此珍貴!面對生命,讓我們莊嚴承諾:呵護生命,尊重生命。

尊重生命中的每一次擁有。很多東西,我們往往失去了才懂得擁有的可貴。擁有就是一種真實的幸福。血濃於水的親情,萬古長青的友情,超越生死的愛情……每一份純潔美好的感情,都會帶給我們一份真誠的牽掛,一份真切的感懷。

珍惜你擁有的,就是尊重生命中的每一份真情。當你擁有收穫的快樂,取得滿意的成績時,你是否想到該如何珍惜?不管你的答案如何,我都要鄭重地提醒你:擁有使你高興,但只有珍惜擁有,尊重每一份擁有,才會讓你收穫更多。尊重生命中的每一次選擇。人的一生,會遇到無數次選擇。有時候,一次選擇便可能決定你一生的道路。因為,人生不售返程票。機會只有一次,我們必須慎重對待。尊重每一次選擇,就是尊重你那鮮活的、可貴的、有限的生命!

尊重生命中的每一次歷練。有一句名言說得好:“我們不能增加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的確,每一次歷練,每一次挑戰,都可能為我們的人生之路增加一份感悟,一點回憶,我們必須勇敢地去面對磨難。多一次歷練,我們就多了一份體驗,這些體驗會成為我們人生中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尊重每一次歷練,認真對待生命中的每一次歷練,我們才會獲得攻克下一個關隘的決心、勇氣和經驗。

朋友,我們正當年輕,正處於生命中最美好的年華。為了將來我們行將入土時不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用充實的生命給自己的人生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讓我們莊嚴承諾:尊重生命!

對生命的反思——讀史懷哲《敬畏生命》有感 篇4

讀後感 ,1347字

選擇生命科學,我一直認為自己選擇了一項崇高的事業。進入大學的第一課,老師告訴我們,生命科學的研究意義在於更好地利用生物為我們的生活生產服務,推動醫藥學農學人類學的發展以及對自然和生物的保護,創造地球更美好的明天。我在懵懂中自豪,我們的生命科學是多麼的偉大!

後來,在解剖生理學實驗課上,我第一次親手做了活體實驗—蟾蜍的搔扒反射和下肢屈反射。在將解剖針插進蟾蜍腦的一瞬間,我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可憐的蟾蜍用它的前肢緊緊地扒住我的手,像兩三歲的孩子一樣有力,讓我難以掙脫。繼而用它哀怨渴求的眼神看著我,流下了最後一行血淚。我清楚地看到,它的眼裡有我,我想我的眼裡亦有弱小的它,那雙眸子,我再也忘不了了,它就像一個永遠的傷,在我心底留下烙印。我不敢再直視在解剖盤裡極力掙扎著的蟾蜍,它還是被無情地掉在了鐵架臺上,接受硫酸的刺激,剝離出神經的摧殘……不知過了多久,它終於完成了所謂的“使命”,徹底地被處死扔進了垃圾桶,毫無尊嚴。

我不敢想象自己做了什麼,我原來是這麼的殘忍,這麼的血腥。當初的信念被完全的推翻了,我不再相信我在從事什麼偉大的科學研究,我不再相信動物是沒有意識的,我不再相信人性的所謂崇高。我想,那天我和小小的蟾蜍都經歷了一次真正的生命苦旅。回想起家鴿被憋死時撕心裂肺的哀鳴,回想起兔子掙扎後難逃一死絕望的眼神,回想起小白鼠走向斷頭臺時顫顫發抖的恐懼……

後來,讀了史懷哲先生的《敬畏生命》,我的心靈再一次被震撼,我不知道我們所做的所謂的科學是生命的悲哀還是生命的悲愴。小時候,我們被教導要有愛心,我們同樣教育著我們的下一代尊重生命的尊嚴,但是現在,實驗老師給我的答案卻是: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為我們人類服務的,他們的死是為了更好的科學研究,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它們。我們為自己找了一個多麼合適的理由啊!人性的最大弱點就源於對自己很寬容而對其他生靈很苛刻。

我突然覺得,大自然最大的錯誤就是創造了人這種有著複雜的大腦卻缺乏美好心靈的動物,人總是在說,我是那麼的高等與智慧,我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人給自己取了個高尚的名字“靈長”。可是人對生命的智慧理解的又是那麼的膚淺。

