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習俗相關作文20篇

家鄉的習俗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503字

俗話說得好:“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題記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陣陣爆竹聲中送去舊歲,迎來新年,這讓我對自己家鄉的習俗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與認識。

我的家鄉是一個小村莊,那兒的風景特別美麗。走進去就像是一個世外桃源。我的家鄉有很多風俗習慣,比如:端午節賽龍舟、中秋節做月餅等等。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家鄉的扭秧歌了。

傍晚時,村委會廣播裡就會召集村裡的男女老少到廣場上扭秧歌。不一會兒工夫,人們便陸陸續續地來到廣場上,廣場上頓時便成了人的海洋。這裡人山人海、人聲鼎沸。一些小販們在人群周邊支起了小攤床,準備買一些小孩子們喜歡的零食、燒烤、玩具,應有盡有。

聽!那邊的鑼鼓敲起來了,人們也跳起來了。鏗鏘的鑼鼓聲和優美的嗩吶聲匯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多麼和諧美麗的一幅圖啊!隊伍四周圍滿了觀眾,他們一邊看一邊嘮著家事,自在悠閒。嗩吶不時變換著曲調,秧歌的隊形和動作也跟著變換著……

現在,秧歌已經成了這個村子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至今為止,秧歌已經在方圓十幾裡的村子裡出了名,還會有一些人千里迢迢來觀看呢!啊!家鄉的大秧歌,那就像陳年的美酒。

我愛我的家鄉!當然,我更喜愛家鄉的大秧歌!

家鄉的習俗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434字

大家好,我是個漢族小女孩!我的家鄉在江西,對於家鄉的習俗,我非常瞭解。今天就讓我來跟你們說說吧!

在我的家鄉,有許多傳統的節日。例如:中秋節、元宵節、端午節等許多節日暗示著團圓,但有一個節日卻讓人思念自己的親人,這個節日便是清明節。在清明節這一天,我們要去掃墓,要給逝去的親人送花,表示對他們的緬懷。想想這些,不免內心有些許感傷。

我們漢族的大多數建築,既簡單而又不缺失美觀。在我們這裡的縣城,大家同住在一幢大樓裡,我們把這個很多人居住的地叫做小區。而在鄉下的話,就不是這樣的了。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一幢屬於自己一戶人家的房子,雖然沒那麼大,但卻顯得十分溫馨。

在我們漢族的家鄉,美食也是不可缺少的。有龍蝦、螃蟹、貝殼、肉類、米飯……這些都是我最愛吃的食物,它們都十分的美味可口。唯獨遺憾的是沒有蒙古族那裡那麼新鮮美味的牛奶。哈哈,不過還是很喜歡我的家鄉。

每個民族都有每個民族自己的特色,我是陳雨薇,一個地地道道的漢族小女孩!歡迎來我的家鄉玩,我想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的!

家鄉的習俗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4字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會有不迥的新年習俗,讓我來帶你們走進我的家鄉-陸河,這個風景優美的地方,走進家鄉的新年習俗。

按照我們這裡的規矩,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初旬開始的。那忙碌的景象簡直無法形容,臘月,人們要大掃除一次,要把屋裡屋外打掃得一塵不染,寓意要把不好的東西掃走,企盼來年吉祥如意,事事順心。

過了初旬,大家更忙,他們必須預備過年吃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時顯出永珍更新的氣象。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趕做年夜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到處玩耍,爸爸在門外巾對聯,我幫媽媽貼”福“字。

膠水已經?{好了,剛要貼上雲的時候,媽媽急忙阻止我,並且說“貼反了,福倒了,福這就應該倒著貼嘛”,聽媽媽一說,我便馬上將福字倒過來貼,彷彿一刻也不想怠慢了“福”大人。

貼好了,就要準備年糕、雞、酒給神拜年,拜完後就直接吃團圓飯,桌上瀰漫著各種菜的香味,爸爸也不惜拿出自己最富貴的酒,看樣子是準備大幹一場了。菜到齊了,大家都歡歡喜喜地坐在桌子前,津津有味地品嚐著年夜飯,一大家子有說有笑,其樂融融的。

這天,除了很少的小孩,很少有人睡覺,因為要放開門炮。絢麗多彩的煙花飛入了漆黑的天空,彷彿天空長著一朵花,把天空照亮,勾勒出一道美麗的風景。誰能說除夕不是最美麗的呢?

我愛我的故鄉,我更愛家鄉的除夕夜。希望你們能來我的家鄉玩,我也樂意當你們的嚮導!