曾經有一隻黃鼠狼,被獵人的夾板夾住掙脫不掉,最終她掙脫掉了渾身的皮,忍著劇痛跑回洞穴,因為那裡有四隻嗷嗷待哺的小黃鼠狼。這悲愴的母愛足以讓我們對它肅然起敬。在偉大的生命精神面前,我們是多麼的渺小。是啊,人驕傲的稱自己為“靈長”,可是,論群體精神,人不如狼;論合作意識,人不如蜜蜂;論忠貞不渝,人不如鴛鴦。老虎吃飽了絕不貪食,可是人貪婪的嘴臉從未消失過。

我們追求博愛,每一個生靈都應該得到一份生命的權利,哪怕是死也要在敬重中帶著尊嚴離開;我們倡導和諧,自然之美應該是生命與生命,精神與精神平等的交流。我堅信,是史懷哲先生喚醒了生命科學永恆的誓言—敬畏生命。人的意識的根本狀態是:“我是要求生存的生命,我在要求生存的生命之中。”如果我們擺脫自己的偏見,拋棄我們對其他生命的疏遠性,與我們周圍的生命休慼與共,那麼我們就是道德的,生命才會變得有尊嚴,死亡才不會變成一種悲哀。只要這樣,生命的世界才會生生不息;只有這樣,我們才是真正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有一種特殊的、不會失去的、不斷髮展和方向明確的德性。

孝敬讓生命不在遺憾中走過 篇5

高二作文 ,1323字

當生命的第一聲號角吹響,愛就是那盪漾在母親眼眶中的淚水,是那綻放在父親臉上的笑痕;當生命之舟開始擺渡時,愛就是撥動著清水推動著小船向前的雙槳,是那守候在空中為小船指航的燈塔;當生命之舟即將靠岸,愛就是那靜靜的港灣,是那擁抱著你的默默的淚水。是的,愛就是這麼簡單。

亙古不變,母愛永遠是人間最偉大的愛,可憐天下父母心,一心只為兒和女。小時候,我們總愛吟唱著禮讚母親的歌《世上只有媽媽好》。“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天下父母無不把自己的子女當寶貝,給兒女們撒嬌、訴苦的避風港。但在生活中,總會有人抱怨自己的父母給予自己的不多,總會有人嫌棄自己的父母,總會有人害怕自己的父母給自己丟臉……,可是他們懂的究竟有多少?又有誰能計算出父母為我們付出的到底有多少?他們,只想遠離自己的父母,擺脫父母,過屬於自己的“幸福”的生活。然而,這樣的想法卻讓他們遺憾的走了一生。

有一個男孩因為他的母親只有一隻眼睛,他就擔心母親給他丟臉,他不想讓母親再出現在他的面前。後來,他考上了大學離開了母親。隨著時間的流逝,他自己又成了家,可他並沒有讓母親和他住在一起。母親去找他,他卻說他母親找錯人了。之後,他的母親由於飢餓死了。母親臨走前留下了一張紙條給他:兒子,很抱歉我只有一隻眼睛,但這都是因為你小時候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一隻眼睛,作為母親,我不忍心看著你就依靠一隻眼睛生活一輩子,所以我把我的一隻眼睛給了你。看到這裡,他早已泣不成聲,他多希望自己能夠好好報答母親,可是,一切都太晚了,一切都不可能了。他非常後悔,然而,他的一生就這樣在後悔與遺憾度過了。

有時候,愛是彼此間的不理解、是父母艱辛而又漫長的付出、是父母對子女們至微的關心與愛護。我們在父母的襁褓中成長,可現在的我們,更應該尊老敬老孝老愛老,不應該讓我們的良心受到譴責。

她,是一個平凡的女孩,可她卻擁有一個不平凡的人生,她用孝心教會了我們一個做人的道理。其實,她也和我們一樣,只不過她比我們多了一顆善良的心。她用善良、用孝心、用行動給予了養母最大的安慰,她就是那位平凡的最恪守孝道的女孩—孟佩傑。她一邊讀書,一邊照顧養母,即使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她也對她如同親生母親一般,養母因病癱瘓,她並沒有因此而放棄、離開養母,而是每天都做著相同的事幫助養母早日康復。養母害怕自己耽誤她的時間,並因此有了一種想要放棄生的念頭,她卻說:“媽,你別死,媽媽活著就是我的天,媽媽活著就是我的心勁,有媽就有家。”這又讓養母放棄了死的念頭,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過去了,她又考上了大學,她是帶著母親一起上的大學,她每天依然重複的做著相同的事。她從未嫌棄過。她用平凡譜寫了生命中最美麗的樂章,她用孝心教會了我們做人的道理,她用孝心感動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心。

而現在的我們,又有多少人懂得這做人的道理?如果有一天父母老了,我們又該怎麼對待他們?父母的愛,我們又將以何回報?

有一種愛叫做永不離棄,有一種愛叫做執著與努力,也有一種愛叫做孝敬。“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趁父母都還在,讓我們行動起來,孝敬父母,珍惜父母,感恩父母,讓生命不在遺憾中走過。

敬畏生命 篇6

敬畏生命作文400字 ,391字

想問開車人一個問題,你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生命了嗎?你意識到在你的車廂之外,其他開車的人或行人也是一個生命了嗎?

也許,大部分人會脫口而出:“當然!”但當他端起酒杯,猛踩油門,隨意變道時,他肯定是忘了或至少忽略了自己和車外的人是人世間最珍貴的,一旦失去便不再返的生命!

非洲聖人艾伯特史懷哲在一篇“敬畏生命”的短文中寫道:“如果我是一個有思維的生命,我必須以同等的敬畏來尊敬其他生命,而不僅僅限於自我的小圈子。”看到這段話,也許有人會說:“是啊,如果一直以來我的重要性,我的生命價值得到尊重,那麼我自然會習慣尊重他人。”這個話在理,可是,如果我們真的堅持這麼想,那我們就會陷入一個怪圈—別人不尊重我們,我們不尊重自己,轉而更不懂尊重別人—不要等待別人先開始,生命是自己的,先從“我”做起,敬畏生命,珍愛生命,愛自己,即是愛他人;愛他人,更是愛自己。

敬畏生命 篇7

敬畏生命作文1000 ,1141字

今天,又一次輪到我站樓梯。說實話,在我的工作中,這一項工作,是我從來不敢懈怠的。為此,我曾經因不能站樓梯而特意向領導請假。這種舉動,在他人眼中,也許是不正常的,但我卻只求心中肅靜。

究其原因,只有一個——敬畏生命!

生命,是頑強的。一顆小芽,不管它生活在哪裡,只要有一點縫隙,它就能鑽出泥土,露出地面,正如詩中所說:“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是一種怎樣的生命?

生命,是頑強的。一棵胡楊,用自己的眼淚為自己療傷,用自己嶙峋的身軀迎戰風沙,用“粗茶淡飯”磨練自己的意志,正如民俗所云:“長著千年不死,死後千年不倒,倒地千年不腐。”這是一種怎樣的生命?

生命,是頑強的。一個輪椅上的勇士—霍金。他是一個大腦,一個神話,一個當代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一個科學名義下的巨人……可他,只是一個坐著輪椅、挑戰命運的勇士。這又是一種怎樣的生命啊?

生命的頑強令人敬畏!

可生命,有時又是那麼脆弱。也許只是那麼一個瞬間,生命就在奄奄一息中結束,也許只是那麼一個動作,生命就在活蹦亂跳中消失;也許只是那麼一句言語,生命就在一口氣上不來中逝世……

生命的脆弱,但依然令人敬畏。

也許正是因為生命頑強的生命力,讓我感受到生命的可貴,所以我敬畏生命;也許更是因為生命的脆弱,讓我無法排除心理上的障礙與痛苦,所以我更敬畏生命!

生命面前,人人平等,沒有高低之分,沒有貴賤之別。即使再卑微的生命,也值得我們去尊重。

再來看看我們那些奔跑於走廊、樓梯、校園、操場上的一個個鮮活的孩子們,他們更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也許,他們並沒有意識到,什麼是生命的重要;也許,他們並不知道,什麼才是所謂的安全事故;也許,他們的腦海裡無法放棄自己隨心所欲、蠢蠢欲動的好奇心,以至於在校園裡飛揚跋扈……如果,我們這些做教師的不看在眼裡,放在心上,用於行動,我們又怎能說自己善待生命?我們又怎能說自己尊重生命?我們又怎能說自己敬畏生命?我們又怎以“教師”堪稱?

不可否認,這種工作無疑加大了我們的工作量,加重了我們的心理負擔。在沒有找到一種更加適合學校適用的維護孩子生命安全的措施前,我們為了他人的生命,是否可以理解?是否可以寬容?又是否可以嚴肅工作紀律?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是”。

無獨有偶。這幾天,家族裡需要齊心協力蓋一棟樓房。因為是不是要以贏利為目的而爭吵不休。我不想拿別人的生命做代價,為我謀福造利。因為我深深地懂得,別人的生命也是生命!我敬畏生命!