家鄉的習俗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458字

中國是一個大國家,由許多許多的城市組成,每一處地方的食物不同,語言不同,習俗更有差異。

每年快到春節,人們都要以各種方式祭奠自己的祖先。我土生土長的徐州有這樣一個慣例,把一張張的黃紙折成一個錐形,用線一個一個串起來,還會把一片片金黃色的紙疊成一個個大元寶。最後再成袋成袋的將這兩樣東西燒給祖先。每到快要上墳的時候,媽媽總是為這事“犧牲”好幾天。而在連雲港,這一切都不需要費太多的精力了:先買來一沓子黃紙。將黃紙分成二三十張一摞,用底面是一個古代銅錢狀的“紙鑼子”,像蓋章似得把“銅錢”刻在紙上,最後再將這些黃紙分散成扇子狀,這些工序完成以後,我們就能帶上酒肉飯菜去祭奠祖先了。

春節期間,我們也不能光祭奠祖先,還要熱熱鬧鬧的圖個吉利呢!

瞧,那高高的、挺挺的,站在寒風裡的叫“搖錢樹”。顧名思義,就是搖一搖就能掉下錢來。我每次回老家,都會在每家每戶的院子裡看到這些挺拔的“搖錢樹”。爺爺每年都不惜花大價錢買來又高又茂盛的“搖錢樹”,希望我們全家都能發大財,行大運。我家鄉的習俗十分有趣吧,有空兒,你們也來親眼看看吧!

咱家鄉的習俗 篇5

國一作文 ,900字

重慶,是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人口最多的大城市。許多人認為,在大城市過的節日,習俗沒有在農村過得那麼“有聲有味”。中秋節,農村的月光總是比城市的皎潔;重陽節,在農村輕鬆就可以找到的山嶺和茱萸;但在城市中已變得奢侈;在元宵節,農村獨有的鳥叫,元宵節才過得更有情趣等等。但是,在我心中,重慶過春節時也有著一種獨特的風味。

春節,熱鬧非凡,家家戶戶張燈結綵,迎接春節的到來。遠遠望去,一幢幢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上點綴著星星點點的燈光,這燈光不是一般的色彩,而是五彩斑斕的,將春節的到來和團圓的喜悅如春雨般—“綿綿情義”灑向了大地。

在春節這場“戲劇”中,主角的位置非鞭炮莫屬了啦!在小區裡,總會不時發出震人心扉的爆竹聲,讓人心潮澎湃。放下手中的作業,帶上老爸老媽,一起到樓下小區指定放鞭炮的地兒玩上幾回合。瞧去!一發接一發的煙花如飛天銀龍般直衝雲霄,一個個爆竹如曇花一現,照亮我們的心靈。相信在這麼強大的力量下,被天神鎖進深山的“年”肯定不會再來禍害人間了吧!

春節,不論是什麼地方,做著怎樣偉大事業的人們,總是會回到家中,與家人,親戚朋友聚一聚。每到飯點,走廊上的酒肉味沁人心脾,讓人防不勝防,垂涎三尺,真想對那些美味“大開殺戒”。吃完了晚飯,五湖四海的朋友,親人們開始在一起談天說地,聊家常,其樂融融。夜深了,我們連睡覺的影都還沒有。

說起春節,怎麼可以少了“壓歲錢”這出壓軸戲呢?每當孩子們收到長輩們用紅包裝滿祝福的沉甸甸的“壓歲錢”的時候,心中別提有多高興了。同時,為了表示對長輩們的敬意,我們做兒女的也不望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婆這些至親獻上一杯熱茶。

春節就如浮雲朝露般悄然而去了。但是在正月十七的夜晚,孩子們面帶微笑地睡了,你別問這是為什麼?因為在那“壓歲錢”的保衛下,在新的一年中會平平安安;父母也面帶微笑地睡了,你也別問這是為什麼?因為他們相信在晚輩那飽含溫情的茶水的祝福下,新的一年必定會一帆風順。

中國古代文化不僅僅是傳統的習俗,而是一種精神文化。小時候愛春節,為的是那些讓人愛不釋手的壓歲錢;現在愛春節,為的是與家人們多聚一聚,多聊一聊,發揚一種孝、禮、敬的優良品質。

家鄉的習俗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71字
家鄉的習俗作文600字https://wWw.ZuoWen8.com/a/346885.html

家鄉的習俗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428字

我的家鄉在山西,那裡盛產煤炭。那裡過年的習俗很有趣。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紹一下。

早飯過後,家裡的男的就去貼對聯,女的就在家裡做飯。我和哥哥一起去貼對聯。他們那裡貼對聯不用膠帶,用一種叫漿糊的東西。我們把對聯抹上漿糊,端端正正地貼在門上。紅豔豔的對聯很喜慶。

正在這時,爸爸在家裡已經把紅燈籠準備好了,掛在了門框上。

快開飯時,爸爸從家裡拿來了一些磚。我很好奇,這是幹什麼呢?原來是要做個火爐,晚上點上火,願明年紅紅火火。

我一進家門,就看見大媽正在做年糕。只見大媽把豆沙放入面裡,捲成一個卷。我們一定認為下一步是用刀切,那就錯了。這裡不是切年糕,而是割年糕。用什麼割呢?找來一段白線,然後抻直線,放在年糕上用力向下割。把年糕割好,放入鍋中炸。就做好了香噴噴的年糕。