人,最珍貴的是什麼?那是生命!生命對於每一個人來說也都只有一次。它神聖,不可褻瀆。為了自己,為了家人,也為了他人的平安與幸福,讓我們把安全理念灌輸到日常工作中去,灌輸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

敬畏生命!

認知地震敬畏生命 篇8

國二作文 ,886字

沉睡的山脈伸了一個懶腰,時間的秩序頓時亂了套。大地吞噬,泥水洪流,悲傷已成定局。我們熟讀了物競天擇的自然生存法則,懂得適應物競的血腥,憂傷瀰漫。傷痕刻在心底,痛苦無從分擔。光陰的河道里,沖刷的傷口已經泛白。時空交錯驗證著“消失比在場更恆久,執著之後終要放手”的真理。

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災害之一。是世界上最凶惡的敵人,它對社會會造成一系列的直接災害。建築物與構築物的破壞,橋樑的斷落,鐵軌的變形,對經濟建設造成巨大的打擊。同時,地面破壞坍塌,對地表破壞也巨大。它對自然物也會有所破壞,海嘯、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衝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區的破壞,並且會引發次生災害。有時,次生災害所造成的傷之比直接災害還大。如火災、水災、毒氣洩漏甚至是瘟疫,對人類的災害是不可估計的。

從1976年的唐山地震到2008年汶川地震,我們經歷了許多生離死別,天塌地陷,山河地碎。死亡,傷痛取代了綠肥紅瘦,淚水侵溼的日曆記錄著我們的國殤!震後的歲月,是一個見證,是一個記載!見證和記載中國人勇敢、堅韌、博愛,團結的奮鬥歷程。它見證和記載了以人為本理念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的拓展。救援行動演繹了人的生命高於一切,先於一切,忠於一切的理念。它見證了記載了中華民族巨大的凝聚力。

災難可以毀滅一切物質,卻無法摧毀人的意志。

面對觸目驚心的荒涼,驚嚇與沉淪只會使我們癱軟在地。何不拋棄我們對命運的不滿之情,啟動生命儲藏的全部力量奮力一躍?生命質量的高低取決於心靈世界的強弱,一顆強大的心靈在任何的險境中都能找到應對的方法。珍惜所擁有的,調節好自我,珍惜這場災難所饋贈給我的最大“禮物”。

生命就像大海中的一葉扁舟,漂浮不定,四海為家。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剎那芳華,紅顏彈指老,人生如夢,醒時萬事空,人生如那精美的陶瓷花瓶,不知道什麼時候無意地輕輕一碰,便會嘩啦啦地碎了一地。擁有生命,我們才有了希望,生活便有了更多的激情,我們要認真面對生命中的每一分鐘,這樣我們的年華才不會虛度,就讓我們在未碎之前,盡情地展示我們最美的風姿吧!以一個最佳的姿態去面對命運之神賦予我們一切的悲歡。

熱愛生命,做生活的強者!

敬畏生命 篇9

高二作文 ,932字

清晨的陽光見證著小草的破土而出;冬日的雪花詮釋著梅花的傲然怒放;荒漠的黃沙撫動著綠洲的生機勃勃。生命在無畏中前行,它們依次長出白嫩的芽兒,開出最美的花朵,點綴成盎然的春色。而我們在默默前行中應該對生命充滿敬畏。

去年的最後一天,那位在地壇中玩耍的孩子也悄悄地告別地壇,走進了天堂,他就是史鐵生。一個用文字照亮我們幽暗內心的作家,用他殘缺的身軀為世人書寫最健全的思想,他是最苦難的作家,活到最狂妄的年齡忽地殘棄了雙腿,以透析維持著那不屈的偉大靈魂。命運如此捉弄,並不能打倒他,他用行動證明了生命的偉大,他用寫作詮釋苦難人生中的明朗與歡樂。他說:“職業是生病,業餘是寫作。”他用殘缺的生命活出大寫的人生,這樣不屈的生命,這樣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是對生命的敬畏。惟有敬畏生命,才能讓你在苦難人生中笑傲群雄。

荒蕪地壇中奮發的孩子讓我們看到敬畏生命的意義,而音樂殿堂中那跳躍的身影亦讓我們對生命愈發敬畏。

當袖管兩空的劉偉上舞臺時,沒有人能想象他究竟要怎樣用雙腳彈奏鋼琴,而他坐到特製的琴凳之後,優美的旋律從他腳下流出,十個腳趾在琴鍵上靈活的跳躍著,全場一片安靜。人們驚歎於優美的鋼琴曲,更震撼於劉偉的頑強。劉偉童年時因意外電擊失去雙臂,在“要麼趕緊去死,要麼精彩地活著”之間,他毅然選擇了後者,每個人也許會遭遇不幸,但最關鍵的是你如何去面對。在災難中,劉偉選擇了敬畏生命。用那敬畏生命的豪情,奏響了悅耳的生命之歌。

當我們心懷敬畏,瞻仰生命的高度時,社會中卻出現對生命褻瀆的現象。

近來有香港網民在社交網站上設立“我要練習自殺”群組,吸引近200名網民登記討論自殺方法,更有一名中學生“試死”,令這一群組曝光並被及時刪除。據瞭解,這些網民對自己的生活或長相或社會待遇不滿,言論中充斥著陰暗、頹廢的思想。生命,在他們看來是毫無意義的。須知,不敬畏生命的人,生命也會拋棄你。

敬畏生命,綻放光彩。黃山迎客鬆夾縫中求生,讓我們心生敬畏;螞蟻在洪水中掙扎求生讓我們為之動容;仙人掌在沙漠中從容求活讓我們心生敬畏。

我們應敬畏地球上一切生命,不僅僅是因為人類有憐憫之心,更因為它們的命運就是人類的命運;當它們被殺害殆盡時,人類就像是最後的一塊多米諾骨牌,一定會倒下的……切記,切記!

尊重生命 篇10

國三作文 ,917字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是息息相關的,任何生物都擁有其珍貴的生命,在這個蔚藍的星球上,縱然是適者生存,強者弱食,但每一個生命都是有尊嚴的,也是需要尊重的,需要呵護的。

很欣賞作者的做法,蝴蝶是美麗的,但生命更美麗,這種在空中飛舞的小精靈,原來就是大自然中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作者和仁慈,一隻自己夢寐以求的蝴蝶,就在自己的手中,它,微微地顫抖,他,心微微地震動,它。生命的渴望,他。夢中的蝴蝶。但是,他放棄了,一種渴望,也是一種自私,心中的一絲惻隱之心,成全了一個生命,自由,尊重,它的生命再次獲得重生,飛向象徵自由的天空。

無論是高貴者還是卑微者,死是最終的歸宿。在生與死的面前,生命沒有貧賤之分,也無低俗與高雅之別。高貴不在於出身,財富或身份,不在於光鮮的外表,華麗的排場,顯赫的地位,生命需要尊嚴,活得轟轟烈烈的人,才是真正的高貴者。

生命平凡,生命美麗。即使是一株小小的草,也是其堅韌和努力,有其美麗和芬芳;即使是一隻小小的螞蟻,亦有其智慧和力量,有其不屈和頑強。

生命之美,若虹,七彩斑斕,氣勢豐沛;若水,奔流不息,綿綿不斷;若星,自守一方,璀璨奪目。生命常常是如此之美,令我感動,令我驚奇。

生命之偉大,任何一個生命都需要呵護,尊重。尊重生命也等於在尊重自己。地球上的生物千千萬,萬千千的生命活在同一片藍天之下,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上,同一塊陸地上,只有彼此的呵護,尊重,無論卑微,無論高貴,無論是低等生物還是高等生物,都有其尊嚴。生命的尊嚴都是平等的。但既然來到了這個大千世界,首先要自尊,自愛。尊重自己的生命,善待自己。尊重他人,生命中難免會有險灘,高峰。但只要尊重自己的生命,相信自己,用自尊,自信,微笑面對一切,世上沒有過不了的險灘。沒有爬不過的山峰,要使自己的生命有尊嚴,獲得轟轟烈烈,才不枉一生。只有首先做到尊重自己才能去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的生命,要本著一顆對生命的敬仰之心,對任何生命的寬容之心,才能做到真正地尊重他人,站在他人的立場之上去看待他人的生命,為任何生物著想,呵護他人的尊嚴,尊重他人的生命。

生命是偉大的,需要他人的尊重。生命是神聖的,是不可侵犯的。生命啊,無上的生命,我以最高的禮節向你朝拜!尊重您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