初一,大家爭先恐後地來到山上的廟中。我們也去了,願自己風調雨順。我們每個人領了一條平安繩,興高采烈地下山回家了。

家鄉還有好多風俗,我就不細說了。如果你感興趣的,可以來我的家鄉親自體驗一番。

家鄉的習俗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427字

臘月即將來臨的時候,就意味著快過年了,而我印象最深的是除夕和元宵節這兩天最熱鬧。

除夕那天,每家都要吃團圓飯,家家戶戶趕著做菜,菜的香氣瀰漫著整個村子。大人們在家做飯,而貼春聯的這些事,都包在我們這些小孩子身上。我們三五成群地去貼對聯,回到奶奶家時,就可以吃飯了。我們一家人圍在一起邊吃邊聊,其樂融融。

當天晚上,我們所有人都不想睡覺,都在守歲。到了十二點,爸爸拿起鞭炮出去了,“噼裡啪啦、噼裡啪啦”,聽到了這種聲音,意味著整個村子都沸騰起來了。

元宵又是另一個開心的日子,我特別期盼元宵節的到來。下午,我們這些小孩子總會買一些小炮和煙花,像蜘蛛炮、沖天炮、煙霧彈等等。天黑了,爸爸不讓我們出去,但是我和哥哥在院子裡玩得非常開心。我們剛玩好,媽媽就讓我們去吃湯圓了。湯圓是一個圓圓的糯米糰,裡面包著黑芝麻糊。剛咬時,只是清香的糯米麵味,等裡面的芝麻糊流進嘴裡,就是香甜的味道。

眨眼間,就到了該上學的時間。我的家鄉在農村,更能感受到家的味道和節日的歡樂。

家鄉的習俗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521字

到了寒假,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想起了春節。

春節前幾天,家裡的老人就會把辛辛苦苦養了的豬、雞、鴨給殺了,雞和鴨會拿去祭祖。大人們還會去買一些糯米,把糯米洗乾淨後,把豬血拿去鍋裡熱。家的鍋跟我們現在用的鍋不一樣。它的直徑大約有1。3米,要燒柴才能用。把豬血燒到杏色,撈出。然後把糯米煮熟後,加入豬血,燒到凝固。撈出放在蒸籠裡等它涼了,我們稱它為“米血”。

大年三十,大家把米血拿出來蒸熟,把殺好的豬肉拿出來,再殺幾隻雞、鴨。晚上大家把它們煮熟,至於好不好吃就看大人們的手藝了,大人們還煮了年糕、麵條、雞湯等等。有些還會去市裡買一些小菜,一家人圍著大圓桌吃著年夜飯,談著喜事,碰杯說祝福語。

大家吃完年夜飯,就在一起看春晚,不一會兒又到門口去放煙花。

初一,早上到處都是鞭炮味,還在睡夢中的我,被一陣陣鞭炮聲被迫叫醒了,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完,飛一般地跑下樓,吃完早餐,和爸爸一起去拜年,而媽媽要留在家裡接待客人。

初七、八要“進香”。開著車,來到別的村的寺廟裡燒香,那香長1米,直徑5釐米,不一會兒有人來表演舞獅,大家看得可高興了。當快要結束的時候,大家就敲著鑼鼓繞著寺廟轉幾圈,便回家去了。

家鄉的習俗可真多呀!我們應該好好保護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

家鄉的習俗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525字

我奶奶家有一種習俗叫打花臉,小時候,我就玩了這一專案,至今記憶猶新!

打花臉呢,就是把爐子裡的鍋底灰往你的親人或你認識的朋友臉上抹。據爸爸說,如果你變了小黑臉,接下來的一年你都會有好運。

爸爸說這些的時候是早上,我很想現在就玩這個遊戲,可是爸爸說要到晚上才能玩,這一天,我的心情都癢癢的。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就到了晚上7:00,我發現爸爸一直緊握拳頭,可是媽媽比我還好奇,讓爸爸給她看看鍋底灰,爸爸說“好”的同時給媽媽抹了一把鍋底灰。“啊!”媽媽大喊一聲,措手不及,變成了大花臉!我也趁機偷偷的拿了一點,戰鬥悄悄開始……

爸爸反應真快,剛才還在笑話媽媽,現在只用了0。1秒,就恢復了戰鬥狀態,我表現得很慌張,但心裡卻有七個字:我?要?為?媽?媽?報?仇!

爸爸剛要抹我,我立刻躲到了一邊去,爸爸可能沒想到我速度這麼快,我很是機靈,趁爸爸不注意,趕緊往爸爸臉上抹了深深的三道黑印。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差點笑得喘不過氣兒來。再看我自己,更喘不上氣來了,原來在我不注意的時候,爸爸給我畫成了小老虎!

打花臉是不是很有趣?這段童年回憶讓我著實難忘!